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教育

營造兒童劇更廣闊的生存發展環境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9-06 11:30:59 | 文章來源: 中國藝術報

兒童劇“豬豬俠”

“中國兒童戲劇的娛樂性和商業性應該只是兒童戲劇多種特性中的兩種,但它不是全部,絕不能一味地去追求市場,把娛樂性和商業性作為兒童戲劇的主題,這樣就會損失兒童戲劇更大的價值和利益。”這是在以首屆中國兒童戲劇節為契機開展的中國兒童戲劇研討會上,戲劇節組委會主席、中國兒童藝術劇院院長、中國兒童戲劇研究會會長周予援針對當下兒童劇發展中的問題由衷發出的感嘆。為期月余,薈萃了全國部分省市,香港、台灣以及國際兒童藝術院團的多部作品的兒童戲劇節圓滿落幕。一部部精彩劇目在為暑期的孩子們帶來驚喜與享受的同時,也讓無數關心兒童劇發展的目光聚焦於此,讓這個節日一定程度上成為思考兒童劇的現狀與困境、出路與未來的鮮活的窗口。

從五四時期以郭沫若的劇本創作的兒童劇《黎明》拉開了中國現代兒童劇序幕開始,如今,中國擁有近4億少年兒童,龐大的受眾群體使得兒童戲劇的發展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戲劇評論家劉平對目前中國兒童戲劇的創作和演出現狀甚為肯定。他認為,一方面,這幾年的兒童劇創作題材上有突破。例如在2005年第五屆全國優秀兒童劇目展演出現的《檸檬黃的味道》和《青春跑道》兩台戲,是以之前兒童劇創作很少涉及的中學生戀愛問題為題材。這兩台戲從觀念上的突破給我國兒童劇帶來了一種新氣象。另一方面,在兒童劇的創作上,能夠真正以兒童的眼光來創作是兒童劇成功的一個關鍵因素。“為什麼像《馬蘭花》這樣的戲能夠流傳至今還在演出,大人和小孩都喜歡看,這是值得我們認真研究的一個問題。”

1   2   下一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