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標題
- 經濟每月談:大宗商品價格形勢與影響
活動描述
-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定於2012年8月16日上午9時在北京梅地亞中心二樓多功能廳召開第三十八期“經濟每月談”,本期主題是“大宗商品價格形勢與影響”。主講嘉賓有國家糧食局原局長聶振邦、中商流通生産力促進中心首席分析師陳克新、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主任張永軍。中國網現場直播,敬請關注!
文字內容:
- 張永軍:
大家早上好,歡迎大家來參加我們第38期的經濟每月談,非常抱歉今天會議的議程上有一些變化,因為原定主持人我們中心的常務副理事長鄭新立主任,因臨時有事,不能來主持,由聶振邦局長來主持會議。下面把會議的主持交給聶局長,聶局長原來是我們國家糧食局的局長,今年初剛剛從糧食局局長的任上退居二線,最近到了我們中心來工作,聶局長這30多年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從事農村經濟和農業方面的管理工作。很多年一直在國家發改委的,原來叫國家計委的農村司擔任領導職務,從最低層一直到副處長、處長有很長的經歷,從98年擔任糧食局的副局長,從99年底和2000年的時候擔任我們國家糧食局的局長,他在糧食局工作的時間有10多年的經歷,對於我們國家整個糧食流通和糧食市場的情況都非常熟悉。因為近期我們是考慮到國際市場上糧價出現比較大的波動,聶局長對這個情況非常熟悉。
下面歡迎聶局長給我們主持會議。
2012-08-16 08:56:39
- 聶振邦:
剛才永軍同志把情況都向大家介紹了一下,我覺得今天與會各位媒體的朋友大家會理解,因為一點小的變化,使正常開會的時間推遲了十幾分鐘,請大家理解和諒解。因為都是年輕的同志,大家對經濟工作,特別是一些敏感的問題都非常關心,也是自己所從事的工作,選了這樣的主題。我這十幾年一直從事糧食行政管理部門的主要工作,對這方面接觸得比較多,特別是實際方面的問題比較多,特別是處理一些問題。今天選的主題是美國乾旱對糧食市場的影響,最近媒體包括主流媒體,廣播電視、報刊雜誌都有所報道。因為美國這次乾旱影響比較大,持續時間比較久,目前看糧食總量的減産,尤其是玉米的減産已成定局,因為生長期已經過了,按照玉米的生長過程灌漿期的高峰已經過了,這樣的話玉米會減産,它的玉米産量按照國土面積算,根據年初的預算它的産量的數量是比較高的,原來全球産量預定是9億噸,美國玉米的産量可以達到3.7億噸,現在估計減産要達到6千萬到1億噸之間,由於減産造成全球的糧價特別是期貨價格的上漲,問題比較大。我準備的稿子是比較詳細的。
2012-08-16 09:23:31
- 聶振邦:
大家關心玉米減産、大豆減産,由於南美,巴西和阿根廷的大豆減産,因為是南半球的,美國一看是大豆減産,大豆價格就上漲,美國就播種大豆,玉米的面積減少,美國的玉米産量達到2.7億噸,原來年初全球的糧食産量預計突破23億噸,現在來看由於它的減産可能總量會下來。小麥我們國家整個長勢還是可以的,我們夏糧獲得豐收,這個媒體都報道了,而且我們收購工作很正常。目前對我們國內會不會有大的影響,這個請大家放心,我們建立了長期保證國家糧食安全的體制機制,建立充足的儲備,包括中央的儲備和地方的儲備,這個數量是很大的,加上今年的夏糧豐收。雖然今年是大雨,因為我們國家是山地型的國家,往往降雨以後帶來糧食是豐收的,比如歷史上1984年和1998年的洪水。這個請大家放心,我們主要是進口大豆,對外部依存度比較高,超過70%,糧食我們基本上三大主糧産品,包括小麥、玉米、稻穀都是立足於國內自己。最近這一兩年少量進口玉米,數量不多,小麥和稻穀我們自己平衡,還略有盈餘,最近國家加大宏觀調控的力度,國內的糧食市場比較平穩,最近啟動的價格收購議案,這個議案也受到農民的歡迎,當然在執行過程當中,局部的省份也會帶來一些問題,這是局部的。看宏觀,我們夏糧收購,小麥比去年多收購了840多萬噸,這個數量還是很大的。早稻收購也超過去年同期的水準,超過90萬噸,這個數量也是可以的,因為現在是收穫高峰,緊接著是種晚稻。加上我們充足的中央儲備和地方儲備,保證我們國內的糧食市場穩定,這是可以做到的。由於輸入型的價格上漲,有一些大豆進口,畜牧的飼料,價格會出現上漲,這也是可能的,我個人分析判斷,從我多年的經驗,我們國內的糧食生産情況,我們的中央儲備和地方儲備,我們的調控體制和機制不會出現大幅度上漲。現在國家已經採取了調控措施,最近有一部分玉米和大豆來充實市場的糧源,保持價格的穩定。
2012-08-16 09:24:15
- 聶振邦:
今年全球的穀物減産,目前來看南半球已經減産,北半球8、9月份陸陸續續開始收穫,主要是一個供求關係,當供求減少的話,價格肯定會上漲。主要的情況請永軍同志把要點跟大家説一下。謝謝。
2012-08-16 09:24:40
- 張永軍:
我現在代聶局長把他準備的稿子向大家做一個介紹。剛才聶局長説了他準備的稿子主題是美國大旱對糧油市場影響的初步分析。我們知道,近期全球由於遭受嚴重的自然災害,導致糧食産量下降,糧食價格上漲,國際糧食庫存減少,威脅到全球的糧食安全。面對全球嚴重的乾旱和旱情的影響和糧價大幅上漲,我們國家對這個要高度關注,而且應該要採取有效地措施來避免受到國際糧價大幅度波動的影響,確保宏觀經濟環境的穩定。聶局長的稿子剛才講到有四個問題:一是持續高溫和乾燥天氣對美國玉米市場帶來嚴重的危害。我們都知道,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玉米生産消費和出口的國家,它的生産狀況對於世界玉米及糧食市場的穩定都有非常大的影響。今年6-7月美國發生56年來最嚴重的乾旱,直到8月初美國東西部地區才出現一些降雨,但是雨量很小,預計整個8月份繼續發生旱情的可能性比較大。乾旱對全球糧油的影響很有可能擴大。今年初,美國的大豆和玉米的比價降到1.9的低位,種植玉米的收益明顯好于大豆,這個因素促使美國玉米播種面積大幅度增加,但是農業部的報告顯示,2012年美國玉米播種面積達到3900多萬公頃,同比是多增180萬公頃,增幅接近5%。這在農業上彈性比較小,實際上播種面積增加5%,已經是幅度不算小了。美國農業部6月份的報告預測,在播種面積比較大幅度的擴大基礎上,美國玉米總産量較上年增加6180萬噸,全球玉米總産量也將由於美國玉米産量大增而首次突破9億噸,全球偏緊的玉米供求形勢會得到改善。但是進入6月份之後,在6月份發佈的報告是反映6月份之前的情況,但是進入6月份之後,美國出現的旱情不斷加劇,預期也不斷調低,價格開始上漲,尤其是期貨價格上漲比較多。美國和全球的玉米供求形勢日益嚴峻。
2012-08-16 09:25:45
- 張永軍:
這裡有幾個方面的情況:一是介紹美國玉米産區遭受嚴重乾旱天氣的情況。美國氣候狀況的數據顯示,6月份美國主産區的降雨量僅為正常年份的55%,7月份為正常年份的61%,玉米主産區6月份平均氣溫比正常年份高1攝氏度,7月份高3.4個攝氏度,高溫和乾燥的天氣持續這麼長時間,給玉米生長造成了非常嚴重的影響。截止到7月29號,美國玉米作物的優良率降到24%,和上年同期62%的水準相比是非常低的。我們看到降了一半還多。這是88年以來同期最低的水準。
