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教育

中學如何同大學教育對接?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5-20 09:15:04 | 文章來源: 陜西日報
  ——大學教師和中學校長的對話

  本報記者 王鳴琦 魏 偉

  高等教育從精英教育到大眾教育的轉折

  溫小鄭(西安郵電學院副院長):過去精英教育時代培養的大學生和現在的大學生差別很大。那時中學生有了中專以上的錄取通知書,就意味著你幾年後有一個國家幹部的身份,就有一個領工資的地方。學生的差別不大,吃一樣的飯,上一樣的課,基本消費差不多。身份相同,工薪起點相同。如果是農村孩子,草鞋就換成了皮鞋。

  現在情況變了,每個高校壓力最大的是學生就業。我們學校現在的實際就業率在71%。全國的就業率符合傳統的概念的就業率大概在40-50%左右。現在的大學生不再是過去精英階層的概念,因為現在高考的錄取率已經比過去翻了一番,十多年前我省的錄取率不到30%,現在已經達到60%以上。我們的高等教育的時代已經從精英教育迅速進入到大眾教育階段。

  基礎教育依然基本跟著高考指揮棒轉

  每年高考結束,路過很多中學門口,常常會看到這樣的紅色橫幅:“熱烈祝賀我校本科高考率達到80以上……”,而當你與大學的老師交談,總是聽到這樣的抱怨:生源品質下降,數理化大面積不及格。

  溫小鄭:現在是升學率高了,學生也覺得考大學容易些了,但是大學這邊最明顯的感覺是生源品質下降了。學生的綜合素質,考試之外的功夫比較弱。

  社會對大學生的評價也在急劇下降,主要是嫌動手能力差。用人單位的選人標準也發生了變化。反思我們的教育,不是一個充分發揮人的潛質的教育,現在依然是一切圍著高考指揮棒在轉。

  還有一個心理上的問題。現在學生心理問題比較多。大學生獨生子女多,心理和情感脆弱,也是學校教育和管理面對的難題。中學生到了大學之後,心理上也有很大的變化。面對理想和現實的矛盾,學生們感到迷茫。即是高端的學生也不想讀書。走入社會,在現實中碰了跟頭就灰心喪氣,真正進入基層一線的不多。在進入高等教育大眾化的時代,究竟是我們的生源品質下降,還是我們的教育理念和評價體系有問題?

  升學壓力源自就業壓力

  職業生涯規劃缺乏指導

  溫小鄭:人們現在對學歷的認識也在變化。據悉,上海、天津,2010年參加高考的人數低於他們錄取新生的計劃數,有很多人考上大學不上了,有的學生除了清華、北大之外,別的學校都不上。以國內第一生源大省山東為例,2008年,100萬考生;2009年,84萬,2010年,63萬。現在的三本院校報到率在70%左右。大專也有一半的學生不去報到。一般的本科院校每年也有不少人不來報到。一般來説,不報到人數2-3%是正常的,超過5%,就不正常。

  一位中學校長對我們説,過去考不上二本,不算考上大學,現在是考不上一本,不算考上大學。如今家境貧寒的孩子就業壓力很大,女生就業難,學習成績不好,各方面情況差一些的就業較難。高校不再是一座象牙塔,它要面對社會,接受市場就業的檢驗。

  學生現在的升學競爭,某種意義上是擇業競爭,是就業競爭。普通老百姓讓孩子上高中,上大學最終是為了就業。現在面對現實,學院(大學)在有這種可能的前提下,在實踐層面上要下大的功夫。

  趙永和(眉縣中學校長):近年來,高考做了一些改革,對大多數學生來説,沒有多少促進,主要還是考試。在學生的報考方向上,我們在小學、初中,職業選擇的指導,幾乎是空白。特別是在廣大的農村學校,孩子們上學,將來幹什麼,大部分孩子是盲目的。學生們職業定向是模糊的,大家都只是盲目地去考試。

  校園陰盛陽衰現象給教育帶來反思

  學生生存能力差來自於過度呵護

  溫小鄭:現在學生的適應社會的心理比較弱。一是獨生子女教育問題,還有一個特點,男生比女生弱。入校的時候,男生比女生多。學校的獎勵,有時站上去7個女生,只有3個男生,補考的多是男生。有人統計,現在的女狀元佔狀元數的60%。我們學校今年經管類研究生面試,30個學生,只有5個男生。出國的學生也是這樣,女生佔70%以上。這些現象應當引起重視。

  史繼光(寶雞石油中學校長):大家都説現在的學生能力差,可對我們中學校長來説,學生的安全是天大的事情,因為都是獨生子女。組織一個活動要層層審批,出了事情要全部承擔,現在是有很多事情想去做,但不敢去做。事實上,任何一項活動都帶有風險,過去,六七十年代,各種各樣的活動都有,現在體育,已經不太提競技體育了。現在我們對獨生子女的呵護度太高。現在該學生做的事情,都被家長取代了。搞一次軍訓,我們孩子曬了,家長打電話説,紫外線照射多了,孩子在活動中間不可能不出問題。我們希望社會給學校寬鬆的教育鍛鍊環境。

  動手興趣和能力要從基礎教育抓起

  初建瑋(西安郵電學院高教所所長):對人的培養,應該是一個持續的過程,應該是從兒童時期就應該抓好的過程。整個過程都應該對孩子進行完整的培養。中國的傳統教育思想和西方的傳統教育思想不同,我們是以掌握知識考試為主。西方教育注重學生的思辨能力,挑戰權威的能力培養。目前我們的應試教育在國際上是一流的,這是國際公認。我認為中學階段的應試不可避免,但教育的理念要變化,應當把培養思辨、挑戰權威的思維方式滲透到教育教學中。

  樊繼福(西安郵電學院學生處處長):在中學階段,要注重人文、道德品質的教育,特別要注重公民意識的培養。去年我們出現了藥家鑫事件,有人批評,高校出問題了。我認為我們的教育從幼兒園開始就有些偏離方向,加之家庭教育的問題,最後積累的問題在高校爆發了。

  張繼榮(郵電學院教務處副處長):動手能力和興趣的培養要從基礎教育抓起。從不同教育階段的分工來説,大學注重什麼,中學注重什麼,中學是要培養合格的公民,當然有知識的教育,但尺度和要求是有差異的。普通高校是職業教育,要培養學生能夠很快地適應職業崗位。

  在教學實踐中,我們遇到的問題,必修課程的實驗,有很多學生不認真準備,不做預期的報告,不喜歡動手。還有一種情況,我們有一些開放型的實驗,學生的積極性也不高,要再三地動員,學生才會報名。動手的興趣和能力的培養需要從基礎教育抓起。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