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演出

國際音樂節重磅來襲 28天創紀錄推出5部歌劇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9-06 11:26:32 | 文章來源: 中國藝術報

向大師致敬

向大師致敬

經歷了過往15年的洗禮、變革與發展,相繼推出了“從巴洛克到新當代音樂” (2010年) 、“我們的馬勒” (2011年)、“音樂由你” (2012年)等一個個洞見不凡、新穎獨特的主題策劃後,由文化部、北京市政府主辦的第十六屆北京國際音樂節將再度以令人欣喜的面貌呈現在樂迷面前。日前,北京國際音樂節藝術基金會公佈了即將於10月4日拉開帷幕的第十六屆北京國際音樂節的主題內容、節目安排以及演出陣容。特別值得關注的是,本屆音樂節除了交響樂、室內樂、合唱、跨界等常規演出形式外,還將在28天之內創紀錄地推出多達5部經典歌劇演出,在音樂節史冊和中國古典音樂演出紀錄中都將留下輝煌一頁。

朱塞佩·威爾第和理查德·瓦格納——兩位19世紀歐洲最偉大的歌劇大師同在1813年誕生,二人創作風格迥異,卻擁有著等量齊觀的歷史地位和藝術成就,其歌劇作品久演不衰,時至今日都具有深遠的影響力。在2013年這樣一個全球矚目的“威爾第—瓦格納紀念年”中,第十六屆北京國際音樂節將以“向大師致敬”為主題,呈現以經典歌劇為主線的年度盛事。

致敬瓦格納!

——絕筆之作《帕西法爾》中國首演

北京國際音樂節自創辦伊始便始終傾力於西方歌劇藝術在中國的傳播與普及, 15年間已首演了近20部經典歌劇作品,而這其中尤以對瓦格納歌劇的推廣成就最為耀眼。繼2005年《尼伯龍根的指環》和2008年《唐豪瑟》後,今年10月29日、 31日,瓦格納的絕筆之作《帕西法爾》將在本屆北京國際音樂節上實現又一次里程碑式的中國首演。這部歌劇由北京國際音樂節與薩爾茨堡復活節音樂節、德累斯頓歌劇院及馬德里皇家歌劇院聯合全新製作,這也是音樂節歷史上首次與歐洲最頂尖藝術機構進行歌劇聯合製作,意義可謂非同尋常。今年3月,這一全新版《帕西法爾》已在薩爾茨堡復活節音樂節上演,由復活節音樂節新任藝術總監、著名指揮大師克裏斯蒂安·蒂勒曼執棒。而在本屆音樂節上,該製作的全部舞美、服裝、道具和主創團隊人員也都將悉數移師北京舞臺。德國著名導演米夏埃爾·舒爾茨將把其對歌劇《帕西法爾》極具顛覆性的詮釋通過極具簡約風格的舞臺傳遞給觀眾。這部長達4小時30分鐘的恢弘巨作首次在國內上演也是北京國際音樂節對瓦格納誕辰200週年的一次誠意獻禮。

致敬威爾第!

——迷你音樂周打造“節中節”

作為義大利歌劇乃至整個西方歌劇藝術的代表性人物,威爾第的歌劇深受樂迷喜愛,在中國亦是擁有很多知音,而改革開放後國內上演的首部西方歌劇便是威爾第的《茶花女》。在北京國際音樂節的歷史上,曾先後獻上過威爾第歌劇《納布科》 (2001年)和《麥克白》(2008年)的中國首演。為了紀念這位劃時代的歌劇藝術大師誕辰200週年,今年北京國際音樂節將於10月22日至10月27日在中山公園音樂堂推出由三部威爾第中期歌劇和兩場音樂會組成的“威爾第迷你音樂周” ,打造本屆音樂節的“節中節” 。首先在10月22日,作曲家晚年創作的著名的《安魂曲》為“迷你音樂周”揭幕,而在10月24日威爾第經典音樂會中,將欣賞到囊括從早期歌劇《十字軍的倫巴第人》《麥克白》《納布科》到中晚期作品《假面舞會》 《阿依達》中的一系列精華選段。隨後的10月25日、 26日、 27日三天時間裏,將以音樂會歌劇的形式上演《弄臣》 《遊吟詩人》 《茶花女》這些膾炙人口的威爾第經典作品。

致敬布裏頓!

