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界拓荒人與慈善界實踐者

嘉賓: 中國香港何耀棣慈善及公益事業公司董事長 何耀棣
時間: 2010年9月3日16:00
簡介: 近年來,公益慈善事業在我們國家蓬勃發展,對於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何耀棣律師事務所的創辦人,中國香港何耀棣慈善及公益事業公司董事長何耀棣博士做客《中國訪談》,與網友講述他投身慈善行業的點點滴滴。

文字實錄 圖片實錄 返回訪談頁

活動標題

  • 何耀棣:法律界拓荒人與慈善界實踐者

活動描述

  • 嘉賓: 中國香港何耀棣慈善及公益事業公司董事長 何耀棣時間: 2010年9月3日16:00  簡介: 近年來,公益慈善事業在我們國家蓬勃發展,對於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何耀棣律師事務所的創辦人,中國香港何耀棣慈善及公益事業公司董事長何耀棣博士做客《中國訪談》,與網友講述他投身慈善行業的點點滴滴。

文字內容:

  • 中國網:

    大家好!歡迎收看中國訪談。近年來,公益慈善事業在我們國家蓬勃發展,也有很多海內外的華人企業和個人為我們國家的貧困地區紛紛慷慨解囊,扶危濟困,對於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今天我們也榮幸地邀請到了一位律師界的慈善家,他就何耀棣律師事務所的創辦人,中國香港何耀棣慈善及公益事業公司董事長何耀棣博士,何博士歡迎您!

    2010-09-03 14:51:21

  • 何耀棣:

    你好!

    2010-09-03 14:55:04

  • 中國網:

    據我所知,您之前是在做律師行業,在香港做得頗有名氣,您做律師行業這麼成功,怎麼又加入到慈善行業當中了呢?

    2010-09-03 14:55:43

  • 何耀棣:

    你講的我不敢當,我參加慈善事業工作基於兩個方面的背景,第一,我先父他常常用《聖經》教育我,他説《聖經》説“非以役人,乃役於人”,意思是説你要替人家服務,不光是要人家替你服務。第二,基於我的宗教信仰,我是基督徒,我相信在世上所有的,包括財富資産,健康、智慧都是上帝恩賜給我的,而且他給我的財富不是讓我自己混亂地發揮掉,浪費掉,而是上帝讓我託管的,我要好好地運用,把它運用得好,幫助人,讓所有人感受到上帝的愛和祝福,讓更多人受益。是這些原因和背景,使我積極地參與了慈善公益事業。

    2010-09-03 14:56:32

  • 中國網:

    我們知道,您是在香港做律師事務所,做得非常成功,您在當時也把香港律師界的理念成功地引入到了內地,在內地也有了很大的發展,我們想知道律師行業無論在英美還是在香港、台灣都是一個高收入行業,而您現在做慈善行業是一個往外花錢的行業,您怎麼看待這兩個行業之間的關係?

    2010-09-03 15:02:58

  • 何耀棣:

    這兩個行業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你剛才講了,一個是高收入的行業,一個是花錢的行業。相同的地方也有,比方説兩個行業的結果都是幫助人,可以説是以幫助人為目的的,它們的分別是什麼呢?當律師的,要找你的人都是因為自己有頭疼的問題,有麻煩,你幫助他解決他的問題,做慈善事業你也是幫助人,主要是幫助他解決生活的問題。所以,這兩個行業雖然有不同的地方,但也不是互相排斥的,應當是可以很好地配合的,比方説你當律師有高收入,就把一些錢取之社會,用之社會,回饋社會,拿一部分錢做慈善事業,反饋社會,這是兩個行業可以配合起來的地方。

    2010-09-03 15:05:03

  • 中國網:

    您在做慈善行業的起初,對於社會有什麼樣的想法,打算有什麼樣的預期呢?

