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教育

幼兒的音樂教育和智力開發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4-12 14:17:48 | 文章來源: 母嬰世界

現在音樂學習在兒童中相當普遍,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家長聽説“學音樂的孩子會很聰明” 。此説究竟有沒有道理?為什麼會聰明?相信很多家長是似懂非懂,一頭霧水。

音樂與聰明,初聽上去感覺像是兩個完全不同領域的詞彙。其實,音樂教育和智力開發兩者確實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音樂有助智力開發

音樂教育的形式有很多種,例如:模倣日常生活中的各種聲音,收看兒童節目時跟著唱唱跳跳,參加形體、舞蹈訓練,還有就是學會一種樂器。對兒童從小注意音樂教育,不僅能培養他們的音樂才能,更可以鍛鍊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堅強的毅力。

這裡只説説目前最受家長青睞的兒童樂器學習,它就是一種開發智力的積極而又有效的一種手段。因為學習樂器要求孩子眼睛、腦、手共同協作,其中手的動作佔了很重要的地位。手指的運動不僅能使小肌肉動作發展更協調、更靈敏,而且對腦細胞的神經發育也有促進作用,尤其可以激活、促進右腦的功能開發。

一個真實的案例

我有一個學生,初來我這兒學琴時,看上去與其他學生沒有太大差別,只是略顯瘦小、單薄了些,語言表達稍顯不足。在學習的過程中,這個孩子總是坐不正或站不穩,手指的協調性差,為此沒少挨我的批評。後來,他母親私底下和我做了一次坦誠的交流,我才知道了這個孩子的真實情況。

這個孩子生後六個月被診斷為腦性癱瘓(俗稱腦癱兒)。腦性癱瘓是指發生在圍産期時,由於受到某種損傷,嬰兒發生了非進行性的中樞性運動功能障礙。家長讓他學琴的真實目的,是希望通過音樂學習來鍛鍊孩子的協調性,使康復鍛鍊顯得不那麼單調、乏味;同時也讓他能學一種樂器,充實課餘生活。我了解情況後內疚不已,也深受感動。與此同時,我也立即調整了對他的教育方法。

腦癱兒有很多種,這個孩子是在聽覺和運動方面發展遲緩。針對這兩方面的缺陷,我建議他學習電子琴。因為電子琴的節奏豐富,具有多種音色、觸鍵不需要太用力、教學內容形式多樣化,相對容易掌握。在選曲方面,我先選擇一些簡單、節奏相對規整的作品,用最基本的節奏——進行曲節奏進行演繹。等他熟練掌握後,再讓他根據樂曲所要表達的音樂情緒,自己選擇適當、好聽的音色,最後選擇一些相對變化的節奏來完成這首樂曲。這樣一來,一首樂曲就有好幾種不同的演繹方式,能讓孩子感受到不同節奏、音色所帶來的不同“美”感。這樣的學習既鍛鍊了他的協調性,又使他學得主動,自信心、自製力大大提高,。

現在,這個小學三年級還要老師喂飯的孩子,已經就讀于某區重點中學的預備班,成績名列前茅,擔任副班長,今年還順利地通過了上海市音樂家協會電子琴等級九級考核。我的學生中類似的孩子還有不少,看到他們的成長、進步,我不得不折服於音樂教育所帶來的深遠影響。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