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相萬 南韓慶南大學遠東問題研究所中國室主任
破解貧困難題是每個國家都要直面的重要議題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自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於把人民從貧困中解放出來,構建無人不飽暖的大同世界,為貧困難題的破解傾注了大量心血。中國共産黨引領中國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改革開放,在此過程中,中國為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凝心聚力,並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綜合國力實現了歷史跨越。
中國是如何從一個一窮二白的國家變成全球減貧最大貢獻者的呢?1978年,中國農村貧困人口數量為7.7億人,貧困發生率高達97.5%。經過多年探索,中國的扶貧脫貧模式從救濟式扶貧、開髮式扶貧,到精準扶貧,提高了扶貧的實效。以此為依據,中國的扶貧經歷了解決溫飽問題、實現總體小康、朝著全面小康不斷邁進幾個階段,現在即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在人類歷史上,堅定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在短時間內實現8億多人口脫貧的國家,只有中國。世界的貧困水準也因中國的貢獻而大大降低了。二十世紀90年代初,我正在中國留學,見證了中國改革開放取得的一項項成果。改革開放40餘年間,中國經濟飛速發展,貧困人口大幅減少,為世界貧困治理貢獻了中國智慧,提高了人類生存品質,在世界歷史中樹立了里程碑,譜寫了新篇章。
習近平主席在2020年新年賀詞中表示,中國國內生産總值預計將接近100萬億元人民幣,每人平均將邁上1萬美元的臺階,三大攻堅戰取得關鍵進展。十九大報告中重申,到2020年消滅絕對貧困。中國正動員一切力量,採取一切措施,決勝脫貧攻堅戰。
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統計,2019年中國每人平均國民總收入上升至10410美元,高於中等偏上收入國家平均水準。國際貧困線標準為一人一天1.9美元。中國從自身國情出發,2017年將每人平均純收入3300元劃定為貧困線,2020年,這一數據上調至4000元。統計顯示,2019年末,中國全國農村貧困人口551萬人,貧困發生率0.6%。今年是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這意味著超過500萬人口將擺脫絕對貧困。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把脫貧攻堅視為一個持續漸進的過程,而不是局限于某種原則或特定政策。得益於此,生活在中國中西部偏遠山村的貧困人口得以滿足基本的生活需要。消除絕對貧困的目標達成後,中國將直面緩解相對貧困的任務。以偏遠山村的家庭為例,物質需求得到滿足後,下一代的教育問題等相關精神需求的滿足將被提上日程。實施教育、醫療等民生政策是緩解相對貧困的關鍵點。
2020年也是中國改革開放取得豐碩成果的一年。從對世界的貢獻看,中國對全球減貧的貢獻最大。從中國國內看,人民生活水準顯著提高,從製造業強國向科技強國不斷邁進。各種要素自由流動的城市化,國家層面的産業扶持政策,中國人在困難中展現出的堅韌品格都是中國實現持續發展的不竭動力。雖然,中國社會還有很多問題尚待解決,但瑕不掩瑜,這些問題不能阻擋中國經濟向前發展的大趨勢。在發展中解決發展問題將是中國的必經之路。(責任編輯:郭素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