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界政治所副研究員
3月7日下午,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就“中國的外交政策和對外關係”回答中外記者提問。王毅外長在100分鐘的時間裏回答了27個問題,涉及中國外交大政方針、對外關係各個方面,彰顯中國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的“定海神針”地位和作用。
抓住大國關係這個關鍵,維護全球戰略穩定
中美俄歐是當今國際格局中的四大決定性力量,中國與主要力量之間的關係,影響著世界政治經濟的發展方向。中國致力於構建“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新型大國關係。
中美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經濟體,攜手合作不僅對兩國有利,更將惠及全球。但遺憾的是,近年來一些美國政客抱持“冷戰思維”“大國競爭”“零和博弈”等觀念,對華極力打壓遏制,意在維護美國的“一超”霸權,嚴重損害了中美兩國的戰略互信與合作,並累及全球。今年恰逢尼克松訪華和《上海公報》發表50週年,50年前中美領導人的政治智慧和戰略遠見值得現在的美國精英認真學習借鑒。王毅指出,雙方應當重拾融冰初心,重整行裝出發,用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三原則”替代“競爭、合作、對抗”的三分法。
中俄關係歷經各種風浪挑戰,歷久彌新、歷久彌堅,不斷開創兩國合作的新領域、新境界。中俄是兩個獨立自主的大國,彼此基於平等互利原則開展高水準戰略協作,為推動全球治理更加公正、全球戰略更加穩定作出了突出貢獻。北京舉辦冬奧會期間,俄羅斯總統普京訪華,中俄發表《關於新時代國際關係和全球可持續發展的聯合聲明》,向世界鄭重宣示“共同反對重拾冷戰思維,反對挑動意識形態對抗,主張推進國際關係民主化,主張維護《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王毅指出,不管國際風雲如何險惡,中俄雙方都將保持戰略定力,將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不斷推向前進。
中歐作為多極化世界的兩大力量,彼此之間有著廣泛共同追求,也有著許多共同理念。中歐都支援多邊主義,在當今新舊國際秩序轉換的特殊時期,更具有矯正個別國家“唯霸優先”、不惜打“新冷戰”等錯誤傾向的戰略價值。中歐關係具有強大韌性和潛力,雙方經貿合作範圍廣、程度深、數額大,2021年首次突破8000億美元;雙方在應對氣候變暖等重大議題上保持良好合作,堪稱全球治理的引領者、進取者;中歐之間沒有直接的地緣政治衝突,歐洲關鍵是要堅定戰略自主,不能隨美國打造“小圈子”聯盟起舞,持續推進對華務實合作。王毅提醒歐洲,“有些勢力並不願看到中歐關係穩定發展”,不斷製造種種雜音,中歐雙方要對此高度警惕。
經略周邊,穩住基礎,矢志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中國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以平等互利為原則結交全球朋友。中國向來重視周邊發展和安全,將周邊地區作為外交工作的“首善”之地,構建周邊命運共同體。中國始終重視同發展中國家交心交情,將發展中國家作為外交的“基礎”所在,構建與亞非拉地區的命運共同體。
中國紮根亞太、建設亞太、造福亞太。亞太地區作為全球發展速度最快、潛力最大、合作最活躍的區域,擁有全球60%的人口和70%的GDP,為世界貢獻了超過三分之二的增長率。可以説,“只有亞太好、世界才能穩”。但近年來,美國以延伸霸權秩序、擴大盟友圈子為主要考慮,力推“印太戰略”、大搞集團對抗,不斷插手亞太區域內一體化、持續攪局南海和平穩定,製造亞太發展和安全的重重障礙。王毅指出,中方願同各方一道,明辨是非,堅守正道,抵制“印太”對抗“小圈子”、共築亞太合作“大舞臺”。
和平、發展和安全是發展中國家的基本訴求和由衷願望。亞、非、拉等發展中地區普遍面臨新冠疫情衝擊、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各種治理挑戰增多等問題,國家脆弱性加劇,熱點衝突層出不窮。中國積極拓展同中亞、中東、非洲、拉美等地區關係,強化與南太平洋島國的合作,和平與發展始終是中國外交的努力方向,發展和安全始終是中國外交關注的主題。現實一再證明,發展中國家面臨困境時,中國從不會袖手旁觀,而是拔刀相助、該出手時就出手。新冠疫情以來,中國對外提供超過20億劑疫苗、居世界第一,盡顯大國擔當。
世界之“痛”需要中國之“治”,中國既向全球提供了豐厚的物質力量,也貢獻了越來越多的智慧理念。“一帶一路”倡議和“全球發展倡議”是兩大國際公共産品。“一帶一路”倡議是中國與世界共同發展的宣言書,已經有180個國家或組織加入共建“一帶一路”大家庭,成為當今世界最主要、最普遍、最有成績的發展倡議。習近平主席新近提出的全球發展倡議,以助力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為目標,為縮小南北鴻溝、破解發展不平衡描繪“路線圖”。王毅在記者會上明確了“對接重點領域”“對接各國需求”“對接合作機制”“對接各界夥伴”四點具體落實方案。
世界加速進入動蕩變革期,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上升。中國外交秉持成己達人、胸懷天下的風格,為全球各種“疑難雜症”貢獻更多中國智慧和方案,為世界注入更多正能量。(責任編輯:郭素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