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原創推薦

【開局新氣象】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為新發展格局奠基

來源:中國網 丨 作者:常興華 丨 時間:2020-12-24 丨 責編:唐華

常興華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社會發展研究所副所長

編者按: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深刻總結2020年經濟工作,深入分析當前經濟形勢,部署2021年經濟工作。中國網觀點中國推出“開局新氣象——2020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系列述評”,解讀“十四五”開局之年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新氣象。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十四五”規劃建議)明確提出,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完善工資制度,健全工資合理增長機制,著力提高低收入群體收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剛剛結束的202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提出了2021年經濟工作總體要求和政策取向,部署了重點任務,為開局“十四五”、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明確了方向。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指出,“擴大消費最根本的是促進就業,完善社保,優化收入分配結構,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紮實推進共同富裕”。優化收入分配結構、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是我國構建雙迴圈新發展格局的重要內容,也是提升人民生活品質走向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徑。“十四五”規劃建議在闡述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時明確指出,“中等收入群體顯著擴大”。這是我國進入新時代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任務,也對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提出了目標要求。在實際中,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既是一項長期戰略性任務,也有很多短期性的工作要做。其著眼點及路經主要是:

保持經濟持續穩定增長,夯實中等收入群體擴大的基礎。保持經濟持續穩步增長,是不斷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的基礎。經濟在一定時期內維持較快的增長速度,是收入持續增長的基礎,也是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形成橄欖型社會結構的基本保障。

穩步提高居民收入水準,實現居民收入與經濟同步增長。同步的核心要義在於,居民收入增長不能明顯低於經濟發展,也不能明顯高於經濟發展;同理,勞動報酬增長不能明顯低於勞動生産率提高,也不能明顯高於勞動生産率提高。

實現就業穩定,推動勞動收入穩定增長。解決好就業問題,是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的重要基礎。在相當長時期內,穩定就業都應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先目標。要做到科學把握宏觀調控的方向和力度,在穩增長促就業的同時,通過鼓勵就業創業帶動經濟增長,實現經濟增長和擴大就業的良性互動。

穩妥推進新型城鎮化進程、做足中等收入群體增量。我國中等收入群體80%以上集中在城鎮。在很大程度上,推進城鎮化進程是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的重要途徑。新型城鎮化的推進,將使大量農業轉移人口成為新增中等收入群體的“後備軍”。在戶籍制度改革和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基本實現的條件下,這部分新增城鎮戶籍人口中的一部分人將進入中等收入群體。

加快城鄉人力資本積累、為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提供支撐。人力資本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最重要資本。人力資本的提升和積累,意味著我國人口素質的不斷提升,使得中高級要素不斷聚集。高素質的人口,將為創新驅動注入新活力,為提升生産率提供新支撐,併為有效的資本積累打開空間,從而促進全要素生産率的平穩增長。這一過程中,也必將伴隨就業空間的不斷擴展和自身收入的加快提升(某種程度上,也會對適齡勞動人口數量下降並帶來的人口數量紅利效應減弱産生一定的抵消作用)。這將大大促進中等收入群體規模的擴大。由此,實行促進生産率提高和教育公平的教育政策尤為必要。

瞄準重點群體精準施策、培育中等收入群體。如新生代農民工群體。粗略測算,到2035年,老一代外地務工人員將完全被新生代外地務工人員替換,這期間外地務工的新生代農民工新增規模數量不小。這部分人將是新增中等收入群體的重要力量。再如目前收入水準接近但尚未達到的工薪勞動者,包括集中于製造業、工程建築、道路運輸等傳統行業的工薪勞動者,掌握一定技能的技術工人、服務業人員以及基層公務員,新經濟下共用經濟平臺相關從業者等,對這些中等收入群體的“後備軍”,要實施合理有效的分配政策,保證其收入穩步提高。(責任編輯:唐華)


專欄
薦讀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