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證券公司或可開拓藝術品投資業務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10-24 10:58:02 | 出版社: 中國證券報社

  金融資本參與藝術品投資,現在可謂屢見不鮮。銀行、保險公司、信託公司都在不同程度上與藝術品市場發生著聯繫。

  據用益信託工作室不完全統計,2011年上半年,信託公司共發行藝術品信託産品14款,比去年同期增加11款,發行規模為25.86億元,而去年全年的發行規模僅為7.58億元。

  國內商業銀行,則以多種方式幫助客戶進行藝術品投資,民生銀行私人銀行總裁李文曾介紹説:“民生銀行與中國嘉德、北京保利等國內頂級拍賣公司進行戰略合作,給予他們一定的授信額度,以商貸通的方式為客戶或者收藏家在拍賣時做融資;另一種産品是依託信託公司來設計信託計劃,發放信託貸款。客戶可以用作品為抵押進行貸款;同時,還為客戶提供專門的信用卡服務。很多客戶去香港或者國外參加藝術品拍賣,需要特定的金融支援,比如提供在國外使用的較大授信額度的信用卡。”

  那麼,下一個將要試水藝術品市場的金融機構將會是誰呢?證券公司或許有望成為藝術品投資領域的新興力量。

  今年5月,證監會頒布了《關於證券公司自營業務投資範圍及有關事項的規定》,明確了證券自營業務的投資範圍,以及證券公司通過設立子公司投資其他金融産品的監管政策。《規定》採取制定《證券公司證券自營投資品種清單》的方式,規定了證券公司自營業務的可投資品種。同時明確提出,證券公司可以設立專職自營業務的子公司。在設立子公司之後,子公司即可從事“清單”所列品種以外的金融産品投資。據了解,“清單”以外的金融産品,一般是指結構較為複雜或不屬於傳統證券的投資産品。對於這類産品,《規定》要求有意願且具備條件的證券公司設立子公司進行投資,以實現風險隔離。在國內狹窄的投資渠道中,藝術品無疑是非傳統投資品中最閃耀的明星。證券公司以設立子公司的方式將藝術品投資納入自營業務範疇,既有充分的法律依據,又符合證監會的最新規定。自今年4月份以來,中國股票市場再次進入綿綿頹勢之中,而今國際經濟形勢險象環生,中國貨幣政策環境依然偏向緊縮,證券公司自營業務的收益大大降低。在此背景下,藝術品市場潛在的增值空間可能成為證券公司新的營利點。


  但藝術品市場是否能提供證券公司所要求的鑒定評估水準和風險控制能力呢?

  近來,“金縷玉衣”事件再次讓藝術品行業的鑒定評估飽受詬病。誠然,藝術品市場確實缺乏專業化、權威性的市場評估體系,但這並不代表著藝術品的鑒定評估無規可循。

  據業內人士介紹,中國藝術品權威的鑒定權和價值評估長期處於完全缺失的狀態。之前,文化部文化市場發展中心藝術品評估委員會的出現,使藝術品的鑒定權有了權威的部門,同時它還具有價值評估功能。正因為有了這個基礎,2009年,濰坊銀行聯合中仁文化産業集團以李苦禪、于希寧等人的藝術品為質押成功發放銀行貸款。雖然今年8月,鋻於文化部文化市場發展中心整體轉企改制為中國動漫集團,藝術品評估委員會被撤銷,但其職能還由北京皇城藝術品交易中心行使。

  同時,企業、信託公司等在藝術品投資領域的積極參與,也進一步反襯出藝術品市場能夠提供可信的、有一定水準的鑒定評估。國投信託總經理呂益民介紹説,在藝術品鑒定方面,國投信託至少有兩個機構出具鑒定意見。除了兩個機構之外,至少還要再請3位專家,機構和專家之間都是背對背進行鑒定。每一個機構裏面至少有3位專家鑒定,所以最後有9位專家對一件作品把關。國投信託有一個專家庫,對不同門類的藝術品聘請了獨立的專家團隊,比如古代字畫,會選擇像故宮和北大等在古代字畫鑒定方面非常權威的機構裏的專家。

  對於藝術品投資的風險控制,呂益民認為,和所有的股票資産一樣,藝術品也存在一定的泡沫,只是我們要考慮這種泡沫是否在風險可控範圍之內。他介紹説,對於投資型藝術品信託産品,主要通過引進專業的投資機構以及做結構化安排等手段來規避風險。儘管藝術品市場有泡沫,也會有風險,但總體的判斷是:就相當一部分藝術品的價格而言,目前的泡沫在可控範圍之內,在控制風險的前提下,還是能給投資者帶來一定的回報。

  金融機構參與藝術品投資,資訊披露是一個重要方面。證監會對證券投資基金的要求是,披露基金投資組合分類比例,及基金投資按市值計算的前10名股票明細。由於藝術品投資的特殊性,過於詳細的資訊披露並不適應,但也可以考慮定期披露投資對象的部分資訊,比如藝術家創作經歷、作品風格、創作時代以及藝術觀念等。

  目前,各種類型的藝術品基金中,有限合夥制的私募基金收益率最高,年回報率一般在20%30%。這種藝術品基金的特點是買賣和運作藝術品時都非常靈活。證券公司的自營業務可以提供這種靈活性,同時可將證券公司本身的風險控制技術、授權制度和資訊披露制度與之進行有效對接,使藝術品投資在更規範的模式下享受較高的投資收益。所以,與信託公司和商業銀行的投資方式不同,證券公司可以創立金融機構參與藝術品市場的全新模式,未來對規範藝術品市場,開拓市場容量和發展空間都將産生重要作用。

上一頁譚國斌:研玩中國當代藝術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收藏投資導刊第三十一期
· 歐美債務危機的“狼”又來了?
· 早期中國當代藝術領跑市場
· 中國當代藝術的普及之路
· 搶“鮮”:2011年秋拍(二)
· 藍寶石的傳奇與價值
· 找尋企業收藏的真經
· 企業與藝術  就讓他們聯姻吧
· 譚國斌:研玩中國當代藝術
· 證券公司或可開拓藝術品投資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