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演出

《原野》星光璀璨大劇院首演 大腕兒同臺似聚會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7-24 17:44:39 | 文章來源: 天天新報

《原野》星光璀璨大劇院首演 大腕兒同臺似聚會

黑漆漆的舞臺上,陳舊的木樁子撐著矮屋檐,荊棘密布遮攔了大半“天空”,踏著朦朧霧色而來的是一心為尋仇的仇虎,他要討回的不僅是個公道,還有青梅竹馬的戀人金子……在北京人藝成立60週年上海展演五部大戲中,最“星光璀璨”的《原野》將於今晚在上海大劇院正式上演。早已悄然抵滬的濮存昕、徐帆、胡軍等人藝明星們,昨晚進行了演出前的最後綵排。這些國內一線名角兒雖然都是“單槍匹馬”來報到,但在臺上不只管著自己個兒的臺詞和表演,還惦記著道具的位置、起光的時間,彼此提個詞更是家常便飯。正如同胡軍被“逮”著接受採訪時説的那樣:“回人藝排戲就跟回家一樣,誰都不會有‘飆戲’的念頭。”

美麗和醜陋

都是人性的真實

同樣是曹禺先生的作品,《原野》是被公認為最難搬上舞臺的,就連曹禺自己都直言:“對一個普通的專業劇團來説,演《雷雨》會獲得成功,演《日出》會轟動,演《原野》會失敗,因為它太難演了。一是因為角色很難物色,二是燈光、布景也都十分繁重……”這樣一部難演的作品,人藝邀來國內著名導演陳薪伊打造這部大劇場版《原野》,並由人藝實力明星胡軍、徐帆、呂中、濮存昕聯袂出演,可謂圓了觀眾一個夢,也讓不少演員實現了多年夙願。

《原野》自誕生之日起就頗受爭議,除了劇中運用大量象徵手法營造的神秘氣氛,更有對人性深刻的挖掘與反思,為短短幾個小時的舞臺演出增加了不少難度。以至於過去的幾十年中,向來將曹禺經典作為看家戲的北京人藝也未將其搬上大劇場的舞臺。排演新版《原野》對北京人藝而言,既是為了紀念大師,也是為了填補劇院多年來的這一空白。雖説在此之前很多其他劇種也曾上演過《原野》,但導演陳薪伊直言,之前的版本並不是自己理想中的,此次重排,為的就是推翻很多舊有觀念,最大限度的體現原作精神。為此,她放棄了一切“醜陋”的形象,用詩性的悲憫去奏響“美的幻滅的輓歌”,讓以往劇中那些“反面”的角色有了“翻身”的機會。她強調,再排《原野》不會走“尋常路”:“其實曹禺先生在寫《原野》的時候是沒有考慮什麼政治因素、階級鬥爭的,他寫的就是人性,人性中的善良和醜陋,人的各種形態、心態、性情,每個個體間的相似和差異,都是極為複雜卻又耐人尋味的。”

曾執導過包括《雷雨》、《霓虹燈下的哨兵》等許多明星話劇的陳薪伊,從不會因臺上站了多少大腕兒而慌了手腳,在她眼中他們是明星也是優秀的演員。“《原野》是特別難演繹的作品,幸好我有一群好演員。”在談及新版《原野》的創作時,陳薪伊直言:“他們每一個真的都非常忙,檔期很緊,但沒有一個會在排練時遲到早退、拖拖拉拉。他們來演《原野》都留出了足夠的時間,這真的是很考驗演員的品質的。”在經過了香港、北京等地的演出後,演員們對臺詞和表演都很熟了,讓陳薪伊特別高興的是胡軍的進步:“胡軍來《原野》前已經十年沒登臺了,剛排的時候他是最生的一個,沒想到這次到上海演出,他的臺詞反倒最熟。”

大腕兒同臺

親熱恰似“同學會”

胡軍、徐帆、呂中、濮存昕,人藝為《原野》集合了堪稱奢華的陣容,大腕們難得湊一起卻沒有預期的“硝煙瀰漫”,臺上一個賽一個地“能鬧騰”,仿佛是長久未“扎堆”的老同學湊一塊兒,親兄熱弟的默契似是與生俱來,不時爆發的笑聲沖淡了排練的緊張氣氛。

除了這些資深演員外,劇組不少年輕演員雖擔任的戲份不重,但都為能進組而感到幸運,他們稱這裡是“學習班”,能夠在排戲之餘向前輩們學習,比自己上場還要過癮。能讓大腕們各自閃光卻不搶光,導演陳薪伊自然有自己的獨到之處,排練時,她多次親自上場做示範,無論是嫵媚的金子,還是陰鬱的焦母,甚至憨厚的大星,陳薪伊都模倣得惟妙惟肖,把每一個人物的內心活動通過細節向演員傳達出來,讓在場的演員們心服口服。

專門為一部話劇量身定做配樂,這在話劇創作中並不多見。此次《原野》請來著名作曲家董為傑專門為該劇創作主題音樂,目的就是通過音樂來烘托作品的詩性主題,營造出美麗覆滅的悲情意境。音樂上震撼人心,舞美設計也同樣不甘示弱,別出心裁的傾斜式陡坡,交錯而成,既體現了舞臺的縱深感,又襯托出《原野》的主題,蒼涼、悠遠、神秘卻又有一種幻境之美。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