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信訪逐步開放優勢明顯,配置優化
“網上信訪”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通過信訪部門構建在網際網路上的信訪平臺向黨委和政府反映的情況、提出的意見建議或者投訴請求。網上信訪是非常便捷的信訪方式,它不受時間、空間、人數的限制,它的信訪成本是最低的、速度是最快的,是傳統信訪方式的重要補充。
2005年,網上信訪的雛形最早出現在《信訪條例》中,直到2013年7月1日,國家信訪局門戶網站網上投訴全面放開,網上信訪經過了8年的試行終於迎來了全面開放。國家信訪局局長舒曉琴強調,要認真辦理網上信訪訴求、意見和建議,逐步解決好網上信訪過程和結果可查詢、可跟蹤、可督辦、可評價等問題。
網上信訪的優勢相對明顯,具有投訴內容和處理結果公開透明;信訪成本低廉;反映訴求方便簡單;辦理過程及時快捷;有利於黨委政府掌握信訪動態,輔助決策的特點。
直通民意,為“陳情”脫敏
近年來,各地越來越重視網路信訪,上海、廣東等經濟發達省份的領導籲請網民向政府“拍磚”,廣東省汕尾市則把網路視為“民間智庫”。而溫總理在和網民互動時曾説:“中央和國務院有關部門工作人員每天會從網上蒐集重要資訊,以供領導人參考”。各級政府部門通過開通政府微網志、地方貼吧、論壇等形式了解民意、發佈觀點,達到與民互動。網上信訪的開通充分體現了政府重視民意的誠意。而輿論對此的態度也代表著一種期待。
最近正值“陳情媽媽”唐慧訴永州勞教委二審的新聞再次進入輿論視線,唐慧案説明,陳情一直沒有脫敏,正是因為“陳情”與“維穩”和“勞教”之間千絲萬縷卻又界限不明的關聯性。
“陳情”一詞的社會印象帶有負面色彩,常常意味著鬧事和不和諧。中國行為法學會副秘書長陳驚天博士認為“在當前的國家權力配置格局下,實踐中權大於法的情況還比較普遍地存在。如果司法的結果可以通過行政權力的干預得以改變,涉訴信訪的問題就不可能得到解決。”正是因為“群眾信權不信法,信訪不信法”的錯誤觀念,導致司法的公信力遭到質疑,同時也使“陳情”成為了群眾尋求公平的一種直接選擇。他提出觀點認為,公眾訴求和官民溝通機制的建立很重要。
而題為《副鎮長因維穩太累辭職》的新聞讓公眾看到,實地陳情不僅是維權的群眾攔路喊冤,同時也讓地方基層官員苦不堪言。地方黨委和政府對陳情誠惶誠恐,對越級陳情者更是“圍、追、堵、截”。一方要陳情維權,一方要盯防維穩這樣的對立,這樣不僅嚴重損害了黨和政府的形象,而且造成社會不穩定不和諧。四川線上發表評論文章稱:“每年平均有4個月在維穩,這是怎樣嚴峻的官民對立現實?如果某些地方黨委和政府舍得花兩個月時間去與群眾交朋友、心連心,何至於要花4個月去維穩?群眾不是天然的刁民,有時恰恰是“官逼民刁”呀!四川瀘州市某副鎮長因維穩太累而撂挑子走人,很值得警惕與反思。”
2013年的夏初,“陳情”一詞在輿論場上高頻出現,而全國網上信訪平臺的全面開放似乎讓公眾看到了一絲曙光,“網上信訪”可以視為公眾訴求和官民溝通機制的建立的重要步驟。
輿論評價:七分期待,三分擔心
7月1日,國家信訪局門戶網站網上投訴全面放開,輿論其態度有期待,也有擔心。
新華社《資訊化時代需拓寬民意表達渠道》,光明網《“網上信訪”符合“低碳”新理念》對網上信訪的立意和作用給予肯定。利用資訊化手段,開展“網上信訪”,進一步拓寬了信訪渠道,方便人民群眾,提高辦理效率,降低信訪成本,有益於化解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和諧。
國家信訪局的創新和服務理念並沒有人質疑,然而正如中國網評論文章提出:“網上信訪”是好事,好事還需要辦好。把好事辦好要做到三點:第一,應該充分體現快捷的特點,讓群眾感受到方便;第二,更加注意傾聽,積極幫助處理和解決問題;第三,網上網下相互配合,防止顧此失彼。