    2010-09-03 15:09:29

  • 何耀棣:

    老實説,我最初的時候開始做慈善工作是很偶然的,那時候我大概是27、28歲,當了律師,剛剛替香港兩個最老的,最大規模的慈善機構工作,其中一個是保良局,我27、28歲做律師工作時候就剛好提供一些法律服務給保良局,後來保良局的董事會就問我:“何律師,你幫了我們不少忙,為什麼不加入我們董事會呢?”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就加入了保良局的董事會,過了一年,他們提出來要我當副主席,我也答應了;再過一年,選舉我當主席,我也做了。我開始對這個慈善事業産生興趣,參與的最初期就是這樣一個過程。

    2010-09-03 15:11:02

  • 中國網:

    您當初參與慈善事業是一個偶然的情況,加入到了其中。您加入其中之後,有沒有發現具體的慈善事業對您的感觸比較大,您看到了一些什麼?

    2010-09-03 15:16:02

  • 何耀棣:

    我的看法是,做慈善事業不光是拿錢出來,不要認為只要開了支票,付了錢就算了。我在香港當保良局主席的時候,有一些體會,我感覺慈善事業應當是作為一個事業看待,好像是自己的企業或生意,要管理得好,又做得好,不應該馬馬虎虎的。

    2010-09-03 15:17:45

  • 中國網:

    您當時做慈善事業之初,您的家人、朋友對您這個做法理解、支援嗎?

    2010-09-03 15:20:36

  • 何耀棣:

    我的朋友當然也是對我有所鼓勵的,我的家人對我很支援,我對他們也是非常感謝的,我太太作為一個婦人,男人當家把這個錢拿出去捐了款,好像是從她們的口袋拿出來的,她會感覺不好,但先後幾位太太是非常支援我的,她也理解我的想法,所以不但沒有意見,還支援我。

    2010-09-03 15:21:35

  • 中國網:

    您付出的是金錢,通過做慈善事業,您覺得有什麼樣的回報?

    2010-09-03 15:28:12

  • 何耀棣:

    做慈善工作不應當考慮回報是什麼,我想,做慈善工作的預期回報應該是零。

    2010-09-03 15:29:24

  • 中國網:

    您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做慈善事業的?對於慈善事業,您主要致力於哪幾個方面?

    2010-09-03 15:30:08

  • 何耀棣:

    我最早參與慈善工作是1972年,那時候我大概27歲,之後因為我要做社會工作,所以對報紙、新聞都非常留意,發現香港有很多意外情況發生。

    2010-09-03 15:30:56

  • 中國網:

    比如説呢?

    2010-09-03 15:31:46

  • 何耀棣:

    比如説工業意外,蓋房子時,工人從高處掉下來身亡,他的家裏很苦;馬路上有交通意外,也産生同樣的情況。很多時候有意外,有意想不到的事兒,使一個人受傷或是身亡,整個家都受到傷害了,那是很悲傷的事。

    2010-09-03 15:31:59

  • 中國網:

    您從那麼早就開始做慈善事業,一直到今天您還堅持不懈地在做這件事,我們常説做一件好事不難,難的是做一輩子的好事,您到現在還在不遺餘力地做著慈善事業,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精神,什麼樣的價值鼓舞著您,激勵著您,讓您在慈善事業上一直走下去?

    2010-09-03 15:34:55

  • 何耀棣:

    我年輕的時候,影響我的應當是我父親的教訓,後來年紀比較大一點的時候,是宗教信仰給了我激勵。

    2010-09-03 15:36:33

  • 中國網:

    您覺得做慈善的人生價值對您的事業發生會起到什麼樣的作用?您通過做慈善事業對您的人生會有一些感悟,對您人生、事業發展上,您覺得有什麼樣的感觸?

