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高考人才選拔方式應趨向多元化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藝術人才的不斷涌現,高考的門檻和要求也越來越高。美術類高校對於高考標準的導向性,也會直接影響高中教學的方向。這也導致了一些弊端的出現,比如背畫。
“考試限定在四個石膏像寫生以後,我們的寫生也變味了,我們很難去搞其他石膏像寫生,就畫這4個,在3個多小時的考試時間裏,要畫得準確,就要掌握石膏像的特徵,有哪幾個點是最重要的,針對具體的石膏像,老師都會説得很‘死’。所以,老師只是在教個別的經驗,學生也只是在拼記憶力。基本功的紮實度其實很難説。”杭七中的老師鄭建中很無奈。他説,在色彩教學中也出現了類似的問題,因為美院在色彩的評卷中,會出現不同的觀點,比如清華美院主要強調色調,老師就會反覆強調這點。但有時候,同樣一個學生,考國美是前幾名,可是考清華就考不進,甚至考一個專業,也會出現88分和58分的差距,這讓老師在教學時很頭痛。“基礎的東西懸殊很大,人為影響對色彩教學産生很大的干擾。”
對於“一錘定音”和 “短平快”的高考人才選拔制度,與會代表認為應予以改進和完善。考試內容和形式,應更具合理化和多元化。高照認為,色彩教學可以“用色畫形,用形顯色”,兩者其實並不矛盾。湯煜旻建議,能不能畫長期的作業創作,“考素描就四開、八開、對開都考,分三四天,一個禮拜也行,這也避免學生到處奔波。”而鄭建中則提出,一線的專業老師能否像文化課老師一樣,進入高考改卷階段。
面對大家的種種建議,中國美院招生辦主任李都金在簡要介紹了2010年中國美院的考試和招生情況之後,對代表們提出的問題進行了解釋。他認為,在當下,設計、傳媒動畫等新的學科已經加入到美術學的行列中來,如果是純藝術的基礎考試,考一個禮拜,確實可行。但對於跨學科的門類,其實並不合適。而對於同樣的考生,考不同的學校和專業情況不一的問題,李主任認為,一來與考生的發揮有關,二來每個科目的報名人數也會影響,分值是相對的,不同專業,同樣水準的考試,可能分值不同。
傳:建立完善的社會評價體系
“美術專業人才已經也即將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以前是單打獨鬥,現在成立了一個整體,為美術高考教育搭建了平臺。有了這個中心,再難的事情,也有了決斷場所;再難教的課堂,也有了商量的對象;再難學的課程,也有了指導專家。”上海市楓涇中學校長陸旭東的一組排比,將“研究中心”的功能解説得一目了然。
在當下,藝術教育還處在邊緣化,社會對藝考生以及美術高考還存在種種偏見。如浙江武義三中藝術教研處主任潘老師説的,中學藝術教育還處於“散兵遊勇”的階段。因此,美術報此次牽頭成立的全國美術高考研究中心,讓大家一下子找到了家的感覺,也實現了一次真正的百家爭鳴。而中國美院招生辦主任的到會,也讓各位老師格外興奮。“加強高等教育和基礎教育的溝通很重要,研究中心可以為基礎教育多做一些事。”李都金説。
中心成立了,事情還需人來辦。高照在會上介紹了今後“研究中心”的工作方向,比如,一年至少舉行兩次全國性研討會議。江蘇省南京市寧海中學王萬隆老師在會上,提出了江蘇省特殊考試製度背後的壓力和矛盾,高照表示,“研究中心”會應各地委員單位的要求,因地制宜,舉行座談會和展示活動,邀請講師團去當地講座,還可以為美術老師舉辦進修班。
“誰來為考生服務?美術報應成為考生的風向標。”河南省洛陽市新安縣第四高級中學的王文中老師提出,當前藝術類在招生政策,尤其是考生填報志願方面的工作還未落實至書面。“招了多少,錄了多少,一本小冊子,可以非常詳細,可是藝術類還沒有,考生填志願簡直在瞎矇,有時就是因為資訊不通,才被刷了下去。”王文中建議,美術報每年可以對這些資訊做整理和歸類,真正服務於考生。
而美術報《考藝》版作為“研究中心”堅實的後盾,更應及時反映心聲、發表見解。湯煜旻認為,媒體應建立完善的社會評價體系。美術報要承擔社會責任,把美術教育中發生的各種現象客觀而公正地報道出來,發揮主流媒體的推動性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