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詩懿 冉昊 中央黨校科學社會主義教研部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並把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作為中國式現代化的五條鮮明特色之一。
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和鮮明特色
共同富裕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基本目標。中國共産黨在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探索實踐中逐漸認識到,貧窮不是社會主義,兩極分化更不是社會主義。鄧小平指出,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産力,發展生産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
進入新時代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現代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深化了對共同富裕的認識,提出“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賦予了共同富裕更加豐富的時代內涵。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體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特色。中國追求的富裕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要讓全體人民共用發展成果,實現物質財富的極大豐富、精神生活極其充實,是指向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
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複雜而艱巨的任務,也是長期的過程
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中國人口規模超過現有發達國家人口的總和,這麼大規模人口要實現共同富裕的現代化,需要對實現共同富裕的長期性、艱巨性、複雜性有充分估計。
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項複雜而艱巨的任務。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大國,仍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發展水準同發達國家之間仍然存在差距,要清醒認識到中國存在許多長期沒有解決的難題。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城鄉區域發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較大,群眾在就業、教育、醫療、托育、養老、住房等方面面臨不少困難和問題。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通過就業機制改革、社會保障制度改革、醫療保險和養老制度改革、住房保障制度改革等一系列改革措施,貧富差距拉大現象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緩解,城鄉、地區和不同群體居民收入差距總體上趨於縮小,但貧富差距、收入分配不公現象仍然存在。分配製度是促進共同富裕的基礎性制度。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要在黨的全面領導下,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構建初次分配、再次分配、第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制度體系,以調動各方面積極性,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與和諧穩定。
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實現共同富裕不僅是經濟問題,而且是關係黨的執政基礎的重大政治問題。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審時度勢,深刻把握新時代中國主要矛盾的變化,團結帶領全國人民完成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任務,為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創造了良好條件。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中國已經到了紮實推進共同富裕的歷史階段。
共同富裕不是同時同步同等富裕,而是循序漸進、逐步推開
共同富裕不是同時、同步、同等富裕,要按照經濟社會發展規律循序漸進,進行因地制宜地探索,總結經驗,逐步推開;要堅持問題導向,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既量力而行,又盡力而為。要把共同富裕納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發展規劃,分階段促進共同富裕:到“十四五”末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邁出堅實步伐,到2035年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到本世紀中葉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實現。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實現14億人共同富裕,必須腳踏實地、久久為功。”以實幹創實績、以奮鬥促富裕,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以更為強烈的歷史自覺和主動精神朝著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標穩步邁進,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責任編輯:安然 華章 宇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