    2010-09-03 15:37:10

  • 何耀棣:

    我參與慈善工作,讓我對一般人的困難了解比較多一點,所以,對我的慈善事業有一點點改變和影響,比如我對員工的態度方面,要是我沒有慈善方面工作的體會,那我對員工方面的問題就沒有那麼敏銳的感覺。

    2010-09-03 15:38:32

  • 中國網:

    您通過從事慈善事業,更能夠體會到人情的關懷,應用到您的團隊當中能體會到人情味,是一種科學的管理,一種人文的管理。

    2010-09-03 15:40:12

  • 何耀棣:

    是的。

    2010-09-03 15:41:18

  • 中國網:

    何博士,我們還了解到,您參與到了貴州省一個“春暉行動”,在這個行動當中,您也承諾在五年時間捐助1000萬的善款,這是一個什麼樣的行為?

    2010-09-03 15:41:33

  • 何耀棣:

    “春暉行動”是共青團的一個活動,它的宗旨是弘揚中華美德,比方説從山區走出去的人,發了財,共青團就鼓勵他們回到家鄉,投資一點錢,把家鄉的經濟、生活提升起來。我看這是非常好的中華傳統美德,因為只有人不忘本,回饋家鄉,這就像我們反哺我們的父母一樣,跟我個人的信念非常相同,所以,我知道這個計劃後就很想贊助他們做點事情。來源就是這樣的。

    2010-09-03 15:42:34

  • 中國網:

    目前這個項目的運作情況如何?這個計劃從前期到後期,已經為多少地方捐助了善款?

    2010-09-03 15:44:14

  • 何耀棣:

    這個行動在今年上半年開始,他們已經批出資助40個項目,全在貴州。

    2010-09-03 15:45:01

  • 中國網:

    為什麼全在貴州呢?

    2010-09-03 15:45:39

  • 何耀棣:

    因為“春暉行動”基金的基地在貴州。

    2010-09-03 15:45:54

  • 中國網:

    您剛才也説了貴州“春暉行動”計劃是鼓勵從貴州省走出去的人,在事業上獲得成功的人士,回到家鄉能夠為家鄉做出更大的貢獻,據我所知,您也不是貴州人,是香港人,那麼您為什麼參與到貴州的“春暉行動”計劃中呢?

    2010-09-03 15:46:11

  • 何耀棣:

    這也是很偶然的事,大概是在2008、2009年間,我就有個想法,因為那時間我中了風,所以我的醫生不讓我工作時間太長,就讓我退休,我説退休沒問題,他説你也不能全退,你需要找一點事情做。那麼我想做什麼事情好呢,又不影響健康,又有用的?所以,我就想起了多做一些慈善公益事業,我跟我的太太研究討論,我們有點余錢,就做點慈善公益事業。怎麼做呢?因為我對中國特別有感情,所以,我們就決定把我們慈善事業的工作重心要放在中國。中國那麼大,放在哪好呢?我就請教一些朋友,在這個過程中,有朋友給我提議,説貴州省是一個窮省,那裏需要幫助的人特別多,你到那裏去做應當沒錯。聽了這番話,我在網上找了一些材料看過了,覺得這可能是一個好的選擇,所以,我就託人了解這方面的情況,剛好這個人也有朋友在貴州,曾經在政府工作過的退休公務員,他跟我介紹了這方面的情況,聽他介紹情況我覺得不太清楚,我就還是決定自己親自跑一趟,就跟我的太太到貴州考察了好幾天。就在這個期間,聽見了人家給我介紹“春暉行動”的情況,這就是從偶爾到集中的過程。

    2010-09-03 15:46:51

  • 中國網:

    您原本不是貴州人,但是您看到貴州當地的一些情況,想做出自己的一些幫助,我想也正是因為在您的這份善心驅使下,才讓很多地方的人,很多地方的經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我覺得善心是不分地域的,您説呢?

    2010-09-03 15:49:20

  • 何耀棣:

    你説的對,我同意。開始我的想法是,我是廣東人,做善事不一定待在廣東,我是中國人,中國應該是好的選擇了,不應該局限于某一個地區,不分中國的具體地區。

    2010-09-03 15:50:43

  • 中國網:

    您覺得當前國內慈善事業發展的情況怎麼樣?整體的運作機制是怎樣的?

