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薦讀

軍隊參與脫貧攻堅怎樣貫徹精準方略

來源:求是網 丨 作者:陳亦琳 唐淑楠 丨 時間:2020-08-08 丨 責編:高霈寧

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是脫貧攻堅的基本方略。黨的十八大以來,全軍部隊堅決貫徹黨中央、習主席決策部署,因地制宜精準扶貧,發揮優勢打造特色,參與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和重要成果。

在推進脫貧攻堅實踐中,堅持把各項工作納入國家總體規劃“大盤子”,始終把握“六個精準”要求,緊盯“精準”二字發力,因地制宜、對症下藥,提高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

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派出醫療隊深入青藏高原進行包蟲病篩查診治。 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供圖

堅持整體推進與重點攻堅相結合

脫貧攻堅要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關鍵是要找準路子、構建好的體制機制,抓重點、解難點、把握著力點。

軍隊在扶貧中,堅持精準配置幫扶力量,選準扶貧主攻方向。本著就地就近、時間可能、能力允許的原則,在完成軍事任務的同時,發動官兵廣泛參與,積極為脫貧攻堅貢獻力量。

同時,聚焦貧困地區定點幫扶,以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的貧困鄉村為主要對象,突出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連片特困地區,由軍以上機關、省軍區系統和武警部隊承擔主體任務。

對脫貧難度大的深度貧困村,建立掛牌督戰機制,逐村拿出硬性措施,組織東部經濟發達地區與西部地區駐軍部隊跨區協作,形成攻堅合力。

4年多來,軍委國防動員部先後組織上海、江蘇、浙江、廣東等省軍區系統跨區支援井岡山、大別山、太行山等革命老區50多個幫扶村,武警部隊駐發達地區7個總隊與駐“三區三州”總隊攜手幫扶12個深度貧困村,共用先進理念,共用幫扶資源,有力推動了部隊幫扶村儘快脫貧。

堅持科學統籌與分類施策相結合

精準扶貧,一定要精準施策,要堅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貧困原因施策,因貧困類型施策。

軍隊參與脫貧攻堅,堅持規劃先行、分類指導、靶向用力,確保幫到關鍵、扶到點上。

全軍根據《關於軍隊參與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意見》明確的10項重點任務,統籌做好目標確定、計劃實施、資源投入、質效評估等工作,制定路線圖,倒排時間表,分步驟有重點推進落實。

各部隊立足貧困村資源稟賦和地域實際,瞄準貧困群眾脫貧需求,精準制定幫扶臺賬,做到一村一個脫貧計劃、一戶一個幫扶措施。

對集體經濟薄弱、群眾收入缺少來源的貧困村,重點幫助發展産業,全軍共扶持蔬菜大棚、水果基地等種植項目4380個,家禽、家畜等養殖産業2146個,幫建扶貧車間、鄉村旅遊、光伏發電等項目1825個,幫助貧困群眾實現穩定增收。

對地處山大溝深、交通不便的貧困村,重點幫助援建基礎設施,共出動機械車輛8.6萬多臺次,幫助修建村組道路1.2萬餘公里,架設通行橋梁460多座,有力改善了群眾生産生活條件。

堅持物質幫扶與精神幫扶相結合

扶貧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腦袋。

部隊開展幫扶工作,堅持外部“輸血”與內部“造血”相統一,努力做到找準癥結把準脈,開對藥方拔“窮根”。

在積極幫助貧困村改善水、電、路、氣、房等硬體設施的同時,對那些安於現狀、脫貧動力不足的,把扶貧先扶志作為突破口,加強思想發動和宣傳教育,激發群眾改變貧困面貌的幹勁和決心,引導他們靠辛勤勞動脫貧致富。

各部隊廣泛參與文化惠民工程,援建農家書屋、農民網吧3100多個,修建文化廣場2200多個,普遍開展送科技、送文化、送法律下鄉進村活動,舉行慰問演出3000多場次,讓群眾在潛移默化中更新思想觀念,樹立文明新風,積極主動想致富謀發展。

堅持鞏固提升與管控風險相結合

脫貧攻堅工作要做實,實行動態管理,建立健全穩定脫貧長效機制。

軍隊按照“兩不愁三保障”標準,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一方面抓好既定方案優化、幫扶項目升級,鞏固已有脫貧成果;另一方面根據外部環境和幫扶對象自身情況變化,及時調整完善幫扶措施,消除返貧致貧隱患。

普遍建立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將2509個脫貧不穩定戶、4027個邊緣易致貧戶列為重點扶持對象,提前採取針對性預防措施,確保兜住底線。

為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影響,各部隊及時為幫扶村送去化肥、種子等農資80余噸,支援春耕備耕和復工復産;通過定向招聘、點對點輸送,協調幫助5.37萬名貧困群眾務工就業;採取定點採購、定向銷售等方式,搭建農副産品進軍營機制平臺,幫助群眾解決積壓産品260余萬噸。

近期,針對進入汛期後部分幫扶村遭受洪災的情況,幫助群眾加快搶修受損房屋、道路、水利設施等,開展農作物搶收補種,最大限度減少損失。

人民軍隊參與打贏脫貧攻堅戰,是以實際行動服從服務於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是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顯著優勢的重要體現。全軍部隊將堅定不移把參與脫貧攻堅作為聽黨指揮、踐行忠誠的實際行動,全力以赴抓好各項任務落實。

詳見:《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中譜寫人民軍隊愛民為民的時代新篇》 

專欄
薦讀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