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演出

人藝大腕飆戲《窩頭會館》 京味切口考驗老上海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8-02 16:45:26 | 文章來源: 解放網-新聞晨報

人藝大腕飆戲《窩頭會館》 京味切口考驗老上海

8月1日晚,北京人藝60週年慶上海展演的5齣戲中,最熱門最搶手的壓軸劇目《窩頭會館》亮相上海大劇院。

這出堪稱“新版《茶館》”的大戲,集結了中國當下話劇界的眾多大腕明星,呈現出一幅北京味兒十足的底層四合院居民的悲情生活畫卷。濮存昕、何冰、楊立新、宋丹丹、徐帆,當晚臺上光是“數星星”就讓觀眾好不興奮,而明星們再度印證了“人藝舞臺上沒有明星只有演員”的信念,以傳神的演技回報了上海觀眾的熱情。

大腕互掐笑翻全場

林兆華執導的《窩頭會館》在滬上開票伊始就遭遇瘋搶,一個多月前即告售罄。該劇陣容超級豪華,難怪有人説,光是去看明星飆戲,就值回一半票價。

戲裏的男性角色各有特色。何冰扮演的苑國鐘,人稱“苑大頭”,偶爾被稱呼為“冤大頭”,是窩頭會館這個四合院的可憐房東,他黑了一筆錢,買了院子,找來房客,為養活患上童子癆的兒子,就差拿自己的命去做人血饅頭了。他的臺詞分量最多,嘴皮子最溜,串起了整臺戲。濮存昕的角色也戲分十足,一上場就是樂於躺在棺材裏的前清落魄舉人,隨時拿死亡開玩笑,卻又頑強地活著。楊立新則扮演兩面三刀的狗腿子保長肖啟山。昨晚演出現場,何冰爆發力極強,幾場悲情戲都十分震撼;濮存昕的表演肢體和眼神均京味兒十足;而楊立新演活了姦保長,昨晚還是他的生日。

兩位女主演的演技也毫不遜色。宋丹丹扮演的田翠蘭,徐帆扮演的落魄格格,一齣場就好似説相聲一般,宋丹丹是逗哏,徐帆是捧哏,兩人的互掐引爆全場觀眾,掌聲笑聲不斷。戲裏,宋丹丹的角色是為了生存不得不賣炒肝、偶爾出賣肉身的底層婦女,徐帆的角色則是曾經住在王府、如今下嫁中醫的格格。

京味切口考驗“聽力”

已經在北京上演了90多場的《窩頭會館》,深受老北京人的喜愛。全劇充滿了北京城南底層人民的生活“切口”。北京觀眾愛它的理由簡單直接:“這就是北京人民的那棵菜。”而非北京觀眾,則需要豎著耳朵傾聽,十分考驗“聽力”。

根據前天前往觀看綵排場的觀眾的體驗,劇中有幾個關鍵俚語,若搞不明白會影響劇情理解。例如格格暗指田翠蘭是“廣安門外蓮花池卷破席子的”,即指最底層的流鶯。還有一處是肖啟山冷嘲熱諷眾人:“菜市口往北一直扎到西四牌樓,再往東直奔東四半路上有個地方,沒事別去那兒。”這地方在1948年指的是特務科保密局,專門關押共産黨員。

編劇劉恒有相當一批生活化的名作——電影《秋菊打官司》、《菊豆》、《集結號》,電視劇《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等。《窩頭會館》是他的第一部話劇作品。出生在京城南片衚同裏的他,在寫該劇時,“先寫了一千多行順口溜”。他覺得該劇的臺詞比“張大民”更淳樸、更地道、更地域化,“我能使上勁的就是臺詞的生動性”。如果非北京觀眾看不太明白或覺得太粗糙,劉恒覺得“要看怎麼理解,我覺得是某種真實感的複製”。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