    2010-09-03 15:51:14

  • 何耀棣:

    我看現在越來越好了,我的看法是根據另外一個體現,我知道國家現在很有錢,有錢就好辦事,所以對人們生活方面國家投入很多,人們生活改善了不少,我看也有越來越多的海外同胞願意拿錢來回饋中國,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因為越多人參與,越多人拿錢出來,慈善公益事業就更加容易開展。我對將來的遠景是看好的。

    2010-09-03 15:51:31

  • 中國網:

    現在也有很多,不論是商界人士還是演藝界人士都紛紛加入到了公益慈善事業當中來,我覺得這是一件好事,您覺得大家應該從哪方面努力來推動公益慈善事業向前發展?

    2010-09-03 15:52:31

  • 何耀棣:

    我與你分享我個人的一些想法,亞洲人,特別是中國人有個特點,就是他們工作很勤奮,一般來説,我們不要人家施捨,都希望我們可以有尊嚴,靠自己站起來,靠自己的力量去創富。所以,我有一個想法,有些海外同胞跟中國政府能夠鼓勵多一些人有創業精神,要讓他們知道創業致富的重要性,很多人都有這個精神,都有創業的願望,這樣經濟就生氣勃勃了。所以,我的想法是,海外的同胞們能夠多做出點榜樣,讓國內的同胞也可以看得出來,他可以做得到,為什麼我不行?我也可以做到,每個人都有這樣的願望,有這個志氣,努力去創業致富,很快就沒有貧睏了。

    2010-09-03 15:53:15

  • 中國網:

    您覺得需要什麼樣的條件才能夠做公益慈善事業,一定要非常有錢嗎?

    2010-09-03 15:54:52

  • 何耀棣:

    我相信也不一定,要是很有錢的人才能做我就不能做了。我想最重要的是有心,有心的中國人很多,所以,要是有一個好的渠道,吸引他們回到國內去做慈善公益事業,那樣他們也是很高興的,國內也會受益。

    2010-09-03 15:55:13

  • 中國網:

    如果是我們平常的每個人,您覺得我們能不能加入到公益事業當中來?怎麼加入呢?

    2010-09-03 15:56:02

  • 何耀棣:

    當然了,“春暉行動”就是個很好的例子。比如你願意回到家鄉去幫助他人,做出貢獻,可以號召家鄉的人一同做。現在“春暉行動”在貴州的項目很多人都是本地人,投工投勞的,簡單地説就是當義工,沒有工資的工作。

    2010-09-03 15:56:44

  • 中國網:

    可能我們有的時候做公益事業不能夠捐獻出自己更多的財富,但能貢獻出自己的一些力量,貢獻出自己的一份愛心?

    2010-09-03 15:57:31

  • 何耀棣:

    是的,就是常常説的“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2010-09-03 15:58:13

  • 中國網:

    何博士,我們也知道,您獲得了無數的榮譽和獎項,您也獲得了“商業領袖獎”和“熱心公益獎”,我覺得這兩個獎項都是對您事業的一份肯定。您怎麼看待這份榮譽,獲得這個榮譽就是成功的表現嗎?

    2010-09-03 15:58:25

  • 何耀棣:

    獲得這些榮譽當然對我來講肯定非常高興,就像你説的,這份榮譽是對一個人的事業和工作的肯定,人家對自己的工作有肯定當然是非常好的感受。怎麼算是成功呢?我自己的看法是,自己説自己成功不行,要是大多數人都認為你是很成功的,這個成功才可以算是比較客觀的。

    2010-09-03 15:59:03

  • 中國網:

    您對成功的定義是這樣的,每年都會有很多的大學生走出校園,他們每個人都希望成功,但由於各種現實的問題,目前還需要一步一步,腳踏實地刻苦工作,您認為他們要想獲得成功應該怎麼做?

