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薦讀

“數”讀報告,看民生新獲得

來源:光明日報 丨 作者:樊曦 劉夏村 丨 時間:2022-03-08 丨 責編:郭素萍

  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


  翻開提請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和提請審查的計劃報告和預算報告,數裏行間,一項項民生新承諾,聚焦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把保就業放在優先位置


  就業是民生之本,也是每個家庭實現幸福生活的基礎。2021年,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269萬人,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為5.1%。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城鎮新增就業1100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全年控制在5.5%以內。


  設定這樣的目標,有何考慮?計劃報告中指出,綜合考慮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産業升級帶來的職工轉崗等就業需求,實現1100萬人以上的城鎮新增就業是保就業的基本要求;同時,隨著經濟持續恢復特別是促進就業各項政策落地見效,實現1100萬人以上的城鎮新增就業有較好支撐。


  今年就業壓力凸顯,僅2022屆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便達1076萬人。強化就業優先政策,預算報告提出,今年中央財政就業補助資金安排617.58億元,增加51.68億元,支援各地落實就業創業扶持政策。


  讓居民收入穩步上升


  “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這是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今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之一。


  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2021年,我國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8.1%。脫貧攻堅成果得到鞏固和拓展。


  根據計劃報告,隨著促進就業、提高就業品質、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增加低收入群體收入、加大再分配調節力度等政策措施的推進,2022年居民收入增長有望繼續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是鄉村全面振興的基礎和前提。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完善落實防止返貧監測幫扶機制,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促進脫貧人口持續增收”。預算報告提出,今年中央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按照只增不減的原則安排1650億元、增加84.76億元,並向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任務重、推進鄉村振興底子薄的地區傾斜。


  教育改革持續推進


  公平與品質是促進教育發展的兩個關鍵詞。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我國有2.9億在校學生,要堅持把教育這個關乎千家萬戶和中華民族未來的大事辦好。


  “支援社會力量增加普惠性托育服務供給”“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推進高校‘雙一流’建設”“加強教師隊伍建設”……計劃報告中一項項舉措,指明教育改革發展的著力方向。


  根據預算報告,今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67125億元,教育支出佔比最大,為15.5%。


  社會保障網織密織牢


  看病難、看病貴是老百姓關心的話題。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居民醫保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每人平均財政補助標準分別再提高30元和5元。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社會保障工作不斷取得新進展,基本醫療保險覆蓋超過13.5億人,基本養老保險覆蓋超10億人,已形成全球最大的社會保障網。


  在“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和“完善公共服務政策制度體系”相關內容中,計劃報告從“穩步實施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制度”“進一步擴大藥品、高值醫用耗材帶量採購範圍”,到“完善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措施,將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費用納入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再到“貫徹落實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普遍關心關注的民生問題。


  提升民生溫度,少不了用好“錢袋子”。預算報告提出,今年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每人平均財政補助標準提高5元,達到每人每年84元,優化服務項目,提高服務品質。將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每人平均財政補助標準提高30元,達到每人每年610元。


  (新華社北京3月7日電 記者樊曦、劉夏村)



專欄
薦讀
專題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