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演出

《窩頭會館》五台柱子飆戲 傳奇輝煌創票房奇跡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6-28 09:04:51 | 文章來源: 北京娛樂信報

《窩頭會館》五台柱子飆戲 傳奇輝煌創票房奇跡

《窩頭會館》五台柱子飆戲 傳奇輝煌創票房奇跡

《窩頭會館》五台柱子飆戲 傳奇輝煌創票房奇跡

在北京人藝建院60年最後一期報道中,我們不得不將目光投向2009年上演的新劇目《窩頭會館》。這部向新中國成立60週年的獻禮劇目是北京人藝近年來票房最高的話劇作品。在導演林兆華,編劇劉恒,濮存昕、楊立新、何冰、徐帆與宋丹丹五大臺柱子一起主演的黃金陣容背後,是明星大腕兒們緊張的排練過程,是北京人藝“不拘一格用人才”的劇院管理思路。

人傑戲靈

劉恒話劇處女作

2009年,人藝推出了話劇《窩頭會館》。該劇是著名作家劉恒的話劇處女作,而人藝濮存昕、楊立新、何冰、徐帆與宋丹丹五大臺柱子齊登臺,是近年來所罕見的,導演林兆華更是在觀眾中有一呼百應的號召力。《窩頭會館》,是北京人藝獻給新中國成立60週年的獻禮劇目,生動感人,有巨大的情感感染力,隨著票房的節節攀高,該劇也當之無愧地成為了近年來最成功的主旋律劇目。

藝海鉤沉

“獻禮劇”是傳統

“獻禮劇”是人藝的一大傳統,老舍先生就曾在新中國剛剛成立時創作過《龍須溝》,在新中國成立10週年時他又創作了《茶館》,這兩部都是不可替代的經典。人藝的“獻禮劇”從不臉譜化、概念化,老舍先生筆下小人物的悲慘生活與他們對新中國的期盼便流露得自然生動。

2007年,劉恒收到了人藝的邀約,為新中國成立60週年創作“獻禮劇”。當時,劉恒從未創作過話劇作品。《窩頭會館》,這前後兩個詞之間充斥著矛盾,但這也是新中國成立前北京南城人民生活的真實寫照——幾百個曾經喧鬧的會館衰敗成住滿了各色人的大雜院兒。劉恒在劇中寫了五個主要人物。這五個人物是在人藝院長張和平建議下為五大臺柱子演員量身打造的。明星話劇一直飽受爭議,但張和平卻能正視明星效應對話劇藝術普及的巨大推動力。

五大臺柱都顛覆

説是量身打造,其實每個主演接到的角色都挺有顛覆性。何冰這個《茶館》裏的劉麻子、《北街南院》裏貧嘴樂觀的北京小夥兒,搖身變成了老實巴交、天天為生病兒子揪心的房東苑國鐘;而演過李白、大將軍寇流蘭的濮存昕則出演前清舉人古月宗,為此濮存昕戴上了假發和牙套,變成了一個頭髮稀疏、大齙牙的猥瑣老頭;而觀眾緣極佳的楊立新演起了從裏到外透著流氓氣的保長肖啟山;戳在舞臺上都是中心人物的宋丹丹與徐帆在劇中碰到了一起,一個做過妓女的基督徒和一個信佛的前清格格,見天兒鬥嘴吵架。

傳奇輝煌

創下了票房奇跡

《窩頭會館》創下了北京人藝歷史上的票房奇跡:上演之前該劇票房突破了400萬元,首演一個月該劇票房突破了800萬元,首輪36場演出票房突破1000萬元。兩年多以來,該劇上演了90場,票房突破了2600多萬元。

承前啟後

何冰:我們就要爭這口氣

何冰,在《窩頭會館》中扮演大雜院兒的房東,這個善良、深沉、極富悲劇性的人物與他先前扮演的角色大相徑庭。聽何冰談《窩頭會館》的排練過程,全然沒有舞臺上的傳奇派頭。五個大腕兒上臺前也是緊張萬分,排練時也常常為表演細節吵起來。他們就是一群最普通的演員,鉚著勁要給劇院爭口氣。

看完劇本就已感動

信:當年第一次拿到《窩頭會館》劇本時,第一印像是什麼?

何冰(以下簡稱何):特別興奮。能鼓舞演員上臺的,大概是演出的結果——掌聲和笑聲以及觀眾的褒獎。在初次看完《窩頭會館》的劇本後,我很感動,我也看到了觀眾的褒獎,那時就仿佛聽到了觀眾的掌聲。

信:相比于你先前與林兆華合作的《趙氏孤兒》、《鳥人》等劇作,《窩頭會館》這個劇的劇本顯得中規中矩,林兆華也説,比起劇本的文學表達,他更看重你們這幾個演員的表現。

何:林兆華今天能有這樣的成就,與他的坦率和誠實是分不開的。我們這些演員很多都是他帶出來的。我們心裏都有股子勁頭,既然大傢夥兒攢了這個戲,就甭廢話了,我們就要爭這口氣,要用這個黃金陣容來爭得這份集體榮譽感。

上臺前心中也怯懦

信:五個大腕兒湊到一起,碰到什麼困難嗎?

