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演出

大劇院管弦樂團主場亮相 五月音樂節精彩閉幕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5-31 10:32:06 | 文章來源: 搜狐娛樂

5月29日晚,國家大劇院音樂廳管弦樂團為新一屆的五月音樂節精彩閉幕。在參演歌劇《西施》、《卡門》得到充分肯定後,這是樂團首次舉辦專場音樂會。當晚的“主場”亮相,樂團以全面的實力奉獻了一台品質不凡、風格多樣的音樂會,表現令人滿意。

大劇院管弦樂團主場亮相 五月音樂節精彩閉幕

在指揮陳佐湟的帶領下,樂團以準確到位的演奏、充滿活力的聲音立體式展現了其不俗的實力

成立自己的管弦樂團:夢想照進現實

國家大劇院音樂廳管弦樂團于2010年3月正式成立,從來自27個國家和地區的千余報名者中篩選了62位青年才俊。除了50余位華人音樂家,還有10位“洋北漂”,是一支不折不扣的跨國團隊。雖然他們的平均年齡只有27歲,卻不乏曾在柏林愛樂樂團、維也納國家歌劇院、波士頓交響樂團、德累斯頓國立歌劇院、科隆歌劇院等世界一流樂團工作的音樂家,實力不容小覷。

對於大劇院來説,成立屬於自己的樂團如今算是“夢想照進了現實”。大劇院院長陳平表示,“製作帶有大劇院印記的藝術作品,打造大劇院獨特的原創藝術品牌,是國家大劇院一直的藝術夢想。管弦樂團的成立不僅會為今後的藝術生産提供保障,也有可能會成為中國樂團職業化建設進程中的一個珍貴樣本。”

雖然是“小荷才露尖尖角”,但大劇院音樂廳管弦樂團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水準卻被業內認為是“起點很高”。樂團董事長郭玉良表示:“從組建的第一天起,我們就希望能向國際化的管理標準看齊,做好管理是樂團向職業化邁出的第一步。”這一點演奏家們似乎體會頗深,樂團的小號演奏家邱多接受採訪時就説:“國內有些樂團排練比較隨意,時間不固定,但大劇院音樂廳管弦樂團一直是參照國外的管理標準,嚴格遵循每週27小時工作制,非常規範,且排練過程完全採用中英雙語,相當國際化。”而這還僅僅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管弦樂團音樂總監陳佐湟透露:“目前管弦樂團的組建工作實際上還在進行,未來樂團的規模有可能會更大,人員結構也會更加完善。”

1   2   下一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