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薦讀

中歐關係發展前景廣闊

來源:今日中國 丨 作者:李罡 丨 時間:2021-03-09 丨 責編:郭素萍

  中歐建交近46年來,雙邊關係經歷過一些波折,但對話與合作是中歐關係的主基調。中歐之間有著廣泛的共同利益,雙方合作大於競爭。中歐兩大文明可以對話交流,不是制度性對手。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勾畫出中歐關係的發展的方向和前景。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歐關係將不斷發展與深化,對世界政治經濟格局産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民生福祉為中歐關係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隨著中國經濟增長模式的轉型,中國正大力推進新型城鎮化和醫療、衛生、養老等領域的改革,在經濟增長的同時更加關注社會發展和環境保護問題。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再次強調推進新型城鎮化、衛生健康體系建設和綠色發展等關乎民生的問題。中國的城市化進程將推動城市居民教育、文化、旅遊、醫療、育幼、養老等生活性服務需求的持續上升。作為工業革命的發祥地,歐洲國家在城市規劃、改造老工業城市、建設宜居小城鎮等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在生活服務業方面具有很強的比較優勢。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服務貿易領域的開放,中國的新型城鎮化將為歐洲國家相關企業創造更多的投資機會。此外,德國、英國、法國等歐洲國家在醫療衛生和養老産業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和鮮明的特色。中歐在醫療養老方面的合作前景廣闊。  


  中歐在綠色發展方面亦擁有廣闊的合作前景。歐盟一直對華高新技術出口採取嚴格的管制,中歐雙邊高新技術貿易增長潛力未能得到充分發揮。如果歐盟切實降低對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綠色低碳等中國目前發展所迫切需要的高新技術的出口限制,使歐盟的科技創新與中國的廣闊市場結合起來,不僅會促進中國産業結構升級和經濟發展模式的轉型,也會為疫情衝擊下的歐洲經濟注入新的活力,增加雙方民眾的福祉。  


  中歐關係發展不僅根植於民,更給雙方民眾帶來福祉。民眾的支援與民生福祉為中歐關係發展注入強大動力,是中歐關係不斷發展深化的堅實基礎。  


  促進中歐貿易合作再上新臺階  


  在新冠疫情蔓延,全球貿易持續萎靡的背景下,中歐貿易逆勢增長,中國首次超過美國成為歐盟最大的貿易夥伴。歐盟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歐盟與中國的貿易額達到5860億歐元,比歐盟與美國的貿易額高出310億歐元。儘管中歐貿易規模龐大,雙方合作仍然存在巨大潛力。《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推動進出口穩定發展”是2021年的一項工作重點。為此,中國政府將“不斷創新發展服務貿易,優化調整進口稅收政策,增加優質産品和服務進口”。歐洲國家在優質商品和服務貿易方面具有很強的比較優勢。中國的巨大市場無疑將為歐洲國家企業帶來無限商機,有助於歐洲國家擺脫疫情衝擊,增加就業崗位,促進經濟復蘇。中歐經貿合作將不斷深化,再上一個新臺階。  


  但我們也應該看到,隨著中歐雙方經貿合作規模的不斷擴大,貿易摩擦現象時有出現。關鍵是雙方要積極探索通過對話與磋商妥善處理貿易分歧的機制,避免動輒濫用貿易救濟措施而導致“雙輸”局面,同時,積極開展建立中歐自由貿易區的可行性研究。  


  加快構建中歐投資合作制度保障  


  雖然中歐間雙向投資發展迅猛,但資本流動規模比較小,歐盟對華投資僅佔中國吸引外資總額的5%左右,中國對歐投資則僅佔歐盟吸引外資總額的3.4%。無論是歐方還是中方,都希望達成投資協定,為中歐雙方投資者提供制度上的保障,促進雙向投資規模的擴大,以改變中歐間投資與貿易非對稱發展的局面。2020年12月30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同德國總理默克爾、法國總統馬克龍、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舉行視頻會晤,中歐領導人共同宣佈如期完成中歐投資協定談判。中歐投資協定對標國際高水準經貿規則,涵蓋市場準入承諾、公平競爭規則、可持續發展和爭端解決四個方面的內容。   