2012-08-16 09:27:01
- 張永軍:
二是基於這種情況,玉米單産的預測值是不斷下調,從7月份開始美國農業部還有其他的一些市場的分析機構都不斷地下調美國玉米的單産水準。按照目前掌握的材料來分析,今年美國玉米單産有可能每公頃7845公斤,比去年同期降低15%。
三是根據這樣的播種面積和單産的預測值,預計美國玉米的總産量會出現比較大幅度的下降。剛才講到由於受乾旱天氣的影響,不光是玉米的生長會受到影響,其實美國因為有好多玉米的生長情況不太好,在這種情況下,有很多地可能乾旱非常嚴重,如果去收割的話,還彌補不了成本,在這種情況下,美國的玉米放棄收割的面積持續增加。7月份美國農業部預計玉米的放棄收割比率是7.8%,根據目前的氣候狀況判斷,今年玉米的棄收率遠遠高於美國農業部預測的水準,如果按10%的棄收率,以及7845公斤/公頃的單産來計算的話,美國今年的玉米産量就降到2.75億噸,不會比上年增加,反而比上年減少3840萬噸,減幅是11.3%,比美國農業部最初的總産量的預測值3.757億噸,減少將近1億噸,美國玉米出口量佔到世界出口量的50%以上,美國的産量減少1億噸,不僅會影響到美國的國內市場,我的理解可能對全球玉米市場的影響會超過對國內市場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比如國內市場偏緊的時候,可能不會有那麼多的出口,出口的削減量比例上可能比産量的下降率還要高,這樣的話,價格就會受到比較大的影響。
2012-08-16 09:27:33
- 張永軍:
四是美國近期玉米的期貨價格連創新高,受美國玉米産量預期不斷降低的影響,6月中旬以來,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的玉米價格是大幅度上漲,而且不斷刷新歷史新高,中間一度達到每噸323美元,根據現在的情況,如果美國玉米單産預測數據進一步下調的話,芝加哥期貨的價格有可能還會繼續上漲。7月下旬的時候,美國的高盛集團預計未來三個月內美國玉米價格將達到350.3美元/噸,這比我們看到前期的歷史高點323美元/噸還要高出30美元,當然與總是會有些差錯,我記得2008年的時候的美國高盛預測,我們可能對於預測的結果還是做一個參考。
2012-08-16 09:28:11
- 張永軍:
五是中國國內玉米市場正經受國際市場玉米價格大漲的考驗,這裡的影響也分為幾個方面:一是美國的玉米到貨成本超過國産玉米的價格,美國玉米近期到中國港口報價已經大幅度漲高,即使不將增值稅計算在內,成本也大大超過南方國産玉米分銷價格。截止到到8月1日,美國9月同期二號黃玉米到岸完稅價格是2900元/噸左右,比兩個月前的價格上漲了690元/噸,比當前深圳蛇口港東北玉米價格一噸要高出340元。二是美國玉米高漲之後,我國玉米應該尋找新的貿易夥伴,美國玉米價格上漲帶動了國際市場價格走高,但其他的玉米出口國的價格漲幅小于美國,這就使得美國玉米出口優勢降低,我國進口其他國家玉米的可能性會增加。根據聶局長他們了解的情況,阿根廷玉米運抵中國的成本是每噸2600元,目前廣東地區的玉米價格基本持平,如果剔除13%的增值稅,阿根廷的玉米運抵中國的成本是2320元一噸,比當前廣東地區的玉米價格每噸低260元,在這種情況下,南美阿根廷的玉米可能相對於美國來講價格上會有一些優勢。三是玉米增産成為穩定國內市場的關鍵。因為受美國玉米價格上漲的影響,我們國家利用國際玉米市場增加國內供應的可能性現在顯然是降低。美國乾旱將導致6000萬噸到1億噸玉米産量的波動,使得實現國內玉米市場穩定的外部環境受到衝擊。在這種情況下,努力實現今年國內玉米的豐收,就成為穩定當前和今後一段時間國內玉米市場一個關鍵的因素。根據國家糧油資訊中心的監測,近兩年東北地區、華北、黃淮等玉米主産區的玉米種植面積是大幅度增加,目前北方主産區玉米長勢良好,苗情普遍好于上年,可能今年雨水比較充足,到目前為止,東北和華北、黃淮地區農作物受災面積明顯少於去年,湖北、廣西等地春玉米已經收穫上市。市場反映今年南方地區玉米長勢良好,玉米的品質比較好,增産比較明顯,目前已經進入到飼料市場。小麥的供給充足,也有利於國內玉米市場的穩定,今年我國玉米消費量將持續增長,但是增速放緩,這是我理解的,確實是經濟增速放緩,工業上用糧會下降,我們知道近期養豬方面,豬糧比價降到比較低的水準,生豬飼養的供給量也是會下降,增幅會放緩。在這種情況下,當然玉米作為最主要的作物,它的需求量確實會放緩,隨著我們國家生豬飼養增長的放緩。
2012-08-16 09:28:49
- 張永軍:
剛才講的都是玉米方面的情況。第二方面,美洲大豆減産對於全球市場供應有嚴重的影響。這些情況分為幾個方面:
第一,今年美國大豆播種面積要高於預期。這裡美洲不光是美國,包括南美的巴西、阿根廷,美洲是大豆的主要産區,生産情況怎麼樣會直接影響到全球大豆市場的供應。2012年初美國大豆與玉米的比價降到歷史低位,曾經市場預期,美國大豆面積會減少,更多的農民將改種玉米。但是因為進入到3月份之後,巴西和阿根廷大豆減産,季節是完全錯開的,巴西和阿根廷大豆減産之後,大豆價格出現了比較快的上漲行情。在這種情況下,很多美國的農民又不種玉米改種大豆,這種情況下致使今年的大豆種植面積高於前期的預計。播種面積的增幅大約是1.5%。截止到7月底,美國大都的結夾率達到55%,這個要過於去年同期的29%,以及五年的平均水準35%,今年美國大豆不僅播種面積增加,同時大豆的生長情況也比去年要好,比往年正常的情況要好得多。
2012-08-16 09:31:44
- 張永軍:
第二,這些産區乾旱的話會導致大豆單産的降低,到6月份之後,因為美國大豆産區降水量低於正常水準,氣溫又持續偏高,中西部大豆主産區出現了嚴重旱情,7月底的一項調查顯示,市場分析人員對2012年美國大豆單産的最高預估是2654公斤/公頃,最低預估是2406公斤/公頃,平均估值是2560公斤/公頃,這是9年來的最低水準。我們剛才講它的長勢比較好是在6月份之前的情況,因為受到乾旱情況的影響,7月份之後對單産的預估又普遍下調。
第三,現在看乾旱對於大豆的影響要小于對玉米的影響,可能生長週期處於不同的階段。現在看後期的情況不容樂觀,從當前的情況看,大豆受天氣的不利影響小于玉米,有一些分析機構,這是佔少數的,他們認為如果8月初的兩周美國大豆産區受乾旱侵襲的地區不能降雨,美國大豆單産可能降至2285公斤/公頃到2352公斤/公頃,這是近20年以來,除了2003年以外最低的水準。還有一些數據來表明,美國2012年到2013年度美國大豆總産預計7174萬噸,比農業部的預估值要低1120萬噸左右。出口數量也將降低到2480萬噸,同比減少4.6%,大豆期貨庫存很可能降到歷史最低水準。美國大豆生産情況目前還存在著很大的不確定性,關鍵就是8月份的降雨情況是否正常,這篇稿子裏沒有掌握這方面的情況,但是確實看期貨市場的情況,好像近期主要的糧食品種的情況來看,像玉米、大豆也好,價格都從高點有所回落,也許他們的乾旱情況會有一定的緩解,這個情況目前怎麼樣,還得繼續觀察,還得看後續的情況。按照現在的情況,如果旱情持續下去,大豆減産的程度會繼續擴大。這個影響和美國上半年南美國家,巴西、阿根廷這些國家的減産因素如果疊加在一起,將給全球的大豆市場帶來供足失衡的隱患。
2012-08-16 09:32:16
- 張永軍:
