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喜文 德國黑森州歐洲及國際事務司前司長、中國國際投資促進中心(德國)高級顧問、法學博士
3月5日,中國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開幕。中國國家領導人及新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出席盛會。
在3月7日的記者會上,中國外交部部長秦剛向國內外媒體強調,要和平解決烏克蘭危機,並重申中國反對霸權主義、反對壓迫和摒棄冷戰思維的決心。秦剛説:“習近平主席從世界、歷史和人類的高度指明瞭全球治理的人間正道。”他表示,全球治理要守法,要遵循聯合國憲章所體現的國際法原則;要秉持公平公理,反對霸權私利;要堅持同舟共濟,不搞分裂對抗。這些表述是對習近平外交思想的進一步闡釋。
習近平主席曾在多個場合強調,“中國人民是愛好和平的人民”“中國將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這種對和平的承諾是貫穿中國外交政策的主線。去年10月,中國共産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報告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有基於自己國情的五個“中國特色”,其中之一就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中國“不走一些國家通過戰爭、殖民、掠奪等方式實現現代化的老路,那種損人利己、充滿血腥罪惡的老路給廣大發展中國家人民帶來深重苦難”。中國“堅定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站在人類文明進步的一邊,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旗幟,在堅定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中謀求自身發展,又以自身發展更好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這絕非空談,而是體現在中國具體的外交政策中。
在幾週前舉行的慕尼黑安全會議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王毅,代表中國呼籲建設一個更加安全的世界。王毅此行還訪問了歐洲多國,一再強調要和平解決爭端。
中國在2月21日發佈的《全球安全倡議概念文件》,具體闡釋了習近平主席去年4月在博鰲亞洲論壇開幕式上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議的核心理念與原則。習近平主席在全球安全倡議中指出,要做到“六個堅持”,其中就包含“要堅持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共同維護世界和平和安全”“不搞集團政治和陣營對抗”“堅持通過對話協商以和平方式解決國家間的分歧和爭端”的內容。全球安全倡議為解決國際安全問題開闢了一條全新的道路,得到了80多個國家和地區組織的讚賞支援。原因顯而易見,該倡議旨在解決人類面臨的實際安全問題,尋找解決世界和平問題的長遠方案。《全球安全倡議概念文件》則再次展示了中國維護世界和平的責任感和維護全球安全的堅定決心。
此外,中國外交部2月24日發佈的《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文件提出12條主張,核心是停火止戰、啟動和談。衝突、制裁、施壓解決不了問題,各方應保持理性和克制,不拱火澆油,不激化矛盾,避免烏克蘭危機進一步惡化甚至失控。中國在文件中指出,“各國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都應該得到切實保障”“各國的合理安全利益和關切都應得到重視和妥善解決”。在“減少戰略風險”的主張中,文件強調,“核武器用不得,核戰爭打不得。應反對使用或威脅使用核武器”。
值得一提的是,文件還主張“停止單邊制裁”“確保産業鏈供應鏈穩定”“推動戰後重建”。然而,那些不斷提供武器“火上澆油”,推動衝突延宕升級的勢力對中國勸和促談的努力並不買賬——這倒是在意料之中,尤其是美國奉行的政策旨在激化矛盾,借機發展本國軍工業。
擁有巨大全球影響力的中國將和平作為本國外交政策的重要基石,這是全世界的福音。十九世紀德國作家、牧師、教師和議員約翰·彼得·赫伯説:“和平提供滋養,爭鬥導致消耗。”相信每個有良知和常識的人都會作出正確選擇。
(責任編輯:安然 樂水 宇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