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教育

中教論壇:統籌考慮補齊農村教育短板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4-08 08:52:26 | 文章來源: 中國教育報

核心觀點:農村教育改革與發展存在的最大困難是發展戰略的悖論:是讓農村學生接受高一層次的教育,適應城市生活的要求,還是更好地滿足本地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適應本地對人才的要求?應該從新農村建設與城鎮化相結合的角度,綜合考慮這個問題。

中國的農村教育或者説農村的基礎教育,今天仍然是整個教育改革與發展中最為薄弱的部分,也是整個國家教育體系中的一塊短板。同時,它也是和諧社會與小康社會建設中的一個難點和薄弱環節,是整個國家民生建設的一個短板。

制約農村基礎教育的發展,影響教育公平和品質的因素有三種基本假設:第一個是條件假設,也就是説目前中國農村教育的短板主要是由於農村基礎教育投入不足,導致辦學條件不到位造成的。比如説,經費的問題、學校的辦學條件不足、師資隊伍條件不足等。即使在今天,農村基礎教育的辦學條件仍然與城市存在比較大的差距,要改變農村基礎教育的狀況,必須不斷增加投入,完善經費保障制度。

當然,近幾年我國對農村基礎教育的投入有了很大增加,為什麼還會出現這種短板的現象呢?甚至在經濟發展水準比較高的地區,也同樣存在流失或品質問題。這就涉及第二個假設——制度假設,即農村教育的短板現象,包括品質與公平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於體制和機制上的不完善造成的。

首先是農村教育的制度化基礎的問題,這裡指的是中國農村社會政治經濟制度的改革與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包括城鎮化建設對農村的影響、農産品價格問題、農村的各種社會保障與福利政策問題等,這些都會影響農村教育經費投入、入學制度和人事制度等。

其次是農村教育本身的制度化安排問題。比如對農村教育的支援往往不是制度化的而是功能化的,通過項目、工程而不是體系和制度來給予支援。

再其次是農村教育的制度化預期問題,即農村學生與家長對接受基礎教育的未來發展和收益,缺乏一種比較積極和樂觀的預期。通俗地説,就是“我在這裡接受教育將來能不能更好地發展呢?”如果他們看不到在農村接受基礎教育對他們未來發展的好處,學生可能會覺得讀書沒什麼用,將來可能也上不了大學,還不如早點出去跟父母打工、學點手藝,將來可能還生活得更好。顯然,缺乏這種積極的制度化預期,家長也同樣沒有積極性送孩子去讀書。

除此以外,農村教育公平發展和品質提高還存在第三種假設——文化假設,即由於價值觀與文化的差異而造成農村教育的短板。這種假設的原因比較複雜,往往涉及各種地方性的文化因素與歷史傳統的影響。

農村教育改革與發展存在許多困難,但我認為,最大的困難是發展戰略的悖論。今年兩會上有個政協委員提出一個觀點,農村的孩子不要到城裏來讀書。他的發言引起軒然大波。我不對這個問題過多評論,但這恰恰反映的是農村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悖論。這個悖論也是農村基礎教育改革發展和品質提高的目標取向中的矛盾:是讓農村學生接受高一層次的教育,具有更強的高考能力,適應城市生活的要求,還是更好地滿足本地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適應本地對人才的要求?我們不能簡單地説農村孩子就留在農村,應該創造更多的條件讓他們接受更好的教育,農村孩子中也有很多人才、精英、天才。可農村確實又需要人才,也需要高水準的人、需要聰明和有能力的人來改變農村落後面貌。兩者不可偏頗,應該從新農村建設與城鎮化相結合的角度,綜合考慮這個問題。

(摘自清華大學副校長謝維和在“農村教育的公平與品質:理論與實踐的對話”研討會上的講話)

《中國教育報》2011年4月8日第2版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