第四,美國大旱已經推動芝加哥大豆期貨價格飆升,截止到8月1日,芝加哥的大豆8月份合約收于618.1美元/噸,比上個月上漲27.6%,比去年同期上漲23.8%,説明中間出現過波動,可能有些下降。10月份的合約收于598.5美元/噸,比6月份初上漲29.5%,比去年同期上漲19.6%。
第五,國際大豆價格高漲將影響國內市場,國內大豆的市場供應還是有保證的。一是我國大豆進口成本大幅度攀升,受這個影響,我國大豆進口成本會大幅度攀升。在不考慮品質差別的情況下,現在看進口的大豆有可能比國産大豆一噸高出1000元以上,根據國家糧油資訊中心的監測,今年上半年我國已進口大豆是2905萬噸,同比增長了22.5%,現在看這個進口是比較及時的。上半年進口之後,趕在價格大幅度上漲之前。但是因為在後期國內外糧種市場高度融合,我們國家大豆的進口占國內消費量的比較大,國內市場大豆價格後期有可能會比較大幅度的上漲。國際市場大幅度上漲,會推高國內的豆油和豆貨的價格,對國內的糧食市場帶來一定的拉動作用。二是臨儲大豆進入市場,後期的風險有保證,剛才講到的,國際市場的價格會推動國內市場價格上漲,由於我們國家有大豆的儲備,如果投放到市場上,是有利於保障後期的市場供應。
2012-08-16 09:33:21
- 張永軍:
近幾年,國家為了保護東北大豆生産者的利益,國家採取了大豆臨時收儲政策,並且形成了一定數量的大豆儲備,國家有計劃的開始銷售臨儲大豆,臨儲大豆進入市場,就會使國內供應減少的勢頭得到有效抑制,而且今年上半年大豆臨儲數量增長。8月初大豆商業庫存比去年同期要增加200萬噸,而這200萬噸不包括剛才我們講到的儲備的大豆,只是市場的商業庫存,這個商業庫存比去年增長200萬噸。目前國內市場在供給數量上存在著有利於市場穩定的積極因素。主要是剛才講到的趕在價格上漲之前,我們進口大豆有一個明顯的增長。
第三方面,小麥的情況。現在看全球的小麥市場不穩定因素抬升。美國的大旱推高玉米和大豆的價格,在這種情況下,芝加哥小麥的期貨價格大幅度上漲,這不僅是受到美國玉米大旱和大豆減産的拖累,一些主要國家減産的因素也推高國際市場小麥價格。今年歐洲穀物産量的預測值被調低700萬噸,澳大利亞政府的預測2012到2013年度小麥總産量減少18%,俄羅斯今年的穀物産量只有7500到8000萬噸,預計比上年減少1400萬噸。
2012-08-16 09:37:56
- 張永軍:
根據這樣一些情況,有幾方面的簡要的結論:第一,預計2012年到2013年全球的小麥産量同比會減少4.2%,美國農業部7月份的報告顯示,2012年到2013年度全球小麥産量是6.6億噸,比上年減少了減少2936萬噸,減負是4.2%,2012到2013年度小麥庫存的消費比降低到2009年以來的最低水準,美國農業部7月份預計2012到2013年度全球小麥的總消費量是6.8億噸,比上年減少905萬噸,減幅是1.3%。我們看到1.3%的降幅要比小麥産量4.2%的降幅低得多。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只有靠動用庫存來彌補需求。在這種情況下,全球的小麥期貨庫存數量會降低。
2012-08-16 09:40:16
- 張永軍:
第二,預計到2012年到2013年度,全球小麥的庫存預計到18244萬噸,庫存消費比是26.83%,比上年降低7.47個百分點。這個降幅是非常大的。
第三,國際市場的小麥價格已經創2008年以來的新高,監測的數據現時,近期國際市場的小麥價格呈現不斷上漲的態勢。7月份芝加哥小麥期價一度創下2008年7月以來的最高水準,截至7月31號,美國芝加哥的交易所,“紅冬小麥”9月合約收盤價格是362.4美元/噸,漲幅是45%,因為去年同期比漲幅是31.3%,小麥價格迅速上漲有兩個原因,一是小麥産量的預期降低,二是因為玉米漲價之後,通過玉米跟小麥的比價關係會提振小麥的價格。
第四,國際市場小麥價格大漲對國內市場的影響。影響有幾個方面:一是我國的進口小麥價格會大幅度提高,隨著國際市場小麥價格不斷上漲,進口小麥對中國港口的報價也大幅提高。8月1號比6月初一噸上漲585元,漲幅31%,進口小麥的價格上漲有利於國內優質小麥價格的上漲。價格上漲儘管不見得是好事情,但是這種優質小麥價格的上行可以起到穩定國內優質小麥生産的作用。二是今年下半年,我國小麥進口數量預計大幅度降低,1-6月份我國累計進口是218.78萬噸,同比比去年增加163.7萬噸,增幅是297%,增長了差不多300%,是原來的4倍。由於今年我國小麥獲得大豐收,多年産區平衡有餘,加上國際市場小麥價格大幅度上漲,我國小麥品質的提高,預計下半年不會有大量進口小麥,由於近些年我們國家優質小麥的種植比例提高,我們國家過去進口小麥主要是從國際市場上進口優質小麥,過去進口優質小麥,由於近些年我們國家自身的優質小麥種植比率提高,這種情況下,對於優質小麥的進口也會有一些削減的作用。三是進口小麥需求會轉向國內,原來小麥的需求有一部分是依靠進口來滿足。現在會轉向國內。
2012-08-16 09:43:01
- 張永軍:
主要背景是國際上小麥大幅度上漲,這種情況下進口成本提高,對國內國外的需求的比例會有一個調節的作用。這樣南方區會增加對國內優質小麥的採購,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會推動國內優質小麥價格的上漲。
第四方面,提了幾點穩定國內糧油市場的幾點想法。因為聶局長在國內農業方面和糧食市場方面有常年的工作經歷,他提的這些想法對我們會有很好的借鑒作用,對國家的這種下一步的政策也會起到影響。他提的想法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面對全球嚴峻的自然災害,我國應該採取有效措施積極應對,以保證國內糧食生産穩定發展,宏觀調控有力高效,確保國內糧油市場供應和價格的基本穩定。由於我國糧食生産連續八年增産,今年夏糧又獲得大豐收,秋糧的玉米稻穀長勢良好,糧食庫存和儲備充裕,進口糧食的數量佔國內糧食産量和消費量的比重很低,所以目前國際市場的糧價上漲不大可能對我國糧食市場造成大的衝擊。由於大豆和植物油對外依存度比較高,輸入型的通脹會導致國內價格上升,給其他進口的糧食品種帶來一定影響,但是糧食價格不會出現大幅度上漲。由於我國居民每人平均收入的持續增加,恩格爾系數持續降低,食品消費所佔的消費比重是降低的,預計傳導後價格上漲對CPI不會有太大的影響。從長期來看,我國農業,特別是糧食生産資源約束性越來越強,國家政策制定和宏觀調控措施的選擇上,應採取以針對性強的有效措施,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目標得到充分保證。
2012-08-16 09:45:10
- 張永軍:
具體措施包括:一是繼續堅持主要糧食品種資本自給的方針,對於小麥、稻穀、玉米三大主要糧食品種,必須長期堅持基本立足國內解決自給,如果在這個問題上出現反覆,再回到原來的綜合生産能力,則要付出更大的代價,而且生産會出現下降,特別是對玉米目前出現緊平衡的問題要給予高度重視,採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堅決控制深加工能力的無序擴張。玉米的供給主要保證飼料加工和必要的工業用糧,根據國內玉米的産量使玉米加工保持在合理和適度的水準上,做到産出基本平衡,要像稻穀小麥一樣堅決做到“立足國內,保持供求基本平衡”的戰略方針,嚴防玉米成為“第二個大豆”,不要出現像大豆那樣對國際市場依賴程度很高的情況。我國是人口大國和糧食消費大國,大量進口糧食對國際市場影響很大,而且不一定得到糧源的保證,大量的進口糧食會拉升國內市場兩家,對低收入缺糧國家會帶來一定的影響。如果我們國家的糧食進口對國際市場的影響會帶來其他國家的影響。對三大主要糧食品種,宏觀調控的策略上必要時可採取適度進口和調劑的措施,以保證國內糧食産品安全。