何:技術對我們來説真構不成困難,難就難在你如何克服內心的怯懦。

信:怯懦從何而來?

何:每一次上臺前我們心中都會有怯懦,我相信每個演員都是如此。如果大幕拉開、燈光亮起時,你連怯懦、連大戰前的緊張都沒有,那你的表演也不會有好結果的。因此我們在排練時遇到的最大困難就是如何讓自己變得勇敢起來,如何能把自己這麼多年的積累和技術都能在舞臺上表現出來。

信:你在排練時因為什麼感到了怯懦?

何:我不太願意面對痛苦。我所演的房東在劇終前的那段兒獨白、他跟兒子等人的訣別都讓我特別難受。那麼好的季節裏,你來排這麼一段兒戲,那是真難受啊。林兆華導演太懂演員了,他知道你能做到什麼,知道你為什麼扭扭捏捏,知道某些段落你為什麼不敢碰,他也知道你到舞臺上最終會呈現出什麼,誰願意天天去碰那麼難受的東西呢?

排練時互相不客氣

信:你們五個臺柱子,在排練中的磨合時間是不是會比較短、比較順暢,發生過什麼矛盾嗎?

何:觀眾覺得我們幾個人的磨合時間短,那肯定是大家過高地看待了我們,誇張地看待了我們的個人能力。比如這巴薩到北京來了,那他們也得認真地踢球啊。《窩頭會館》排練時,演員到得特齊,大家在排練中很坦誠。一開始你心裏沒底兒的時候還有點兒扭扭捏捏的,但真進入狀態了,你就沒法兒跟別人客氣了。從開完新聞發佈會到上臺,我們只有42天的排練時間,而劇本有8萬多字,比一般的劇本多出了3萬字。在排練場裏,我、濮存昕、楊立新經常高聲大氣地説話,互相批評甚至互相指責,輪到別人説自己的時候,我們也要虛心接受,在那時候你壓根兒就沒有跟別人客氣的心思。

信:人藝的演員上臺都是氣定神閒的,台下你們的排練更像是“千錘百煉”。

何:這就是我們劇院,我們始終要保持這種旺盛的創造力。我們私下聊天兒時候經常會自己算賬,比如從建院以來,哪年我們劇院的票房特別紅火,到了哪年要沒有哪個戲我們就寒磣了……説句不好聽的,人藝這個金字招牌不會自己閃閃發光,你要每天都給它鍍金才行。所以我們要勤奮、要賣力氣、要努力。

《窩頭會館》演員表(部分)

苑國鐘——何冰

古月宗——濮存昕

肖啟山——楊立新

田翠蘭——宋丹丹

金穆蓉——徐帆

記者後記

人藝最真實寫照

北京人藝建院60年的喜慶日子裏,傳奇、輝煌這些詞語與人藝的藝術家緊緊相伴。然而,當你走進這座劇院的後臺,當你和那些大腕兒演員詳談時,才會發現,一切都是那麼平常而平淡。

大腕兒演員進劇院停車也得服從保安指揮,人藝大院兒的黑板上用粉筆寫著各個劇組的排練時間,排練廳裏擺滿了演員各自的茶杯。在這些平凡背後,馮遠征會為演對手戲的演員一次情感不到位而發脾氣;楊立新在結束排練後會憤憤不平地談起年輕演員在學校學到的、被“篡改”了的繞密碼;王斑因為今年要主演四部大戲而默默跟自己較勁;大導演林兆華則經常坐在狹小的辦公室裏苦苦思索……

在排練中,他們有探討、有爭吵;在下班後,他們有不滿有憂慮;在自己獨處時,他們有糾結有頹唐。這樣表演是否到位,那個人物是否能演出新意,年輕演員怎麼還有那麼多的欠缺、更好的劇本怎麼還不出現?為此,他們常是生活上班不分家,為找人物感覺穿著戲裝回家吃飯的事兒屢見不鮮,聊劇院未來聊到激情四溢也很是常見。

比起其他的上班族,這群在劇院上班的同志有著更多的焦慮和危機感;只有在掌聲響起時,他們才能得到片刻的滿足與喜悅。那些華麗的字眼兒會給人造成“輕而易舉”與“坐享其成”的錯覺,而我們在這次採訪中瞥見的一些場景,或許才是“北京人藝”的最真實寫照。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