政府在進行社會管理和服務的過程中,很多創新有益的舉措出臺後在落實階段産生異化或打了折扣。由於這種情況的頻繁發生,輿論對於網上信訪也作出提醒,《人民日報》評論《網上信訪會不會異化為截訪的理由?》認為,具體到開通網路投訴,這固然是促進信訪工作密切聯繫群眾的有益探索,但不能就此止步。網路渠道暢通,會對群眾陳情形成分流,這在一些地方會不會異化為截訪的“正當理由”?網路投訴省轉市、市轉縣,假如一層轉一層,仍舊轉回到基層,如何實現“事事有著落、件件有回音”?回答好這些問題,才能暢通權利救濟渠道、拓寬訴求表達平臺,讓群眾在改革中真正受益。
“事事有著落、件件有回音”來自於新任信訪局長舒曉琴在放開投訴受理內容動員會上的許諾。作為中國政壇少見的女性省政法委書記,公安廳廳長,這位上任不足3個月的局長以雷厲風行、説幹就幹著稱。這句話振奮人心,使公眾對於網上信訪平臺充滿期待,因此被媒體頻頻引用。
《羊城晚報》評論《期待國家級網上信訪真正“事事有著落”》,《華西都市報》評論《網路接訪切忌“坐診不號脈”》對於這句“口號”的核心評價如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馬懷德所言,應用資訊技術增加信訪網路投訴內容,可以減輕群眾反映問題時的舟車勞頓,降低信訪成本,但最關鍵的是設計和落實好投訴之後的跟蹤和監督制度。
由於訪問人數過多,7月1日上午國家信訪局網站出現了短暫的癱瘓。這一個小插曲也從側面反映了公眾的民意期待。《青年時報》的評論文章中指出,在好奇、試探之外,網站本質的“信訪功能”,恐怕承載了更多的民意訴求,官網癱瘓,很能説明公眾期望值。同時也表明網站技術上的預計、準備顯然並沒到位,因而“開門紅”的民意反饋,是官網技術上應做更多準備。
網上信訪開了一個好頭,公眾的期待不僅停留在“事事有著落”上、技術支援過硬上,同時強調了其服務性。《新京報》7月1日的社論提出了“用戶體驗”一詞,認為網上信訪和網購,領域不同,但實質理念其實是相通的。網上信訪也需要讓民眾相信網上陳情既方便,又可信賴,要像“網購”一樣方便。
總體來看,公眾對網上信訪平臺的期待值頗高,但仍有三分擔心和質疑。香港《南華早報》7月2日指出,有些人權律師和陳情者對網上投訴能否得到應有的關注提出了質疑。知名律師袁裕來説:“通過面對面對話都無法解決他們的問題,所以我對這個網站的作用並不持樂觀態度。如果國家的法律制度能夠贏得人民的信任,那他們的問題就容易解決了。”
無論是期待,還是擔心,最終對要回歸到公眾對網上信訪的信任度。公眾對這個平臺的信任就是檢驗其是否有效有意義的客觀標準。正如觀點中國評論文章《網上信訪要用真誠培養自己的“信徒”》所言,每一位網民,都應該成為信訪工作的信徒。但前提是,“網上信訪”工作要確實給力。這需要網民將國家信訪局的網站收入收藏夾,更需要整個國家的信訪工作做到公眾和網友的心坎裏去,從而建設起“網上信訪”制度的公信力,培養“網上信訪”的鐵桿粉絲——信訪制度的“信徒”。
輿情點評:主動的迎合能夠點燃希望收穫信任
資訊化時代裏,我國信訪工作終於開啟了“網上信訪”的新曆程。網上信訪比起傳統的陳情方式優勢十分明顯,而國家信訪局對於這個平臺又信心滿滿,公眾終於打破了對信訪工作“老是不信”的標簽化印象,對“網上信訪”投以期待。
但是,這座“連心橋”是否暢通,功夫還是線上下。信訪工作的重要內容不只是投訴平臺的搭建,更核心還是對陳情內容的實質性處理。開放投訴的效果終究還是要體現在與相關部門的對接、調查、處理上去,確保投訴的聲音不會沉沒,同時真正讓每一個投訴都有著落。
國家信訪局主動迎合民意需求,建設溝通平臺,成為信訪工作的破冰之舉。這是繼政府微網志之後,又一重要的政府管理創新舉措。網上信訪平臺燃起了公眾對維權的期望,也是政府重建公信力的試金石。民意能否有問必有回應,“陳情”能否從這裡脫敏,公眾對政府的信任能否重建,我們都在期待。
觀點中國 張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