——不列顛音樂旋風襲來

除瓦格納、威爾第之外,本屆音樂節還歷史性地對英國作曲家本傑明·布裏頓的藝術成就進行全方位展示。今

年恰逢這位20世紀英倫偉大的現代作曲家誕辰100週年,本屆音樂節也將相繼獻上布裏頓的兩部重要作品的中國首演。早在去年,北京國際音樂節便首度推出其創作的兒童歌劇《諾亞的洪水》,為今年音樂節更深層次的探索奠定了基礎。10月5日,指揮大師夏爾·迪圖瓦將率領上海交響樂團、倫敦之聲

合唱團共同演繹布裏頓的史詩巨作《戰爭安魂曲》,這將是這部20世紀最偉大的合唱作品問世半個世紀以來首次出現在中國舞臺上。10月8日,布裏頓最具代表性的歌劇傑作《彼得·格萊姆斯》也將首次與中國觀眾見面。此劇創作完成于1945年,是20世紀現代主義歌劇最傑出的代表,也是英語歌劇領域的一部里程碑佳作,有著犀利的現代主義音樂風格。屆時,英國指揮家鄧肯·沃德將執棒杭州愛樂樂團、倫敦之聲合唱團聯手演繹這部歌劇傑作。

致敬潘德列茨基!

——當代音樂“活化石”

今年,傑出的波蘭作曲大師潘德列茨基將度過自己的80歲壽辰。第十六屆北京國際音樂節將為這位先鋒派音樂的“活化石”獻上一份特別的生日禮物,那就是在10月15日至18日連續推出的三場潘德列茨基系列音樂會。潘德列茨基本人將在10月15日“執棒”中國國家交響樂團並聯袂中提琴家曹飛共同演繹其所作的《中提琴與室內樂隊協奏曲》,以及特別向布裏頓致敬的《簡易交響曲》 ; 10月16日,潘德列茨基還將與國交聯袂獻上全新作品《小提琴與中提琴雙協奏曲》,中國著名小提琴家徐惟聆、立陶宛中提琴家朱利安·拉赫林擔綱獨奏,作曲家曾為北京國際音樂節十週年委約創作的《第八交響曲》 “無常之歌”也將同場上演。而在10月18日,已成立30週年的“上海四重奏”還將上演潘氏2008年所作的《第三弦樂四重奏》。同時在這場音樂會上,“上海四重奏”還將演繹威爾第、瓦格納、布裏頓、周龍的室內樂作品。

致敬周龍!

——中國“龍”獻委約新作

2011年,中國傑出的作曲家周龍曾憑藉受北京國際音樂節委託創作的歌劇《白蛇傳》獲得美國普利策音樂大獎,引起國內音樂界的廣泛關注。今年北京國際音樂節將再度與周龍進行合作,在10月19日獻上“向作曲家周龍致敬——北京國際音樂節委約作品專場音樂會” ,其為本屆音樂節委約創作的交響史詩《九歌》將舉行世界首演。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正值作曲家周龍步入其60歲之際。《九歌》的靈感直接來自中國浪漫主義偉大詩人屈原的同名詩作,是在北京國際音樂節藝術委員會主席余隆倡導下的一項龐大計劃。該作首次遵照全部詩文為唱詞,以獨唱、重唱、領唱與大型管弦樂隊詮釋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本場音樂會將作為公益音樂會系列之中國作品音樂會特別呈現,屆時,黃英、梁寧、莫華倫、袁晨野這些國際知名的華裔歌唱家將為該作傾力獻聲,廣州交響樂團則將在指揮家林大葉的率領下再度參演北京國際音樂節。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