    2010-09-03 16:00:02

  • 何耀棣:

    當然每個人的機遇都不同,有宗教信仰的人會認為這是上天的安排,年輕人出來工作、創業,都要把握好每一個機會,不要錯過每一個機會。因為機會不是想就有的,機會來的時候你就把握好,要勤奮地工作。

    2010-09-03 16:00:42

  • 中國網:

    您在慈善工作和律師工作兩個角色的轉換上平時是怎麼做出分配的?因為每一個人的時間和精力都是很有限的,這兩個角色應該怎麼樣協調,讓它們更好地發揮呢?

    2010-09-03 16:02:41

  • 何耀棣:

    基本上慈善工作和律師工作有一個很大的區別,當律師,當事人來找你就是對你個人的信任,對你專業服務的付托,基本上我們當律師的不能把整個工作全部分配給員工去做,自己就不動手了,這很難令當事人滿意的。慈善工作和一般商業行為就有點不同,不要説慈善工作,就算普通做生意,我們就可以付托、分配工作給員工,付托、分配工作的程度比律師工作大得多,只有一個好的制度,好的系統,相比做生意,我們付托、分配工作給員工的量要大很多,律師工作主要是自己參與比較多一點。

    2010-09-03 16:03:24

  • 中國網:

    也就是説您現在主要的精力是放在慈善事業上?

    2010-09-03 16:05:15

  • 何耀棣:

    是的。

    2010-09-03 16:05:40

  • 中國網:

    您對今後慈善事業的規劃是怎樣打算的?

    2010-09-03 16:05:49

  • 何耀棣:

    我們現在還有好幾個設想,有些在調研中,有些在設計中、考慮中,因為還沒結束,所以,還沒有到公開的時間。到了成熟的時間當然會公報的。我的設想有幾個原則,第一,我個人的想法,一個人、企業、政府資源都是有限的,不是無限的,所以我們應當把資源作用發揮到最大最好,這樣才不會浪費資源。第二,因為資源有限,所以怎麼把資源發揮到最好呢?最好是能有一些乘數效果,什麼是乘數效果呢?比如我拿一塊錢出來,要是有其他方法能夠把一塊錢變成幾塊錢,那麼就有乘數效應了,其他幾塊錢怎麼來呢?西方國家,當地政府會按某個比例,比如1:1,1:2或者1:1.5拿一點出來,要是1:1,政府拿一塊錢,你拿一塊錢就是兩塊錢,要是組織發動群眾幫助,群眾也拿一點出來,很有可能就變成1:3或者1:4了,所以,就是讓我的1塊錢有乘數效應,變成三、四塊錢來用,慈善公益事業就可以發展得更快更好。我們現在考慮的計劃就有這些原則。第三,我希望這些善款能迴圈再用,就像環保的功能一樣,最好你拿出來的錢不是做一個項目就用完了,做第二個項目又要籌款、找資金,最好能迴圈再用,比方你拿一部分資金出來,將沒有用掉的資金,收取利息,那麼這些資金就永遠在這裡,每年都有收入,你的公益慈善事業就可以長期的做下去。

    2010-09-03 16:06:50

  • 中國網:

    您這個基金的運作模式是怎樣的?可能大家還不是很了解。

    2010-09-03 16:11:10

  • 何耀棣:

    我現在沒有在管那些類型基金,現在我們投入的錢全是我們在海外做生意,商業機構賺回來的錢,調撥到國內做慈善工作,我的公司不接受外面的捐款,好像和國內的內募基金一樣,據我了解,中國的內募基金不收公眾的捐款。

    2010-09-03 16:11:33

  • 中國網:

    用您剛才説的話,人的資源是有限的,您對專業基金的領域分類有沒有重點行業,比如想要知道的,像希望小學、貧困地區或其他領域?