二是科學合理利用國內市場進口食用植物油和大豆的作坊,力爭提高國內的自給水準。近年來我國每年進口大豆超過5000萬噸,食用植物油800萬噸,國內自給率甚至低於30%。為了鼓勵發展油料市場,可以充分利用我國南方的冬閒田、山坡、崗地發展油菜籽的生産和木本油料,加強對大豆、油菜籽等油料品種的培育,提高國內油料作物含油率,提高植物油的産量。
三是對食用植物油油料和糧食品種進口調劑實行多邊戰略,採取進口多元化策略,不要僅僅從幾個國家進口油料,以減少風險。對油料進口與農業走出去結合進行,不斷提高我國在糧油國際貿易中的話語權,以維護我們國家的經濟利益,並且保障糧食安全。
2012-08-16 09:49:58
- 張永軍:
聶局長的稿子的內容大概就是這些,應該説他對於美國乾旱對我們國際市場的影響,對中國的影響是分析得比較全面,也比較細緻。會對我們國家無論是企業的決策也好,還是國家的決策也好,都會有很好的參考價值。
我就代他介紹這麼多。下面我們請陳克新老師來介紹大宗商品,主要是工業方面的大宗商品價格和供求的情況。在這裡我對陳老師做簡要的介紹,陳老師原來曾經在我們國家的物資部和國內貿易部做資訊方面的工作和經濟研究方面的工作。目前他是在中商流通生産力促進中心工作,擔任首席分析師,陳老師長期從事生産資料市場分析預測工作,對這種鋼鐵、有色金屬、煤炭、橡膠等等重要商品進行長期的跟蹤分析,而且他所帶領的在中商流通中心,對於大宗商品有一個分析的團隊,是由陳老師帶領在跟蹤,因此還不光是他一個人在跟蹤,他們是一個團隊的力量,應該説他們常年的跟蹤,對這方面的情況是非常熟悉的,而且在媒體上我們都經常能看到他撰寫大量的生産資料供求和價格形勢方面的分析報告。在這方面陳老師是國內生産資料形勢分析方面有影響的知名專家。
下面歡迎陳克新老師給我們講大宗商品價格的供求形勢和價格的變化情況。我們表示歡迎。
2012-08-16 09:51:22
- 陳克新:
各位來賓,上午好。按照會議的安排,給大家講講今年以來大宗商品的價格分析以及趨勢展望。聲明一下不代表單位,是代表個人的看法,供大家參考。
近年來,我們整個大宗商品的價格是先揚後抑,震蕩走低,如果歐債危機繼續惡化,出現歐元區解體的極端情況,事實上這種情況不是説一定會發生,但是還是存在著可能性的。現在已經比較低迷的大宗商品行情或許可能會遭遇最後一擊,也就是説,引發價格新的下探。同時,如果這種情況發生之後,一段時期以來,大宗商品上面的陰霾最後會到來,靴子落地之後,市場價格會真正的觸底。
先説説今年以來大宗商品價格整個態勢。上半年或者1-7月份是什麼形勢?是一個先揚後抑,震蕩走低。上半年發展態勢來看,一季度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上升,可以看看表格當中,這個表格時間比較長,我們可以看看從去年12月到今年的現在的6月,這個圖裏顯示一季度是上升的過程。根據中商生産力促進中心測算,到6月份中國大宗商品價格指數比年初下降5.8,同比下降4.9。進入7月份以後,大宗商品價格繼續下滑,總指數是144.53點,比上個月下滑1.52,同比下降8.69%。圖表是做到6月份,如果把7月份加進去,箭頭還會往下。我們從上半年整個發展態勢來看,我們説是先揚後抑,一季度是持續揚升的,到3月份CPI上升150.7點,比年初上漲4%。主要是進入二季度以後開始轉跌。這是總的指數。
2012-08-16 09:52:21
- 陳克新:
下面看主要品種,大體上趨勢也是先揚後抑的情況,我們監測的重要的大宗商品當中,穀物方面就不説了,我們主要説礦産、金屬和橡膠類的。這些産品裏面分品種來看,礦産、金屬和橡膠類的降幅比較大。如果單拿出一項與去年同期相比較,礦産品是最大,下降19%,其次是橡膠類下降17%,有色金屬下降將近17%,鋼鐵類下降13%。總的來講,這些品種也是先揚後抑。
從6月份、3月份、1月份來看這是先揚後抑的態勢。從這些商品的價格水準來看,首先是石油,是國際市場的石油,是大宗商品之王,在國際市場的石油價格一度下滑到80美元,最近又回來了,到6月末我們看煤炭,平均價格是702元/噸,比年初下降12%,總體下降的12.7%。國內天然膠的價格是21000塊錢。7、8月份上海螺紋鋼連續擊穿到4800,都有較大幅度的下降。鐵礦石是180到190美元。這是介紹了1-7月份和上半年整個大宗商品的態勢。
2012-08-16 09:55:26
- 陳克新:
第二部分,講一下原因分析。主要是需求乏力,首先是歐債危機嚴重的惡化,引發我們看7月份來看是什麼情況,7月份的同比增長1%,這是6個月以來的最低速。主要的出口市場,7月份對歐洲出口同比下降16%。對美國的出口也回落。從環比來看,這應該是斷崖式的回落,是不是7月份很特殊,這個數字距離負增長也就是一步之遙。對日出口也是下降的,大概下降1%左右。出口價格的下降,直接拖累了增加值,7月份的增加值是9.2,創下最低紀錄。
其次,我個人認為前一段時間宏觀調控對於歐債危機的惡化負面衝擊估計不足,緊縮力度過大。這種衝擊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後續的風險影響和外貿出口的萎縮實際上是産生一個疊加。如果我們能夠提前考慮到歐債危機有這麼大的衝擊,對國內危機應該提前的預測到。當然這只是個人的看法。對於我們大宗商品是供大於求,是什麼引起的?有一些觀點是認為産能過剩,我覺得有點勉強,應該是需求乏力。從供應方面來看,今年以來特別是商品的供應釋放是比較少的,我有一個表,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主要的大宗商品合計産量同比增長了5.3%,比上年同期增幅回落了8.2個百分點,像鋼鐵,大家對産能過剩釋放不多都有一些説法。我們就以鋼鐵為例,粗鋼的産量上半年增幅僅有1.8%,比去年同期回落7.8個百分點,去年同期是10左右。而且粗鋼産量的增幅在上半年一直呈現持續減速的態勢,到6月份增速已經只有0.6。1-7月份我這兒有一張表,我們2月份粗鋼産量同比增幅3.3,3月份是3.9,4月份是2.6,5月份是2.5,6月份是0.6,7月份雖然有所反彈是4.2,但還是屬於比較低的水準。主要原因就是需求不足,需求滑落得更快。
2012-08-16 09:59:18
- 陳克新:
再看一下橡膠市場,累計産量是增幅6%,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9.6個百分點,回落得更厲害。因為我們橡膠很多是進口,進口回落得更多。它的同期進口量同比下降1.6,整個1-7月份下降0.5。從供應來看,從國內生産來看,供應量並不是很多,還是需求在萎縮。看看橡膠市場的需求,1-7月份輪胎的産量同比增速是4.9%,比去年同期回落7.6個百分點。
