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慶和 《我的!Mine!》 65×55cm 2008 紙本水墨 似乎並沒有一個清晰的時間起點,中國當代藝術就已經在一個小眾圈子中存活了30年,並一度隨著拍賣市場中曾屢屢爆出天價的眼球效應,從小眾走向大眾。然而,在小範圍內備受推崇甚至“玩”得不亦樂乎的中國當代藝術,真的能被大眾接受嗎?它的普及之路還有多遠? 當代藝術普及不易 2011年9月4日,由成都K空間籌辦的《中國當代藝術30年系列展》拉開帷幕,項目負責人楊凱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信心十足地表示,此次系列展除了陸續展示30位中國當代藝術史上佔據重要地位的藝術家作品外,更重要的是在之後4年多的時間內,邀請在中國當代藝術圈中頗有影響力的評論家呂澎擔任主編,將這30位藝術家的作品以及藝術風格編撰成一套具有大眾普及功能的叢書推往市場。 然而,一旦承載了“普及”功能的重量,楊凱的計劃仿佛就多了理想主義的色彩,同時也註定了會在這條普及之路上遇到各種荊棘。 楊凱的首展選擇了劉慶和的作品,與中國當代藝術中在大眾中普及力最廣的張曉剛、岳敏君等人的作品相比,劉慶和在藝術圈內外並沒有太大的影響力,可以説,普及劉慶和的作品具有一定的難度。 這樣的難度從一開始就困擾著楊凱,他向記者介紹説,首先中國當代藝術圈的很多人就對項目持有懷疑態度。“最開始的時候,我們想請一批圈中具有影響力的批評家、策展人組成專家團隊,共同推出40位代表中國當代藝術30年實驗性、開拓性的藝術家名單。”然而,楊凱很快發現,這個名單的取捨多少具有“得罪人”的個人情感因素。 最後,經過一番努力和遊説,包括呂澎、馮博一、魯虹、李小山、王林、靳衛紅、俞可、高嶺等在內的知名批評家加入了項目運作的行列。在展覽現場,記者遇到了俞可和靳衛紅,前者的《實驗報告——關於中國當代藝術的視覺報告》在藝術圈內影響頗大,後者是《畫刊》(原《江蘇畫刊》)編輯部主任,他們向記者説,參與楊凱的項目,重要的是看重了“普及”二字。 除了來自藝術圈本身的懷疑,資金可能是普及工作中更大的障礙。經粗略估計,僅30本藝術叢書就需800萬元人民幣,加上40個個展的策劃、作品運輸、展覽費用等,K空間在對外的資訊公佈中稱共需3000萬元人民幣。而楊凱則在私下對記者介紹説,如果真想達到普及的目的,3000萬元只是杯水車薪。 這樣一筆龐大資金,如果沒有強有力的企業背景很難支撐,楊凱也因此曾尋求相關政府的資助,答覆是,很支援,但僅僅在於精神層面。據記者了解,目前3000萬元經費已通過各種途徑籌措完畢。 不過,令楊凱欣慰的是,以劉慶和為首展的第一個普及展已經拉開序幕,只是在當天的新聞發佈會中,一個插曲依然令人回味。那天,一位成都當地記者向包括劉慶和、靳衛紅、俞可以及在場的每一個當代藝術圈中人提出了自己的疑惑,“我的女兒只有7歲,當我帶她去看中國當代藝術展的時候,如果遇到像‘綠狗’‘裸女’這樣的畫面時,我該如何向她解釋,難道藝術不該是美的嗎?” 這個疑惑,是大眾對中國當代藝術的疑惑,也許正是楊凱們想要解決的疑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