    2010-09-03 16:12:49

  • 何耀棣:

    我現在的重點放在貧困地區,領域方面我就比較開放一點,凡是對群眾生活有關的都進行支援,比如醫療、教育、甚至飲用水,這些都是關乎人民群眾生活的,對他們有幫助的。

    2010-09-03 16:15:47

  • 中國網:

    您對內地的慈善事業做了哪些具體的工作?

    2010-09-03 16:16:13

  • 何耀棣:

    近年,剛才講到了我和“春暉行動”發展基金會的合作,我們提出來,連續五年,每年捐助200萬元,一共捐助1000萬元。另外我們與貴州省衛生廳一個縣的衛生局合作,捐贈了5個村衛生室,全都在貴州不同村,這五個衛生室應當在近年內就完成投入使用。

    2010-09-03 16:22:14

  • 中國網:

    當地的衛生情況怎麼樣?

    2010-09-03 16:23:22

  • 何耀棣:

    根據我的了解,不久之前,政府投入了很多的錢,差不多每個村都有一個衛生室。我不知道我的了解有沒有錯,但我了解,政府對醫療方面的投入很重視,投入很多錢,但是因為中國那麼大,政府投入的錢還是不夠,所以,他們也希望能夠有私人或者企業幫助。此外,對另外一個省有建議,我們還沒有落實,關於教育方面的,蓋一些比較好的學校。另外還在洽談中的,要我們捐助一筆錢成立一些獎學金,幫助一些家庭環境不好的學生可以念初中、高中以及大學,但這個還處於文件階段,還沒有落實。

    2010-09-03 16:23:34

  • 中國網:

    何博士,您對於您的慈善事業未來的規劃是怎樣的?您的側重點主要是偏向於哪些行業?

    2010-09-03 16:27:27

  • 何耀棣:

    我們計劃將來項目重點放在三方面:教育、醫療和水資源項目。

    教育方面,我們考慮成立一個獎助學金,資助家庭環境不好的學生繼續他的學業,從小學、初中、高中到大學。我們希望起到的作用是,沒有這些資助就不能上學的學生可以去上學,將來感覺他們有前途的,他們應該勤奮。他們受到資助之後,畢業出來做事情,希望他們能記得起,應當珍惜他的所有,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將來有機會回饋社會,那麼就是最大的價值。

    第二個重點放在醫療上,一個人的健康最重要,所以醫療方面也應該是有用的。

    第三是水資源方面,因為大家知道,有些偏遠地區,他們飲用水也是一個大問題,有些人光取水,每天就要花上四五個小時去拉水,來來往往的,老人家有可能在其中發生意外。這是對我個人來説比較重視的問題。

    2010-09-03 16:27:46

  • 中國網:

    您打算怎麼在水資源方面提出自己更好的建議,或怎麼樣支援水資源凈化的問題?

    2010-09-03 16:30:11

  • 何耀棣:

    從前已經有不少水資源計劃,這些項目的一部分已經完成了,他們也做得不錯,主要是打井、取水,但最好能協調一點,如果所有的井都集中在某一個地方,會不會影響地下的泥土呢?將來對環境的影響有多大?這些都是要考慮的,不能夠這裡要水就打一口井,另外一個人要水又在旁邊打一口井,沒有協調的話,將來的影響就不知道是怎樣的。比如説,我6月份到貴州,他們帶我去看剛剛完成的水項目,就做得非常好,建立一個水庫,分幾級的,最好的水當然是飲用,然後是洗菜,再低點是洗衣服,再低一點是灌溉,所以水也不浪費。在水庫的旁邊鋪平一個土地,建設一個文化廣場,晚上讓老百姓來這裡休閒,可以聊天,可以做一些活動,有一個聚會的地方,來凝聚社區的精神。水的問題解決了,另外也能給他們提供一個休閒的地方,這個計劃非常好,我有這個打算,將來向他們再捐錢,讓他們做多些相同的項目。

    2010-09-03 16:30:29

  • 中國網:

    您覺得做慈善事業和做律師事業相比,有什麼能夠讓您更為興奮的地方?您對慈善事業的看法是怎麼樣的?

