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教育

陶行知70年前推國民教育 小孩回家教大人認字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11-07 09:57:22 | 文章來源: 錢江晚報

地圖是手繪水彩畫,幾乎覆蓋了整面墻

“別看是鄉村小學,翁家山小學的名氣,比今日杭城的學軍、天長也不差。”84歲的村民翁佳年自豪地説,“而且教育也很得法,3位先生都很有水準,很投入。”

翁佳年是“八小孩”之一翁巧鳳的弟弟,年輕幾歲,沒趕上八小孩和西湖兒童旅行團,不過記者遍訪村裏老人,唯獨他對翁家山小學的印象最為清晰。

“走進學校就是幾乎整面墻大的中國地圖,畫在木板上,3米左右長,2米多高,鐵路、長江、黃河都清晰可見,每個省的顏色都不一樣,比如浙江、安徽,我都記得清楚,”翁佳年説,這是小白先生畫的水彩畫,“現在杭城的小學裏,哪家有這樣牛的地理教材?”

墻後就是閱報室,有報紙、《西行漫記》、艾思奇的《大眾哲學》等書可借閱。

校長白動生是陶行知創辦的南京曉莊師範第三期畢業生,上世紀三十年代初來翁家山小學任教,加上他的胞弟白啟榮和女教師汪綠芬,翁家山小學一共只有3個教師。

“白啟榮和汪綠芬是夫妻。”黃中一説。

學校裏上的課包括國語、算術、常識、音樂和體育。音樂課汪老師上,樂器是一台手風琴。白啟榮還教學生們唱京戲,比如《四郎探母》、《薛平貴探窯》。

老師們鼓勵學生勤奮讀書,廟裏挂有日曆本,每日一頁,每天最早到校的學生可撕下一頁。“集齊3頁,就可以換獎品。比如鉛筆、橡皮,同學們讀書都十分用功。”翁佳年説。

學費雖只有一兩元錢,但村裏窮苦人家居多,很多學生都會拖欠學費,前任校長的做法是讓拖欠學費的學生舉手,有的孩子因此不敢來上課。白動生接任校長,很尊重學生,也不會對欠學費的學生扣發練習本,當然得到學生和村民們的愛戴。

白動生對學生的要求也很高。白動生自己記憶力極強,學生背誦課文時,一有“疙瘩”,也就會被要求重背。

利用晏公廟當校舍,茶葉行老闆設助學金

學校還利用了村裏的老建築,晏公廟。石頭墻門,門兩邊兩排字:“民眾問字處,民眾代筆處。”

進門就是一個戲臺。戲臺前面是一個天井,環繞著一圈二層樓房,廟朝東。北面二樓是老師的辦公地點,一樓是一二年級合併使用的教室;南面二樓有間教室,不太使用,一樓房間被村民們用來擺放壽材,大約有二三十口。

在翁佳年的腦海裏,翁家山小學的模樣清清楚楚。

西面建築供奉晏公神像最氣派,也被徵用,當了三四年級的教室。校長白動生買來一些布,將神像遮牢,這樣學生就能專心上課了。

“當時清河坊有家茶葉行叫翁隆盛,每年定點收購翁家山的西湖龍井茶,其中收購銀錢的2~5%用來當做翁家山小學的助學金,學校的桌椅板凳大約就是這樣買齊的。“翁佳年説。

翁家山小學是附近幾個村落中唯一的小學校,因此學生還有外村的,包括楊梅嶺村、龍井村、滿覺隴村等等,最多時有一百多名學生。

 

   上一頁   1   2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