煤炭的價格也有很大的下滑。前面已經説了,煤炭的産量增長並不是很大。價格為什麼下滑,主要還是需求。因為煤炭主要是發電、冶煉需求,粗鋼産量下降和發電量增速。比如上半年火電發電同比增長0.6,比去年同期回落10個百分點。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供大於求,但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不是供應過多,供應過多也是相對過多,因為是需求乏力,是需求不足。實際上産能過剩問題是一直存在的,並不是今年才出現的問題。這是一個個人的看法。除了投資需求回落以外,比如船舶産量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了14個百分點,工業鍋爐是回落27個百分點,機床回落35個百分點。這些數據都表明,主要還是需求的乏力。
2012-08-16 10:05:58
- 陳克新:
大宗商品是不是就是低迷回落到此為止了,我看還未必。但這是有前提的。我個人認為歐元區解體以後是市場行情的最後一擊。我們的礦産品、金屬、化工産品價格還會出現下跌。目前來看,歐元區解體雖然不一定發生,但是具有很大的可能性,應該要提高警惕。這裡説一下,歐元區為什麼説它存在著解體的可能性或者説風險呢?有幾點簡單的説一下,一是現在的財政政策,危機國家能否順利的實施財政緊縮,歐元區已經進入經濟停滯期,二季度是下降,由停滯轉向了萎縮,還怎麼緊縮,沒法兒緊縮。二是希臘不退出,必須有新的救助,這個錢從哪兒來,誰來出,這是很大的問題,他們欠的錢太多了,希臘、愛爾蘭、西班牙、葡萄牙,國債總額每人平均2萬元左右,2萬歐元是人民幣20萬,按照目前的水準測算,到2014年希臘要償還的利息達到390多億美元,相當於2011年GDP總值的18%。國際機構還在不斷地向下調。三是由於債務評級下調,國際評級機構誰來出這個錢。四是這個危機還在蔓延,不是希臘的問題,比如西班牙在尋求外部援助之後,義大利也説要援助,要是希臘新政府的結果,因為有1000多億需要緊急的援助,現在不僅是償債的問題,還要借新債。假設這種局面真的發生,對市場行情還會有一擊。這個價格比較敏感,鋼鐵、有色、橡膠、石油等等,不做具體的預測。
2012-08-16 10:08:30
- 陳克新:
下面講“否極泰來大宗商品價格觸底回升”。商品市場遭遇歐元區階梯最後一擊,出現新的下探,也就意味著利空出盡,大宗商品行情全面回升局面為期不遠。原因一是歐元區國家鉅額債務包袱基本卸除。最後沒有解決辦法的辦法就是辦法,最後就是這樣,因為歐元區要是如果説解體退出,希臘你不給我新的錢,就會發生動亂,就只有退出,如果救貨幣,就會大幅度貶值,會大大增加出口競爭力。你到希臘那時候旅遊,那時候的5千塊錢就能享受現在很好的品質,這在歷史上曾經出現過這樣的例子。大家看希臘如果這麼做會挺好,別人都會仿傚。這樣才能重新啟動消費,我覺得最後沒有別的出路,只能是這樣。但是利益的重新分配,這也是沒有辦法。但是這樣需求發動機重新啟動,能夠保證經濟走上正軌。
二是世界各國不惜一切刺激經濟增長。美聯儲的QE3、QE4、QE5都會推出,一直到就業恢復,因為那些國家貨幣大幅度貶值,美元就會升值,美國也受不了,美國升值就是債務在增加,出口競爭力在下降,就業就會有問題,美國就會出現經濟衰退,美國才不會這麼幹。這毫無疑義的。包括中國,如果這種情況會出現的話,外貿出口會出現負的,這種情況下用盡一切手段緊急對衝出口萎縮負面影響,保障經濟較快增長與實現更多的就業。這最高的宗旨。
2012-08-16 10:13:42
- 陳克新:
三是流動性氾濫捲土重來。即使歐元區不垮臺,要想救只能是歐洲央行向美聯儲學習,用歐元買國債,這也是能夠挽救歐元區解體的辦法。美國那麼高的債務,不比歐盟少,但是美元還是很堅挺,就是美元不像歐元區達不成統一意見,如果能夠不但的印票子,需要多少印多少,現在根本不需要印,就是電腦貨幣,但是就給一個信心,給了一個美元既能達到貶值的目的,同時貨幣的地位還沒有動搖。這是非常高明的。美國的股市也不錯。不管怎麼説,流動性會氾濫,當然最後是全國性通貨膨脹,肯定最後會出現大幅度的上漲,這是拯救經濟必要的代價。無非是引起通貨膨脹而已,這是必要的成本,比社會動亂和爆發戰爭要好,還是兩害相權取其輕。不管怎麼説,否極泰來,大宗商品的價格會觸底回升。
四是價格跌落逼近成本,會引發減産。這裡最明顯的像鋼鐵、礦石等等。經過一段時間的震蕩下跌,像粗鋼,如果説現在的期貨價格最低3500也就是一步之遙,3500是什麼概念,是目前來講平均的,如果跌破成本,就只能是減産。
2012-08-16 10:20:40
- 陳克新:
由於上述這些需求、政策、貨幣、供應等多方面因素的逐步聚集,使得商品市場行情在不斷聚集能量,一旦“靴子落地”,利空出盡,意味著大量抄底資金勢必洶湧而至。從中長期來看,大宗商品價格還是長期向上的,只不過暫時是因為歐債的危機和經濟減速疲軟這些所抑制,從長期看,人口的因素,成本的因素,還有提高生活品質的這些因素,再加上全球的工業化和城鎮化的因素,長期來看還是資金增長的最大瓶頸。即使價格下跌非常低迷的時候,還是要保持一個思路,如果國際的大宗商品在今後的某一個時期出現回升,我們現在的CPI回落就有可能會受到影響,對於未來價格的回升還不能掉以輕心。謝謝大家。這是我個人的一點看法,不代表單位。
2012-08-16 10:25:20
- 張永軍:
剛才陳老師給我們大家比較全面的介紹了主要的工業原材料幾種品種的價格走勢,對於總體的走勢以及現在的國際經濟方面的之間的聯繫,從這樣的角度對下一步的走勢做出了判斷,對於價格走勢也好,或者形勢的判斷也好,不同的機構、不同的專家學者會有不同的看法。加上他長期工作的經驗,我想對我們去分析下一步的走勢都會有很好的借鑒作用。
下面是我個人講一下對於大宗商品價格這種變化對中國下一步價格的變化會有一些什麼樣的影響,主要從這個角度講一講。剛才聶局長的報告和陳老師的報告對於近期國內外的糧食以及生産資料的價格都做了比較全面的分析,對於這樣的一些變化到底會對國內整個的價格走勢有什麼樣的影響,我主要從這個角度來講一下。
2012-08-16 10:26:45
- 張永軍:
大概講的內容,一是2012年以來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形勢變化特徵,二是影響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主要的因素,三是對於今年下半年和未來一段時間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形勢做一個簡要的判斷,四是對於中國的影響做一個簡要的分析。主要從四個方面向大家做一個介紹。
