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學生來源及課程特色
跨學科交流設計
值得留意的是,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學院提供的碩士課程為視覺藝術碩士MVA(Master of Visual Arts),在香港比較罕見,但在澳洲的某些大學已經有相關課程。何兆基提到相以MVA區別現實其他大多數由UGC所資助的MA及MVA課程,凸顯該院廣闊視覺藝術的取向,長遠目標是發展專科博士(professional doctorate),開辦如DFA(Doctor of Fine Art)DVA(Doctor of Visual Arts)的課程,加強不同專業的學生交流互動。他們特別以五個“專修領域”統合整個過程,分別為“藝術創作與延伸媒體(Studio Arts & Extended Media)”、“體驗設計(Experience Design)”、“藝術行政(Art Administration)”、藝術與文化(Arts and Culture)和“藝術實踐與文化行動(Utopics)”,並希望學生的跨學科體驗,讓他們在畢業後,能在社會上實踐互補的創意網路。今年第一年將開辦開辦三個“concentration”,並已經收到大概一百份申請。而計劃只會在每個“專修領域”收十五人左右,總數約四十五至五十人,到明年另外兩個“專修領域”相繼開始時整個碩士課程大概會有八、九十人。
五個“專修領域”中,較為新鮮的是“藝術實踐與文化行動(Utopics)”,即一種參與社會實踐的創作形式,相比起傳統藝術較為個人的創作,“Utopice”更關心藝術的公共性,和近年來“八十後”,“九十後”,甚至近期艾未未事件之後,更多人以藝術方式介入社會行動或探討政治題目的一種氣氛接軌。
旨在培育“藝術仲介人”
陳育強認為這種跨學科式的多元交流,將慢慢形成一個生態系統。而他所關注的是,藝術系在其有限的規模底下,如何能夠在每年只有幾十個藝術碩士學位的情況下,引進不同院校背景的畢業生,形成化學作用,再影響社會。就以他們2009年設立的藝術文學碩士課程來説,是希望從不同的學校吸收一些有想法的學士進入,對本科生或MA 課程産生互動的影響,現在已經察見成效。
陳育強説,中大在幾年前開拓MA課程時,資源存在一定制肘。所以規模比較小,而科目選擇也不算多。但好處就是課程凝聚力高,學生之間認識較深入,較能培養他們的自發性,陳育強笑説,現在反被學生提議一些從未想過的主意,例如製作短片宣傳係展,中大的藝術文學碩士課程有一半為當代藝術實踐,現正考慮加開一門中國藝術實踐:另外一部分則和理論、藝術史有關,包括中國藝術史,當代藝術史、文化研究及專業訓練。陳育強説不希望盲目鼓吹學生畢業後成為一個“藝術家”,反而希望他們透過某種距離,以一個所謂“職業仲介人”的多元主體來認識藝術。現階段他們面對的困難,除了如何覓得好老師去催化這種生機外,眾多學生的理解或應付能力亦不易拿捏。
以科技探索藝術
而另一方面,上面也曾提及,城大除了MA和MFA都是自負盈虧之外,創意媒體學院助理教授楊嘉輝強調他們的課程都和新媒體藝術(new media art)有關,這在香港甚或內地都有一定的認受性,往往一畢業就能在不同的院校任教。他們的MA多為理性的研究,而MFA則較注重創作經驗,在結構上也較自由,學生可以因應自己的興趣來選擇導師,喜歡電影媒介的同學可能會選擇香港著名導演譚家明作導師,另外那些同學的興趣由“科技”、“聲音藝術”到“裝置”都有。與其他院校不同的是他的學生對科技創新的興趣,在收生的過程中常會收到來自不同背景的人,有純藝術的、時裝設計、寫作、攝寫及建築等等,但他們都志在透過科技實踐來擴展本來身處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