    2010-09-03 16:33:09

  • 何耀棣:

    我個人的感受是,能夠幫助人家,自己挺開心。不光是賺人家的錢才開心,能夠幫助人家也很開心,特別特別開心。我到貴州看過好幾個項目,當地的老百姓非常高興,也很開心,我也非常感動。

    2010-09-03 16:33:32

  • 中國網:

    當地的老百姓用一個什麼樣的方式來歡迎您?

    2010-09-03 16:34:03

  • 何耀棣:

    他們熱情的表達方式不一樣,我也收過一些禮物。

    2010-09-03 16:34:18

  • 中國網:

    您接收到的最特別的禮物是什麼?

    2010-09-03 16:34:39

  • 何耀棣:

    我收到兩個禮物令我非常感動,一個是接收到他們種的米。

    2010-09-03 16:35:00

  • 中國網:

    我們每天吃飯都會吃到大米,為什麼這個大米能夠讓您如此感動?

    2010-09-03 16:35:25

  • 何耀棣:

    他們沒有告訴我,但我猜想,他一定是挑了最好的大米送給我們,雖然不多,因為多了,我們也不能拿回去,所以,我收到之後,我特別交代我的家人,他們給我們的米,一定是他們挑選的最好的送給了我們,他們的心意我們一定要領受,一定要帶回去。其他行李太多了,拿不拿另外再説,這個米一定要拿回去。

    第二個禮物是村裏的人親手做了草鞋,他説參考當年紅軍到貴州時,當地的群眾親手做,送給紅軍的,他們做了兩雙送給我和我的太太,我感覺到這個禮物非常珍貴,所以我帶回香港去了。

    2010-09-03 16:35:40

  • 中國網:

    如果要把當地老百姓送給您的兩件禮物聯繫起來想的話,可能會更有意義。第一份禮物是米,我想當地人是希望您吃了他們的大米之後,能夠健康長壽、長命百歲。第二件禮物是鞋,我想也是他們受到了您的恩惠之後,對您的一種感謝,也是希望您能夠在慈善道路上越走越遠。

    2010-09-03 16:37:26

  • 何耀棣:

    我猜想,他們送草鞋給我,可能有兩個意思:第一他看我坐輪椅去看他們,送鞋子給我的意思,是希望我能站起來走路;另外一個想法就是,希望我多走路,多看他們的情況。我覺得很有意義。

    2010-09-03 16:38:09

  • 中國網:

    今天和您的一番交談之後,也讓我們明白了一個道理,慈善事業不僅僅只是有錢人才可以做的,只要我們大家心懷著一顆善良的心,當別人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儘自己的力量幫他一把,可能就是在完成我們自己的一份慈善事業。

    2010-09-03 16:38:37

  • 何耀棣:

    是的。

    2010-09-03 16:39:27

  • 中國網:

    我們平常人與何博士相比的話,能夠捐出的善款微乎其微,但是我想,只要有顆善良的心,這份心意是不分大小的。感謝收看我們今天的節目,也感謝何博士您來到中國網作客!謝謝!

    2010-09-03 16:39:35

  • 何耀棣:

    謝謝! (結束)

    2010-09-03 16:40:10

圖片內容:

視頻地址:

    mms://wmv5.china.com.cn/VOD/olderDataft/olderDatasjmj/2010-09-02-heyaoli.wmv

相關新聞:

圖片大圖:

  • 何耀棣博士做客《中國訪談》節目,暢談慈善事業

    中國網 胡迪

  • 中國香港何耀棣慈善及公益事業公司董事長何耀棣博士

    中國網 胡迪

  • 何耀棣參與“春暉行動”

    中國網

  • 捐助建設村衛生室,改善基層衛生醫療條件

    中國網

  • 能夠幫助人家,自己挺開心

    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