第一,今年的國際大宗商品價格變化的特徵。這裡分成幾個小問題:一是總體上來看,今年的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呈現下降的態勢,但是不同品種之間存在差異,主要農産品價格相對於工業品原料以及其他一些價格來看,它的下降幅度相對比較小,而且在最近兩個月出現比較大幅度的上漲,而其他種類的商品多數是持續下降的走勢。這是國際上非常有名的CRB現貨的走勢,我們看圖的右端都是今年以來包括去年下半年一段的情況,可以看到,已經持續將近一年下降的態勢,而且這種下降的幅度還是比較大的。但是這裡面我們剛才講到,不同的品種確實不一樣,在這個圖裏,我們展示的一類是食品,一類是工業原料。這個紅線是工業原料變化的情況,藍線是指的食品價格的變化情況。我們會看到在今年實際上食品價格進入今年以來沒有出現下降,最近兩個月出現明顯的抬頭,出現上漲的情況。而工業原料的價格呈現一個下降的態勢,而且幾乎所有的品種都在下降,不管是能源類的也好,還是非能源類的也好,都是一個下降的態勢。之所以出現這樣下降的態勢,需要從幾個方面去分析,我們知道最主要的原因是反映供求變化的情況,從短期的角度來看,可能最主要要看需求因素的變化,需求因素我們看到今年以來整個世界經濟和去年相比復蘇的態勢要差了很多,最主要的原因,我們知道主要是受歐債危機的影響,今年實際上歐洲經濟整個出現下降的情況,一季度的時候,我們知道歐元區經濟和去年四季度是持平的,實際上去年四季度和當時的環比已經出現下降,今年一季度是勉強的持平,沒有出現下降。但是二季度剛剛公佈的數據又出現下降的情況,大概環比下降0.3%的水準。經濟的下降,不光是歐洲自身它的需求對於生産資料也好,對於消費品的需求下降,歐洲需求的下降影響全球經濟的情況。像我們知道上半年美國經濟是明顯減速,連續兩個季度環比增速都在下降,比去年四季度下降很多。這裡美國經濟的減速一方面是受歐債危機的影響,像最近的美聯儲的主席伯南克講美國經濟的下滑是受到了歐債危機的影響,從我個人來看,除了歐洲債務危機對他的影響之外,很重要的影響因素是在去年下半年美國經濟反彈是受到了前期出臺的第二輪量化寬鬆貨幣政策滯後的影響,這種滯後影響到了今年上半年,這種影響在減弱,同時又受到歐債危機的影響,這種情況導致了美國經濟上半年連續兩個季度的減速。
2012-08-16 10:35:29
- 張永軍:
在主要的發達經濟體裏,只有日本經濟在上半年是恢復增長,在去年的時候,日本的經濟在上半年減速比較厲害,下半年有一個增長,但是情況也不是太好,今年上半年受他們出臺的量化寬鬆政策,以及災後重建投入開始發揮效果,這樣一些因素的影響,日本經濟是在三大發達經濟體裏今年的表現是比較好的。
我們知道金融危機以來,帶動世界經濟增長一個最重要的動力是來自於新興經濟體,包括這幾個金磚國家,今年上半年這些國家普遍都出現了減速的情況,像我們中國減速的情況是比較明顯的。另外,像印度、巴西、俄羅斯等等,印度和巴西的減速情況比較明顯,這裡最主要是在去年的時候,這些國家普遍受到溝通上的困擾,被動採取緊縮性的貨幣政策,這裡有一個滯後期,對於去年下半年和今年上半年的經濟增長都有一些影響。當今年上半年還受到歐債危機的影響,外部環境惡化,這種情況影響更大。
這裡不同的國家可能情況還有一些差別,像剛才我們講到新興經濟體的情況,比如像印度,今年印度的情況是比較差的,巴西的情況也不太好,今年在1月份我們中心開中國經濟年會的時候,當時討論到今年整個全球經濟形勢的時候,我曾經提到過,今年整個新興經濟體的情況可能比去年要差很多,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們能看到,國際經濟環境這種動蕩造成了資本的流入流出方向捉摸不定,時而這些國家有資本的流入,推動貨幣的升值,過一段時間又會造成資本的流出。今年上半年的情況,由於歐債危機的影響,歐洲自己的銀行資産負債表出現問題,很多資金從其他國家要回流到歐洲去彌補自身銀行體系資金的缺口。另一方面,由於歐債危機造成了美元對歐元比較明顯的升值,歐元的明顯升值又吸引了國際上很多資金到美國去投資,比如購買美國國債。歐美這兩大發達經濟體他們實際上從新興經濟體又吸收很多資金回流,新興經濟體普遍來講資金流入量在減少,還有出現資金流出的情況,對於這些國家的經濟恢復本身就不好。還有一個原因,由於整個今年的世界經濟不景氣,再加上大宗商品價格的下跌,我們知道像巴西和俄羅斯等國家對石油的出口,對於其他大宗商品的出口依賴程度比較高,大宗商品價格的下降,包括需求的增長放慢,甚至是萎縮,在這種情況下,對於這些國家它本身的國際收支平衡的狀況也有一個負面影響。經常賬戶出現惡化,加上資本的流出,造成整個國際收支狀況出現明顯的惡化情況,使得他們的經濟風險明顯加大,這對於這些國家的經濟增長都造成了比較明顯的負面影響。
2012-08-16 10:37:28
- 張永軍:
現在看這是發達經濟體,反映發達經濟體的指標,把所有OECD成員國經濟的先行指數做一個合成,在去年下半年是下滑的情況,這個指標領先於經濟的變化,反映了今年上半年發達經濟體整個經濟普遍回落的態勢。好在是進入今年以來,這個指數輕微的有一點反彈的情況,這可能有一點好的作用,下面對判斷今年下半年情況的時候,對我們會有一些幫助。
今年國際上這種大宗商品變動的情況還有一些其他的原因。第二個比較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元匯率的波動。美元是最主要的國際儲備貨幣,國際上主要的商品交易也好還是包括投資,資本品的交易也好,大多數都是用美元計價。在這種情況下,美元匯率的升值一般都會造成商品價格的下跌,從歷史上我們能看到比較明顯的情況,(圖),這是美國的PPI和美元匯率長期變化的走勢圖,這個圖沒有更新到最新的數據。如果更新到最新的數據也是這個情況,美元在貶值的時候,美國的PPI在出現上漲的情況,當然可能我們同仁們會問,你在這兒只講美國的PPI和美元匯率的關係,並不能看到國際上的影響程度。這一張是中國和美國PPI變化的情況,我們看到這兩個國家經濟差異很大,整個經濟形勢,像去年中國經濟增長很好的時候,美國經濟還不是特別好的情況,有的時候美國在減速,我們在加速,但是我們看到這個圖是從1996年開始,大概有15、16年的時間,延伸更長,只不過因為中國的PPI沒有那麼長的時間,用其他國家的比較,美國和歐洲可以做更長的時間序列。看似PPI國內影響因素很大,我們能看到,像這個圖中國的PPI和美國的PPI,走勢大多數時間都一致,只不過在個別的時間段上變化幅度上會出現差異,但是趨勢基本上沒有相互背離的情況。在這麼多年的情況下,出現這樣的情況,可以説明實際上國際上現在各國的生産價格的變化都受國際上大宗商品價格的變化,大宗商品價格在國際上是一個統一的國際市場,它們之間是統一的,只不過傳導到不同的國家之後,上漲的幅度有一些差異,但是大的趨勢應該是一致的。
2012-08-16 10:40:01
- 張永軍:
這裡除了中國和美國的PPI走勢,後面還有一張圖,比如中國的PPI和中國的原材料的購進價格指數,也是從1996年以來這種變化的走勢跟美國的大宗商品做一個對比,我們那個圖能夠更清楚的反映出來,我們中國的PPI也好,購進價格也好,都受到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比較明顯的影響。
這樣一種情況對於我們判斷剛才講的這些影響因素,對於我們判斷下半年大宗商品價格的形勢以及判斷它對中國會造成什麼影響會提供一些幫助。對於下半年,還是首先從需求方面判斷,剛才陳老師講到貨幣因素這麼多國家採取寬鬆貨幣政策,歐洲經濟惡化的情況如何利空出盡,終將出現反彈。他看到是更遠的情況,他講的一些因素在短期內這種影響還不會太大。這些短期的影響因素還會主導近期國際上大宗商品價格下跌的態勢還會延續一段時間。
從主要的發達經濟體的情況來看,今年看來美國經濟溫和復蘇的態勢下半年還會延續,但是根據最近的一些情況,有一些機構預測美國經濟在下半年會有一點加速,比如像美國比較有名的機構,美國世界大企業聯合會,它是受美國商務部委託是長期做美國的主要經濟指標的預測,他們認為下半年可能美國經濟紅有一點反彈,但是整個來講,美國可能全年有可能達到2.2到2.3的情況。當然前不久,前一段時間IMF對於各國都有一些預測的結果,但是這種結果隨著市場和經濟環境的變化也在不斷地修正。我説的美國世界大企業聯合會,它的預測頻率要比IMF、世界銀行國際機構預測的頻率要高,可能一個月會修正一次,如果出現大的變化,一個月會出兩個預測結果。在美國經濟預測的時候,我比較注重看美國世界大企業聯合會等等做美國先行指數的機構他們的預測結果。
