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教育

到底為什麼要念藝術碩士?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7-20 09:52:12 | 文章來源: am post

   第五部分:修讀藝術及文化相關的學科,可有出路?


  對“文化“的迷思與誤解


  其實,不論在香港還是台灣,除了越來越多的藝術課程外,還出現了“文化”和“創意”科目氾濫的現象。再加上現在要進入藝術的要求都比較寬鬆,不少別科學生在混淆的情況下選讀了一些內容含糊的科目,最終在畢業後都不知道職業定向。例如有些如“文化創意”、“創意産業”等科目,其內容就有魚目混珠之嫌。


  席間“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常被提到,但當然,坊間大眾對於這一學科仍然存有不少誤解。它其實在西方已是一個半傳統的學科,源自六十年代英國的伯明翰學派(Birmingham School),透過結合社會學、文學批評、心理分析和馬克思主義等,一大眾文化作為研究對象並做出批判,是一套相當有歷史脈絡的理論學科,在香港學院內興起不過十多年:跟藝術創作和文化管理沒多大直接關係,更和今天坊間誤認為有關文化欣賞後文化特式分析的的印象差之千里。


  教育工具化導致期望落差


  對於這種過分誤解或者願望落空,陳育強認為與學生事前對不同科目的理解度有很大關係,在藝術潮流裏將文化和經濟混為一談而獲利,而這種把文化“工具化”(instrumentalization)的學科亦只會隨潮流的變遷而更改內容,是典型的機會主義行為。另一方面,雖然此類“文化管理”,“視學研究”、“創意研究”的項目透過不同老師教授能有千差萬別之效果,但亦由於這些項目的百搭性,不單引致氾濫開辦,且在專注度和精細度上都作出了一定妥協,使這類科目總體上的“常識化”


  過去幾年,筆者亦認識不少中學教師,尤其是通識科老師期望這些科目能提升他們在職場上的競爭力,在畢業後便能即時獲取某種“實用知識”以應用宇教學中,而這類急於“增值”的功利主義心態,其實並不是學科所教導和宣揚的。


  職業作為進修前提之錯誤


  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學院明年便會在碩士研究課程中加入“藝術與文化”專修領域,何兆基認為學校在收生人數上必須管理得宜,且在宣傳時亦要很清楚闡明課程的目標,必須令申請者明白課程並不保證就業,如單單以就業為進修的目標,此前提已值得商榷。黃麗貞就認為藝術教育對學生的教育並非即時,存在著延伸性,並不能以過分實用的思維來衡量藝術教育的成果。


  此外,文晶瑩説,現在很多科目都以西九作為招徠,但事實上近幾年看到西九的西九的招聘人數寥寥可數,經驗要求也不低,實況與社會落差甚大,做成一種“西九職場迷思”。而香港藝術館,人手凍結了幾年,到最近才聘請了一個助理館長,即時在另類藝術空間,學生覓得職位的機會也不高,就算有,基於藝術發展局所給的資助不高,行政人員薪酬偏低,“熱情”很容易在一兩年內磨滅。藝術行政行業其實相當窄小。再者,即時從事設計行業,老闆大多都不甚尊重員工,也不尊重員工的創意薪酬也不合理,只望能夠生産一些能賺錢的商品。香港整個社會要以創意之名推動社會發展,但是又對創意藝術不予尊重,嚴重體現出教育與現實之間的巨大落差。




   上一頁   1   2   3   4   5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