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演出

話劇《雷雨》的前世今生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3-09 15:54:48 | 文章來源: 海南日報

 話劇《雷雨》的前世今生

著名戲劇家曹禺

曹禺劇作將“美”與“善”完美結合

百年回望,中國從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發展為富強、民主、獨立的國家,曹禺的一生歷經中國近現代史各種政治風雲,軍閥混戰、日軍侵華、國共戰爭、新中國成立、“文革”、改革開放……從某種程度説,曹禺是幸運的,因為他見證了中國最波瀾壯闊的歷史時期,故而他的人生與他的作品有著別樣的厚重感。

1935年,曹禺先生創作《雷雨》、《日出》,這標誌著中國話劇文學的成熟(引自《中國現代戲劇史稿》<中國戲劇出版社1989年7月第1版>)。隨後,《原野》問世。《北京人》寫畢,曹禺先生的編劇生涯達到頂峰,時年不過30歲。由此可見,曹禺先生是一位非常早慧敏感的人,這與他出身封建官僚家庭、幼年喪母等都有著莫大的關係。曹禺的《雷雨》正寫于在清華園與日後第一任妻子、大家閨秀鄭秀熱戀之時,濃烈的愛情,無疑是創作的靈感源泉。

在大時代的背景下,中國人文思潮活躍,劇壇更涌現出無數名家名作,像郭沫若的歷史劇《屈原》、田漢的《秋聲賦》、夏衍的《上海屋檐下》、宋之的的《霧重慶》等等,然,當今依舊在中國劇場上演的,僅有老舍與曹禺兩人的劇作。老捨得戲,得益於首都北京的先天環境,京腔京韻,富有濃郁的燕趙民風,同時,其《茶館》又得焦菊隱導演及於是之、鄭榕、藍天野等老一輩“北京人藝”演員精彩的二度創作,成為中國話劇演出的不朽經典。很難説,《茶館》拿給南方的劇團演出,也能散發出如“北京人藝”版一般的魅力,但《雷雨》、《日出》、《原野》卻是“放之四海而皆準”,江南江北,老少皆宜。

曹禺的戲劇能夠在舞臺上存活半個多世紀,足以證明它的不凡之處。我在青年時代,也曾經“反叛”過,不認同曹禺的獨特性,認為他的劇作模倣痕跡太重,易卜生的《群鬼》、奧斯特洛夫斯基的《大雷雨》、拉辛的《費德爾》、奧尼爾的《瓊斯皇》、契訶夫的《三姐妹》……都在曹禺劇作中打下明顯的烙印。而今,在戲劇界浸淫十餘年後,我終於發現,曹禺先生的戲儘管有著鮮明西方經典戲劇名著痕跡,卻洋溢著中國式的情懷,曹禺以西方的方式説著中國的人情世故,使中國的話劇呈現出有別於傳統戲曲的深刻的反思性。

我們知道,中國早期話劇,選擇“易卜生主義”,是基於“政治宣傳”的需要,進而忽視了話劇這個舶來品的藝術本體美。儘管有“愛美劇運動”等數次企圖提升話劇審美特性的運動,但均告以失敗。在舞臺美學的體現上,戲曲已經登峰造極,而傳統戲大部分劇目,過於娛樂性,迎合中國大眾的樂感文化,顯然不合當時“五四”新文化運動時宜。話劇引入中國,當時的文化人看重的更是它的醒世作用。曹禺的戲,無疑是在審美性和思想性上結合得最為出色的。

《雷雨》遵從“三一律”,高難度的“鎖閉式”結構,戲劇性無處不在,懸念、突轉等元素運用自如,結構緊湊、機巧,一環扣一環,時刻不讓觀眾鬆懈。儘管《雷雨》劇情涉及“亂倫”這一古希臘悲劇常見主題,但中國青年觀眾仍然願意看,也願意演,是因為劇本具有強烈的反封建意識,表達他們的心聲。從另一方面來説,曹禺從童年起便跟著繼母到處看戲,深諳中國觀眾的審美心理———喜看傳奇,“亂倫”在一定程度上也吸引了觀眾的注意。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