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 演出

全景版《阿蒂拉》將亮相滬上 呈現全新布景效果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11-06 14:30:46 | 文章來源: 解放網-解放日報

11月7日到10日,第十五屆上海國際藝術節參演劇目、威爾第歌劇《阿蒂拉》將作為上海大劇院重修開幕慶典大戲連演四天。這部威爾第早年得意之作的中國首演,也意味著大劇院“重修開幕慶典演出季”開啟。

三幕歌劇《阿蒂拉》是威爾第創作的第9部歌劇,講述了匈奴王阿蒂拉于西元452年入侵義大利,最終死在潛伏其身邊等待復仇的愛人劍下。威爾第創作該劇時正值義大利被奧匈帝國侵犯,劇中強烈的愛國主義色彩、粗獷奔放的戲劇衝突等因素,使《阿蒂拉》1846年3月在威尼斯鳳凰劇院首演時大獲成功。

上海大劇院藝術中心總裁、大劇院院長張哲表示,這次選擇威爾第相對冷門的《阿蒂拉》為重修後的大劇院揭幕,也展現出主辦方普及經典、推廣藝術的勇氣。

今年4月,歌劇《阿蒂拉》音樂會版于匈牙利布達佩斯大藝術宮世界首演。此後,中匈雙方的製作力量全面投入到上海全景版《阿蒂拉》的準備工作。全景版《阿蒂拉》的舞臺布景經上海歌劇院青浦舞美基地耗時兩個多月製作完成,高達9米的巨型拱門與石柱表面與真實的岩石並無二致;舞臺階梯看似是演員活動區域,實則暗藏燈箱,當歌劇第三幕燈光打開,觀眾便能發現裏面的玄機——舞臺上會出現一座橫躺的 “十字架”。4月匈牙利音樂會版受限于場地因素,“十字架”等無法實現的舞美效果在此次上海全景版演出中都將得以展現。

匈牙利音樂會版《阿蒂拉》的53套服飾都由中方製作。上海大劇院演出全景版的演員增加至120多名,服飾也擴充到120多套。與以往中外合作歌劇外方包辦所有設計不同,這次中方承擔了部分服裝設計,其中包括阿蒂拉日常、出征和婚禮3套服飾,以及20多套匈奴隨從服飾。

為配合《阿蒂拉》上演,大劇院還策劃“紀念威爾第誕辰200週年”展覽,開幕日將在大劇院特別新修的一樓展區同步推出。展覽包括威爾第生平、作品、重要唱片,以及今年世界各地紀念威爾第誕辰200週年的回顧。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