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展覽

中國當代雕塑的形態邊界與敘事邏輯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10-20 14:42:21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與80年代的創作比較起來,伴隨著90年代初社會文化情景的改變,當代雕塑最重要的變化莫過於“介入現實與觀念革命”。如果説80年代當代雕塑更多的體現為對語言、媒介、形式的關注,那麼90年代雕塑最突出的特徵,在於藝術家以積極的心態介入現實的社會文化生活,作品有濃郁的人文色彩。以1992年“當代青年雕塑家邀請展”和“雕塑1994——中央美院雕塑五人展”為標誌,當代雕塑開啟了多元化的發展進程。其中,一些創作現象值得關注:1、藝術家有意識地與宏大敘事的、充滿啟蒙色彩的題材拉開距離,轉而關注近距離的日常生活與微觀化的現實世界,表達內心所承受的一種不可名狀的焦慮。這一轉變,標誌著80年代中國雕塑追求現代主義過程的終結。這類作品的早期代表有隋建國的《衛生肖像系列》(1989),以及90年代初展望的《坐著的女孩》、楊劍平的《作品3號》等。到了90年代中後期,這種具有心理現實主義傾向的作品在文化視角上變得更為開闊,普遍轉向對世俗化的市民生活,以及對底層人文的關注上,代表性的藝術家有項金國、梁碩等。新世紀以來,張建華、盧徵遠、丘婧彤等藝術家的作品對這個領域仍有涉及。

2、將80年代中期對現代主義語言與風格的學習推進到當代層面,即形式——風格的範式建立讓位於作品內在的文化訴求,此時,藝術家不僅有意識地強調形式背後蘊涵的本土傳統與文化身份,而且,作品具有較強的現實文化的針對性,代表性的藝術家有李秀勤、傅中望、劉威、王洪亮等。

3、一批介於裝置與雕塑之間的作品開始集中出現。中國的藝術家第一次近距離地接觸西方波普風格的雕塑是1985年,當時勞申柏格(Rauschenberg)在中國美術館做展覽,而此時“新潮美術”在國內正剛剛開始。不過,那時的藝術家對波普藝術並沒有太清晰的認識,也沒有將它與西方的大眾文化、消費社會的文化語境結合起來理解,更沒有洞察到波普藝術背後的“反藝術”特質,而是僅僅將其當作西方後現代藝術的一個樣式。儘管如此,勞申伯格以現成品創作的雕塑(也可稱為裝置)同樣贏得了藝術家的青睞和推崇。追溯起來,在80年代中期的創作中,以谷文達的《靜則生靈》(1985)、張永見的《新文物——猩紅匣子》(1986)、徐冰的《天書》,以及顧德鑫80年代後期具有雕塑形態的裝置作品為代表,已經觸及到了雕塑與裝置之間的邊界問題。但從普遍性意義上講,當代雕塑向裝置的轉變,或者説“去雕塑化”現象的出現,還是90年代中期的事情。而且,從創作的發展路徑來看,大部分藝術家都經歷了一個從具象雕塑到抽象雕塑,最後再進入裝置這麼一個過程。當然,從架上形態的抽象雕塑發展成為裝置藝術,其間必然會涉及兩個層次的轉換,一是藝術家需要從關注作品的形式表達,到注重材料與媒介的物性顯現,然後再從對媒介的關注轉入到對現成品的使用。1994年,展望創作的《空靈、空——誘惑系列》不僅使雕塑與裝置的邊界趨於模糊,而且將觀念雕塑帶入了人們的視野。

4、解構主義雕塑風格的出現。從形態與風格上講,解構主義這一創作傾向主要是受到了西方後現代藝術的影響,而且一部分藝術家十分迷戀金屬焊接的表現手法。實際上,與其説解構主義是一種風格,毋寧説是一種文化態度,即藝術家對歷史、傳統、現實予以重新的審視,儘管部分作品潛藏著無奈、調侃,甚至是反諷的情緒。而且,充滿悖論的是,大部分解構主義風格的作品都隱含著一種結構主義的形式特徵。代表性的藝術家有焦興濤、史金淞、鄧樂等。

5、都市題材的雕塑形成了一種新的藝術潮流。都市題材的出現,應該被看作是,都市文化的現代性取代80年代初鄉土文化現代性的重要表徵,也是當代雕塑介入現實的集中顯現。當代藝術需要關注都市中人的存在,關心人在當代文化中的生存處境、生命要求和人格傾向。同時,藝術家要從更直接、更具體、更深入的當下經驗出發,切入當代都市生活的各個方面,呈現當代雕塑與當代文化的關聯。到90年代後期,有兩類都市題材表現得較為突出:一種是表現都市生存的外部環境的變化;另一種是強調都市語境下的消費生活,代表性的藝術家有王中、李佔洋、于凡、瞿廣慈、劉建華等。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