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演出

音樂劇《悲慘世界》中文版將於2014年推出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1-04 14:35:17 | 文章來源: 東方早報

羅素·克勞飾演沙威

羅素·克勞飾演沙威

休·傑克曼飾演冉·阿讓

休·傑克曼飾演冉·阿讓

阿曼達·塞弗裏德飾演珂賽特

阿曼達·塞弗裏德飾演珂賽特

作為和《貓》、《西貢小姐》、《劇院魅影》並列的世界四大音樂劇之一,《悲慘世界》可以説是其中最有深厚藝術力量的一部,這部舞臺劇的鴻篇巨制,也是中國觀眾對西方音樂劇的啟蒙教材。問世近30年來,這部劇作依然每天在倫敦西區的皇后劇院上演。

曾被認為褻瀆原著

1985年,當音樂劇《悲慘世界》在倫敦西區的舞臺首次亮相時,並沒有預知到今日這樣的命運,雖然,這部劇在當時取得了巨大的票房成功,但同樣遭遇了評論界的很多反對聲音。因為在很多人看來,以歌舞表演為主的音樂劇,並不適合這樣嚴肅沉重的題材,這部劇不僅是對原著的褻瀆,也是對音樂劇風格的一種破壞。

事實上,早在1980年,一部法國人製作的音樂劇《悲慘世界》就在巴黎體育館問世,但卻因為製作團隊的問題草草收場。之後,英國史上最成功的戲劇製作人卡梅隆·麥金托什將兩位法國主創請到倫敦,並請來詩人詹姆斯·芬頓創作了英語歌詞,重新包裝製作了一個英語版本,劇中的曲目重新編排整理,並精心打造了讓人目不暇接的舞美服裝。康姆·威爾金森在最初演出中塑造了冉·阿讓這一角色,從此蜚聲國際舞臺,並獲得勞倫斯·奧立弗最佳男演員提名獎。

演出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在轟動了倫敦西區之後,1987年,《悲慘世界》在紐約成立了劇組,很快又轟動了百老彙,獲得了大大小小無數獎項。此後,該劇漂洋過海,先後在全世界45個國家演出,並翻譯製作了21種不同的語言版本,成為世界音樂劇史上最知名最經典的作品。1996年8月5日,在倫敦聖艾爾伯特劇場舉行的十週年的晚會上,《悲慘世界》各個版本的演員匯聚在一起,17位來自不同國家的演員用各自的語言演唱了一曲“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成為音樂劇歷史上難得的場景。

經久不衰的秘密

2002年,在多年的商談和半年的猶豫之後,麥金托什公司美國巡演陣容的《悲慘世界》終於來到了上海大劇院,在最初三天的平淡票房之後,原汁原味的音樂劇讓中國觀眾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藝術衝擊,一週後,從100元最低價格到1200元最高價格的近4萬張門票迅速銷售一空。上海大劇院甚至破天荒地賣出了幾十張站票。《悲慘世界》試水中國音樂劇市場取得成功,上海大劇院的21場演出票房總收入大約1200萬元,創造了上海乃至全國演出市場的最高紀錄。自此之後,《劇院魅影》等音樂劇開始逐漸來到中國市場,音樂劇由此深入人心。原創音樂劇此後紛紛出現,而音樂劇人才的培養也從此在各大藝術高校走上正軌。

誕生28年,《悲慘世界》至今仍在倫敦西區上演,而最新的版本在音樂上面推翻了原來的作曲,又有了重大的突破。在原有的表演上添加了不少歌劇的成分,甚至還帶有一點室內音樂的感覺。目前,該劇是倫敦西區商業連續演出時間最長的音樂劇。在各地演出的累計票房壓倒任何一部電影作品。

《悲慘世界》的確可以算音樂劇舞臺的一個“另類”,改編自經典名著,該劇不僅在題材內容上十分厚重深沉,充滿悲劇力量,而且在音樂歌舞上也更多悲壯色彩。這和傳統音樂劇更多美好故事和歡樂結局是大相徑庭的。然而,《悲慘世界》能夠風靡世界並且久演不衰,雨果的偉大作品確實是不可忽略的元素,如同他自己在這本小説的開篇所言:“只要這個世界上還存在愚昧和困苦,那麼和《悲慘世界》同一性質的作品都不會是無用的。”在很多觀眾和評論家看來,無論把《悲慘世界》看成嚴肅的音樂劇還是輕巧的歌劇,它都是一部充滿感情的舞臺劇。

然而,一部音樂劇要常演不衰,藝術上的品質保證是永恒不變的主題。《悲慘世界》有著恢宏多變的舞臺布景、精湛出色的演員表演,更有讓人深受感染的音樂曲目。雖然這部音樂劇的劇長約達三小時,然而,全劇始終用電影的節奏來變換時間和場景,每幾分鐘就會有一個情節切換,或歌舞或布景,不斷給觀眾以驚奇和刺激,完全不會給觀眾倦怠之感。價值400萬美元的舞美道具,效果驚人,演員們通過旋轉舞臺毫無痕跡地上場下場,進行場景和情節切換。而經歷了20餘年無數版本陣容的演出,每一位演員的表演都已經達到了“標準化生産”,出彩之處都已精確到了“計秒算點”。

這部關於19世紀法國社會歷史變遷、關於社會不公、關於人性救贖的偉大作品,在歷經20多年的世界巡演之後,終於被製作人麥金托什搬上了電影銀幕,身兼電影製片人的麥金托什在電影版《悲慘世界》確定檔期後,宣佈將重啟原版音樂劇的北美巡演為電影造勢,托尼獎得主阿爾菲·鮑伊將主演這一版本。而從上海大劇院傳來的消息是,麥金托什和他的團隊已向上海大劇院發來了為《悲慘世界》設計的全新舞美方案,並與上海大劇院約定,2014年,雙方將聯合推出音樂劇《悲慘世界》的中文版。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