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密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
今年是改革開放45週年。45年來,中國不僅打開了大門,而且打掃好了房間,按照國際規則與各方利益訴求為外資企業創造良好發展環境,幫助中外企業以各種方式開展多元合作,形成穩定、互利共贏的發展模式。
3月5日提請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再次明確釋放推進高水準開放的信號。面對內外部的各種機遇與挑戰,中國不會選擇靜待其變,更不會固步自封,而是將以更大力度吸引外資,加力穩定外貿,推進高水準對外開放,增強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聯動效應。
與國際貿易相比,國際投資的發展有其特點和規律。近十年來,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對外資的吸引力持續增強,這不僅因為快速工業化和城市化創造了巨大發展空間,也因為中國的投資環境日益穩定。外資來華發展,往往週期較長,受外部環境的影響較大,需要法律法規等政策環境保持穩定,而中國在這一方面優勢明顯。
伴隨“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中國與沿線國家的市場對接和經貿合作持續改善,外資來華可以獲得的發展空間也更加廣闊。事實上,外資來華投資並不局限于原有模式,一些企業希望獲得對中國市場更多的了解,為中國消費者提供更符合其期待的商品和服務;另一些企業則希望通過在華投資形成技術協同,提升其在全球價值鏈上的位置,增強國際市場競爭力。
2023年,全球經濟依舊面臨諸多不確定性,中國經濟則可能因為自身的資源整合和要素流動效率改善而獲得更大調整空間。中國市場發展潛力的增強吸引各國投資者的關注,已經有不少企業在華增加投資額,並探索在産業鏈價值鏈上追求更為有利的位置。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中國經濟的復蘇並非是要回到新冠疫情暴發前的傳統發展模式,而是需要尋求新的、更為合理的發展路徑。
幾年來,數字經濟保持較快增長,線上交互的增加帶來企業和消費者習慣的轉變,對數據分析的效率、需求響應的及時性,以及庫存供應模式等商業活動提出了更高要求,也需要法律法規和制度環境加以保障。中國在《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中與其他14個成員國就電子商務的發展達成共識。協定生效一年多,區域內的經濟活動更為活躍,各國企業積極探索新規則下的可能發展空間。
為了適應規則、履行承諾,中國在協定生效前就全面梳理並調整了相關法律法規和市場規則,為協定紅利的釋放創造條件。但是,經貿協定是市場行動的外部邊界並非具體軌道約束,市場活動還應遵循合理有效的模式,這需要市場通過競爭給出答案。中國推動高水準開放,就是要在這些新的領域為市場競爭留白,為創新合作提供引領,為合作發展培育要素支撐。
低碳發展成為全球各方的共識,但在如何實現上仍有變數。推動經濟發展模式的轉型需要保障經濟社會的能源供給。過去十年,中國在新能源發展上與産業鏈上下游的企業一起,取得了重要的成績。降低新能源的發電、儲存、傳輸和應用成本離不開基礎設施的更新升級,也需要設備和材料的創新與大規模商業應用,其中市場的作用不可或缺。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的聯結與整合,為新能源相關技術和創新的商業化帶來了難得的發展機會,改變了傳統能源與新能源成本、效率的對比關係。
但是,綠色發展依舊方興未艾。材料、工藝、技術、智慧財産權和軟硬體協同等各個環節還有巨大發展空間。中國企業與外資在上述領域都可能進一步合作。在包括自由貿易區(港)在內的開放平臺和高地上,要素流動更為便利,制度創新和權益保障為中外企業的合作奠定了基礎。高水準開放並非“一刀切”,而是要根據市場的實際需要減少壁壘與障礙,形成可持續的市場支援。自由貿易區(港)的這種開放與創新的互動推進是中國推動高水準對外開放的選擇,為各類經營主體把握更好的發展機會創造條件。
(責任編輯:安然 樂水 宇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