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版《哈姆雷特》在愛丁堡引起觀眾共鳴。 愛丁堡藝術節供圖
“一千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8月19日至21日,如果莎士比亞也在愛丁堡節日劇場內,上海京劇院演繹的朱生豪譯版《王子復仇記》,會令他看到一個披掛著中國戲劇傳統的“瘋王子”。這是2011年愛丁堡國際藝術節的“聚焦亞洲”其中一台重頭戲。8月12日至9月4日,自1947年創辦以來的藝術節,將舞臺第一次讓給了來自遠東的陌生人。與此同時,歷史悠久的愛丁堡國際讀書節也同時奏響中國聲音。
愛丁堡響起京腔《哈姆雷特》
舞臺上鋪滿了各書法體的“是生存還是毀滅,這是個值得考慮的問題”。京劇版《哈姆雷特》由石玉昆執導,編劇馮鋼將故事背景從丹麥搬到了虛構的赤城國,傅希如飾演的王子改名為“子丹”,“奧菲莉亞”則變成了“殷縭”。劇中刪去了多條副線,只留下了“王子復仇”的主線。全劇為唱、念、做、打保留了充分的空間,同時也保留了王子獨白“To be or not to be”,當時引起了觀眾席上一陣會心的騷動。
愛丁堡國際藝術節總監喬納森·彌爾斯羅列齣劇中看點包括“華美服飾、雜技、功夫與中國民族音樂”,英國媒體則以“成龍式《哈姆雷特》”為標題宣傳該劇。最後一場雖然安排在週日下午演出,但觀眾席上不乏結伴同來的青少年。開場前5分鐘,劇場門外還有“黃牛黨”叫賣。雖然演出前有觀眾向記者表示估計接受本國戲劇經典如此大的顛覆性改動“頗有難度”,演出中途也有觀眾離場。但終場“子丹”謝幕時,場內響起了夾雜喝彩的掌聲。
今年愛丁堡藝術節的主題為“聚焦亞洲”。此前,中國吉他演奏家楊雪霏古典吉他版本的《梁祝》和中國國家芭蕾舞團的《牡丹亭》也在愛丁堡藝術節獲得觀眾的熱烈反響。
《賽珍珠在中國》獲不列顛最古老文學獎
不列顛最古老的文學獎———詹姆斯·泰特·布萊克紀念獎在愛丁堡國際讀書節上頒出,英國女作家希拉裏·斯波林的著作《埋骨:賽珍珠在中國》獲得最佳傳記獎,小説獎得主則由以越戰為背景的《吃荷花的人們》獲得。
《埋骨》一書今年1月已出版中譯本。剛從中國推廣該書歸來的斯波林頒獎時表示,她所接觸到的中國大學生對於20世紀初的中國歷史了解得並不多,令人驚訝。
希拉裏自稱是個中國迷,嚮往能像賽珍珠那樣“像一個中國本地人一樣去感受、説話與寫作”。而這也是她選擇了該素材創作的原因:“賽珍珠的寫作幫助西方消除了一部分對於中國的固有成見”。而由愛丁堡大學英語文學系擔當的評審團則認為,希拉裏的傳記為兩種文化搭了一座真正的橋梁,她通過寫一位美國女子與一家人在中國的生活,向西方鋪展了20世紀初中國鄉村的真實生活。
村上春樹舞臺劇世界首演
8月20日至24日,紐約電影導演史蒂芬·厄恩哈特以日裔演員領銜的多媒體超現實舞臺劇《發條鳥年代記》上演,這是這一“紐約版”村上春樹小説舞臺劇的全球首演,為今年藝術節“東西方相遇”的主題再添一筆濃墨。
與其他亞洲劇目取材經典不同,《發條鳥年代記》是今年愛丁堡藝術節上少見的亞洲“寫實”戲。但“村上迷”厄恩哈特用上木偶與真人演員交替、“蒙太奇”切換場景以及多鏡像折射的手法,在短短兩小時中保留了原著的超現實與跳躍感。
為完成該劇的製作,厄恩哈特前後用了7年,包括到日本去約見村上春樹,及拍攝紀錄片在劇場上做投影。而最後他將長達20小時的紀錄片剪成了幾分鐘的短片播放。劇中還保留了其中一個角色對南京大屠殺的懺悔獨白。
本報特約記者張璐詩(發自愛丁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