2012-08-16 10:45:19
- 張永軍:
剛才我也講到美國經濟的情況跟美國的貨幣政策的影響關聯度比較大,去年三四季度的反彈跟第二輪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當中的影響有關。剛才我也講到今年上半年的回落很大程度跟第二輪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的滯後影響減弱有關係。去年的時候,這個反彈有一個原因,美國當時因為對歐元升值之後,吸引了很多資金去買美國國債,在這時候這個因素跟QE1、2滯後影響的疊加,造成美國經濟當時出現相對比較強勁的增長。今年以來美元儘管保持在高位,升值的幅度和去年下半年相比小很多。這種情況下,債券市場通過別的國家的資金去購買美國國債的效應,實際上也沒有去年那麼強了,儘管這個效應還有,近期OECD反映美國變化來看,對於我們上半年看指數回落有一個先導信號。近期美國的先行指數有一個輕微的反彈,對於判斷下半年美國經濟有一定的幫助。
(圖)這是美國M1和M2變化的情況,這也沒有來得及更新到最新數據,高峰期在去年,它的增速在提高的階段實際上是在去年,到了去年年底到今年輕微下降,説明影響在削弱了。歐洲經濟在2011年四季度出現一個負增長,今年一季度,當時很多預測説很有可能一季度也出現負增長,但是一季度勉勉強強是持平,沒有出現負增長的情況,但是現在二季度又出現了0.3個負增長情況。現在看不光是出現二次衰退的概念,總體上已經陷入衰退,這恐怕有可能引發國際金融市場繼續出現動蕩。我們講到新興市場的情況有很多類似的情況,一是除了歐洲前期在應對歐債危機的時候,持續的採取財政緊縮的政策,確實帶來一些負面效應,這可能有一些不當的地方,二是歐洲國家風險加大,尤其是歐債危機比較強的國家,像義大利、西班牙、希臘這種國家,本來出現危機之後非常缺資金,但是情況惡化,即便有一些資金進入到希臘或者義大利之後,這些國家進入資金,也不會在這些國家長期的停留,儘管説從政策方面,歐洲國家的政策方面去援助這些國家,有一部分資金注入,但是資金很快會逃離這些國家,比如跑到德國、美國,如果這樣的話,它的資金流出和貨幣的緊縮效應使得這些國家是很難有需求的增長。因為財政在緊縮,資金從貨幣方面在流出,歐洲國家分化的態勢可能在比較長的時間會持續下去。那些比較差的國家要想翻身,確實是非常難,因為沒有需求,産業上競爭力也不行,確實看不到翻身的希望所在。
2012-08-16 10:49:24
- 張永軍:
剛才講到上半年日本經濟保持下幅度的增長情況,但是由於這種增長有剛才講的受政策因素的影響比較大,下一步政策如果減弱的話,顯然它的經濟增長動力也有可能減弱,因為本身日本經濟長期的增長動力本身就不強。只不過是靠這種政策刺激實現了增長,如果這種政策刺激的力度減弱,這種長期的問題沒有解決的話,確實恐怕還是會出現問題。像最近日本剛剛出現的增稅的法案,到底對於日本經濟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比如一方面增稅之後,日本的債務風險一定程度上會減輕,但是有可能會造成一定緊縮的效應,對於整個經濟增長不見得有利。到底這兩方面的因素相互疊加之後,對經濟是正效應還是負效應,現在還不好判斷。歷史上,曾經有一次也是提高過當時的消費稅,在90年代的時候提高過,有的經濟學家認為當時提高消費稅在一定程度上是引發日本經濟長期低迷非常重要的原因。對於這個效應,我們可能要從兩面來看。我們講得比較多的大型的新興經濟體的風險加大,現在經濟增速有可能會繼續下滑。
總的來講,前面我們講的這些所有的發達經濟體以及新興經濟體的情況來看,國內的需求要麼是擴張的步伐在放緩,要麼本來是比較低的情況,有的是下降的,總的來看這個需求的情況是比較低迷,這些情況對於大宗商品的價格短期內是很難會形成比較強的支撐作用。另一方面講到美元的匯率,美元的匯率對於大宗商品價格的影響。美元匯率市場的變化確實是非常難以捉摸的,以前得過諾貝爾獎的克魯格曼曾經專門寫過一本書叫《匯率的不穩定性》,原來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非常知名的宏觀經濟學家多倫曾經講過匯率這種波動哪怕是從事後看,這種波動的不穩定性可能都很難去解釋,從今年的情況來看,影響美元匯率就是最主要的計價貨幣的匯率還是債務危機,如果説下一步這種債務危機的措施不能很好的執行,還是只停留在口頭上的話,歐債危機還會出現波折,歐元兌美元還會貶值,這種情況下美元升值對於大宗商品價格是有一個抑制性的作用。
2012-08-16 10:53:36
- 張永軍:
對於大宗商品價格有利的因素,剛才陳老師講到各國採取寬鬆的貨幣政策,貨幣供應量跟價格的變化是一個正向的關係,這個圖上展示是美國的M1和美國的PPI的關係,M1的變化確實跟大宗商品價格是正相關的,而且略微有一點超前性。但是這個因素的強度從幅度上來看,兩者聯繫的密切程度不夠強,因為在歷史上比較早的時候,曾經有學者把M1作為生産價格或者批發價格的先行指標,後來從七八十年代開始,尤其是兩次石油危機之後,大量的時政分析認為,美國的M1和PPI做了一個比較,它的可望性越來越差,曾經有一本書是國內有翻譯的,是《金融與經濟週期》,裏面講到M1是生産價格的一個蹩腳的先行指標,領先的效果在歷史上比較好,後來越來越差。其實這裡主要的要看你的貨幣,因為你的貨幣發了之後是不是能形成真實的需求,還與我們剛才講的到受美元匯率的影響,因此這種多種因素可能合成到一起,才決定了大宗商品價格和美國其他國家PPI變化的情況。這個合成的情況,我們各個國家都會去做這種類似于比如消費價格的先行指數,我本人就做了國內消費價格的先行指數,從貨幣供應、匯率、需求等等這些方面都要考慮到之後,才能看起來它的效果要比貨幣供應量更好。
2012-08-16 11:00:06
- 張永軍:
我們看到對於未來價格形勢的變化,從需求的角度來講,現在沒有看到明顯利好的消息。從美元匯率來講,美元匯率近期像這種情況和國際經濟整個不穩定因素比較多的情況下,美元作為一個最主要的避險貨幣,貶值的可能性比較小。現在助推價格上漲最主要的因素是看看美國會不會出QE3,像歐洲是不是寬鬆貨幣政策的力度會不會加大等等情況,包括我們中國在放鬆貨幣政策,我們中國對於全球的大宗商品價格這種有比較明顯的影響。我們中國這種貨幣政策放鬆到底放鬆到什麼程度,這些因素不管怎麼説,放鬆的可能性比較大,對於下一步的商品價格會形成一定的支撐,但是這種支撐作用會有一些比如造成階段性的反彈是有可能的,但是這種貨幣政策的因素本身的影響在短期內是抵消不了需求疲軟以及美元比較強勢這兩者的影響。