  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實行高水準對外開放,推動中歐投資協定簽署是中國政府在2021年的一項重要工作。協定簽署後,將有更多的歐盟企業來華投資,紮根中國。同時,中國企業赴歐投資也有了法律和制度上的保障。中歐投資協定的制度性紅利——中歐間商品、技術、服務、資本、人員流動的穩定增長,定將逐漸顯現。正如習近平主席在同歐方領導人視頻會晤時所指出的:“中歐投資協定將為中歐相互投資提供更大的市場準入、更高水準的營商環境、更有力的制度保障、更光明的合作前景,也將有力拉動後疫情時期世界經濟復蘇,增強國際社會對經濟全球化和自由貿易的信心,為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作出中歐兩大市場的重要貢獻。”  


  深化中歐人文交流  


  深化中外人文交流是《政府工作報告》提到的一項重要工作內容。由於意識形態、價值觀、文化等方面的差異,中歐雙方在人文交流方面的合作還不夠深入。中歐關係雖然呈現不斷發展深化的趨勢,但是人文交流落後於經貿關係的發展,不利於中歐關係的全面持續發展。“國之相交在於民相親”,不斷增強人文交流,促進雙方對彼此歷史、文化、社會、民族的了解,是實現“民相親”的最好方式。加強人文交流,探索人文交流的新模式已成為中歐領導人的共識。  


  繼續加強中歐全球治理合作  


  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背景下,國家間的聯繫和相互依賴性更加緊密,沒有哪一個國家能脫離國際社會而獨善其身。全球金融危機應對、國際貿易制度安排、全球氣候變化、環境保護、公共衛生安全、能源資源安全、糧食安全、反恐、毒品走私、人口販賣等全球性議題,都已超越了任何國家的一己之力。因此,加強全球治理方面的合作已成為世界各國的共識。當前,全球治理存在代表性不足、治理機構失衡、全球治理組織工作效率低下等問題,迫切需要對其進行改革。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到,“堅持開放合作,推動全球治理體系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 中國與歐盟同為全球治理改革的積極倡導者,在全球治理方面存在諸多共同立場。歐盟在全球氣候變化、國際糾紛解決機制、環境保護、産品標準、汽車排放標準等領域的規則制定中發揮著重要影響,是全球最大的制度供給者。中歐今後應攜手推動多邊合作,加強在聯合國、二十國集團、世界貿易組織、世界衛生組織等框架內的協調和合作,推動政治解決國際和地區熱點問題。面對疫情,中歐雙方應協調抗疫行動,確保疫苗作為全球公共産品得到公平分配,特別是讓發展中國家獲益。  


  中歐關係發展和深化的世界影響  


  從長期來看,中歐合作的發展和深化將在世界範圍內釋放影響力。從經濟層面來看,歐盟和中國經濟總量巨大,分列世界第一和第三大經濟體,二者經濟總量之和佔全球經濟總量的1/3。中歐雙方經貿關係的穩定發展,不僅有利於各自的經濟復蘇和增長,也將為世界經濟復蘇注入信心與動力。從政治層面來看,歐盟是最大的發達國家集團,是多極化世界中的重要一極,中國願意看到一個強大、繁榮、團結的歐盟。中國與歐盟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上的合作,必將促進世界多極化發展趨勢,推動公平合理的國際政治新秩序的建立。從全球治理層面看,作為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政治力量之一,中歐在氣候變化、打擊恐怖主義、維護能源和糧食安全、推進國際金融體系改革和全球治理等全球性事務及地區熱點問題上的協調與合作有利於增強各自在全球治理中的話語權,有利於促進世界的和平、穩定與發展。(李罡 廣西行政學院經濟學部副研究員  )


專欄
薦讀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