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廊》專訪魯虹
《畫廊》:您能概括一下對“50後”/“60後”/“70後”/“80後”藝術家的印象與感覺嗎?
魯 虹:按年齡去區分藝術家肯定不是一個很好的方法。不過,“70後”藝術家的出生背景、藝術取向與“50後”、“60後”的確是不一樣。
王廣義他們那一代,經歷過紅色革命時期、有著文革與上山下鄉的歷練,由於受集體主義和英雄主義影響,他們的作品一般比較宏觀,比較關注社會問題,比較強調意識形態大的框架。像王廣義的《大批判》,是在就大的社會問題發言,張曉剛的《大家庭》也都有這種情結。
劉小東那一代雖然出生在紅色革命時期,但是主要成長經歷還是在改革開放以後,他們不大關注空洞的理想,更關注自己身邊的事情,其中包括新生代與玩世現實主義藝術家,他們都是表現身邊的人和事,只是後者比較調侃、玩世一點。
“70後”顯然是更年輕的一代,他們世界觀的形成基本是在改革開放以後,由於沒有紅色革命的教育背景,而且是在商業社會、西方文化、大眾文化、卡通文化、商業文化、電視文化、電腦文化的影響下中成長起來的。另外,他們接受的教育比較好,國際視野也很開闊。整體來看,他們不僅更為關注個人的、私密的、感性的東西,而且在藝術表現上是和新媒體是有關係的,比如張小濤,他的作品有一些是用新媒體做的,但一些架上繪畫的圖像方式也受到了新媒體藝術影響,有的是從一些動態的影像轉換而來,有的則是從一些靜態圖像轉机換而來。這種情況比較普遍,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已經形成了自己的東西。
“80後”是非常有才氣的一代,但是他們大部分人不幸遇上了市場太好的氛圍,一些藝術家甚至還沒畢業,畫就賣起來了,而且被炒得很高,這就使一些很有前途的藝術家被扼殺了,現在浮在水面上的都是卡通80後,他們有的人起初是不錯的,但在市場的誘或下,尚缺乏老藝術家在80年代的虔誠心理,的確很遺憾。我認為,現在70後藝術家成長起來了,裏面有一些很好的藝術家,他們既得到了市場的好處,也懂得利用市場,抵抗市場,他們比80後藝術家更加成熟。
《畫廊》:“70後”藝術這與其他年代的藝術這相比,有何特點?
魯 虹:2002年以來,我們在深圳美術館做了一系列當代油畫展,其中的“圖像的圖像”展,主要邀請的是“70後”藝術家,與老藝術家不同,他們更喜愛採用微觀敘事的創作方式來表達他們的價值理想、精神追求和人文關懷。而且,從觀念入手,他們常常會調動或借用所有的視覺資源去進行表達。可以説,在一種非常主觀的藝術框架內,他們總是任意地拼貼、裁剪、組裝現實。相對而言,他們比老一輩的視野更加開闊一些,敢於大膽地借用一切現有的藝術手法,即不管是古典的還是當代的,甚至是大眾文化,都廣泛地借鑒,在他們看來,傳統的經典並不是唯一的方法,既然大眾文化已經成為當代社會文化中重要的部分,並生動體現了當代人的慾望和想法,是完全可以借用的。與此相關的是,他們畫中的圖像顯然已經不是直接來源於對生活的寫生,而是照片、廣告或雜誌上的圖像等等,這是一種“圖像的圖像”,是後期製作的結果。
《畫廊》:“70後”藝術家開始嶄露頭角,一些“70後”青年藝術家甚至在藝術市場上加入了“百萬大軍”,這對他們有何種影響?
魯 虹:我們不要過分看重市場。在中國,學術和市場還沒達到很協調的地步,不像在西方,首先有一級市場,如畫廊,作品經過很長時間的檢驗,再進入二級市場拍賣行。相比之下,中國很多畫作都沒有經過畫廊就直接進入了拍賣行,而且賣出了很高的價格。你根本不知內中的情況,更無法判斷其價值。我認為,如果一個藝術家在學術上有很高的地位,市場上賣得很高的價格那是很正常的,但對年輕的藝術家,一下子賣得很高,並不是好事。應該有個過程才好。
《畫廊》:作為評論家,您對“70後”的未來有何期待?
魯 虹:藝術史是不斷發展的,王廣義、張曉剛他們雖然很優秀,但這也不可能使藝術史停頓下來,因為不同的時代必然會推出新的人物與新的作品,其實,任何標準總是有時間限制的,假如年青藝術家始終順從過去的標準,只是摹倣上一代藝術家,卻不能創造出新的標準,就沒有歷史可言了。這就是藝術史發展的邏輯。再強調一下,“70後”藝術家受的教育很好,視野也很開闊,現在正處於人身的高峰期,是很有希望的,他們中的優秀藝術家,有可能揭開歷史新的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