剛才講了這種情況,下面簡單講一下對於中國的影響。主要是兩方面的情況做一些區分,國內往往在講對國際價格,老講輸入性通脹的時候,往往把消費價格和生産資料價格不做區分,如果不做區分的話,很難做出比較準確的判斷。對於中國消費價格,實際上我們中國國內消費市場受國際因素影響不大,我們剛才講了像聶局長的講稿當中也提到,我們國家近些年消費價格最主要的波動影響因素是食品價格,但是我們的食品價格也好,糧食價格也好,我們受國際市場的波動影響不大。當然近些年有所加強,但是到目前為止也不是很大。剛才講到糧食價格,我們最主要的糧食品種除了大豆以外,玉米、小麥、大米,基本上受國內因素的影響。我們近些年分析消費價格都講豬肉,實際上我國的豬肉的生産和消費這個週期由國內主導,受國際影響很小。只不過去年以來我們開始從美國進口豬肉,價格受到過一點影響,但是到目前為止這個影響還是不夠大。過去我們做過中國國內豬肉的價格和美國的豬肉價格做一個比較,在很多時間我們跟美國的價格走勢是相反的,我們中國肉類價格在上漲,美國是下降的,美國的肉類價格比我們平穩得多,我們近些年上升的幅度很大。總的來講,我們的消費價格受國際因素的影響不是很大。
2012-08-16 11:02:31
- 張永軍:
生産資料的價格,我們剛才比較了,中國的PPI和美國的PPI高度一致,下面這是CRB指數,我們看到這個變化是非常一致的,連一些小的波動都能看到,都是一致的。因此,國際上的這種變化對於中國的影響還是很直接的,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剛才判斷整個的大宗商品價格恐怕是受這種需求疲軟等多重因素的影響,國際上這種價格很難扭轉疲軟的態勢。我覺得國內PPI和購進價格同比下降的態勢現在一直還是在加大的情況。這種同比下降的態勢短期內很難扭轉。如果到年底能夠扭轉這種下降的態勢,就燒高香了。在年內扭轉這種同比下降的態勢就是比較困難的事情。
大概的情況就是簡要介紹這麼多,不當的地方也請大家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2012-08-16 11:04:12
- 經濟參考報記者:
我主要想問一下,您説國際糧價上漲對國內主糧影響不大,有可能影響到豬飼料,您覺得豬肉的價格大概在什麼時候開始反彈?會不會受糧價的影響比較大?謝謝。
2012-08-16 11:05:31
- 聶振邦:
我先跟大家解釋一下,因為過去我的工作範圍也不包括這一塊,所以要回答起來,如果我回答對了,就是越俎代庖,,如果回答不對,就是亂點鴛鴦譜。但是可以給大家提醒一下,剛才已經講了我們國家的糧食對外依存度是很低的,主要包括三大品種,一是小麥,二是稻穀,三是玉米。這三個品種我們現在小麥大體上每年的産量是1.2一噸左右,可以滿足我們國內的消費需求,而且還有結余。隨著農業技術的不斷進步,品種的改良,有一些優質的小麥完全可以做到國內生産,基本上不大需要進口來調劑,但是個別品種可能有少量的進口。
第二,稻穀,我們産量去年達到2億噸,歷史上曾經突破過2億噸,稻穀也可以滿足國內的消費需求,目前唯一短缺的,由於品種的關係,像東北産的粳稻,就是我們所説的圓粒大米的需求量越來越大。還有早秈稻,我們做了調整,整體來講,稻穀可以滿足國內需要。
2012-08-16 11:07:49
- 聶振邦:
第三,玉米,我們的産量也是連連增長,現在帶來加工工業的用糧比較多,特別是非食品類的加工業。玉米的70%我們用做畜禽養殖的飼料,其他像澱粉、燃料乙醇,還有少量的居民的口糧,還有城市調整飲食結構會吃點玉米,在工業用糧不斷擴大的基礎上,我們現在顯得比較緊張,美國是玉米生産大國,是達到3.725億噸,現在減少1億噸,就是2.7億多噸,由於受災的情況,帶來以後飼料的問題,飼料主要是蛋白飼料和能量飼料,能量飼料主要是玉米粉,我們的蛋白大量的大豆是依靠進口,1-6月份我們的海關統計數據是2905.3萬噸,全年算下來就可以達到5800萬噸,接近6000萬噸也是我們歷史的最高點,80%是解決蛋白飼料,由於豆粕的價格在上漲,我們現在的豬糧比價是6:1,還在合理區間,如果説原料成本的上升,玉米價格的上升,豆粕價格的上升,這樣價格必然會有點波動,我們説傳導型的。現在的養豬,農民養豬最新了解到的情況,大體上每頭豬是賠100多塊錢,豬糧比價帶來的不合理,生産成本上升,生豬價格沒有達到預期的水準,沒有合理的利潤。
你提的問題,隨著成本的上升,後續的價格要延續下去,為了保證生産的穩定發展和保證市場的供應,肯定價格會有一定的波動,輸入型的傳導會有一定的影響。
2012-08-16 11:10:06
- 路透社記者:
現在大家對玉米進口的狀況非常關心,尤其是現在國際市場對糧食危機的説法比較危險,您剛才説我們對於主糧一直是國內主要供給為主,對於玉米的這種進口的態勢,您怎麼來看這個問題,您也講到美國和南美玉米生産的狀況,您怎麼來看待我們國內怎麼保障供應?
2012-08-16 11:11:49
- 聶振邦:
剛才我的文字材料已經請永軍介紹了。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糧食生産大國、消費大國,三大主糧品種。我個人的看法和實際走過來的路程以至於今後相當一段時間長的路程必須基本立足於國內解決自給。即便是進口的話,在個別品種上,比如説小麥、稻穀自己可以有餘,甚至還可以出口。由於玉米的加工業和養殖業發展過快,我們現在供求趨緊,個別的會進口,大家絕對不會大量進口,數量在我們國內消費量和産量微乎其微,很少,可能上不了一個百分點。如果大量進口糧食的話,中國這樣一個人口大國,世界糧食的貿易量每年就2.5到2.8億噸,玉米在1億噸左右,如果我們大量進口玉米,把市場價格抬高,這樣低收入的發展中國家就要付出相當大的代價,可能負擔不起,另外每個哪個國家會供應我們這麼多的糧食,所以客觀必須要考慮立足自給。
2012-08-16 11:13:53
- 聶振邦:
第二,如果我們的糧食完全靠國外進口,就是消費需求,當消費需求以後不能引導你的生産,生産必然會下降,會萎縮。這個下降、萎縮以後,當你有需求的時候,再反過來恢復生産能力要付出相當大的代價,有的時候也是做不到的。比如耕地搞了非農業建設的佔地,新開墾的耕地要做成熟地達到一定生産水準的話,或者營養元素比較高的,産出比較高的,是需要一定耕種的過程,甚至要過若干年,我們必須要從國內考慮,從國際考慮,從長遠發展考慮,從國家糧食安全考慮,也應該基本立足於國內來解決。
謝謝大家。
2012-08-16 11:15:22
圖片內容:
- 原國家糧食局局長聶振邦
-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主任張永軍
- 中商流通生産力促進中心首席分析師陳克新
- 8月16日,經濟每月談北京梅地亞中心二樓多功能廳召開
- 經濟每月談現場
- 中國網現場直播
- 媒體現場提問
- 會議現場
- 經濟每月談現場
- 錄影機中的現場
- 經濟每月談現場
- 8月16日,經濟每月談北京梅地亞中心二樓多功能廳召開
相關新聞:
圖片大圖:
-
原國家糧食局局長聶振邦
中國網 李佳
-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主任張永軍
中國網 李佳
-
中商流通生産力促進中心首席分析師陳克新
中國網 李佳
-
8月16日,經濟每月談北京梅地亞中心二樓多功能廳召開
中國網 李佳
-
經濟每月談現場
中國網 楊楠
-
中國網現場直播
中國網 楊楠
-
媒體現場提問
中國網 李佳
-
會議現場
中國網 李佳
-
經濟每月談現場
中國網 楊楠
-
錄影機中的現場
中國網 李佳
-
經濟每月談現場
中國網 李佳
-
8月16日,經濟每月談北京梅地亞中心二樓多功能廳召開
中國網 李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