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圖片

    7月27日,中國新聞社記者在大霧瀰漫的大連港口拍攝到的中國改建航母。當日,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耿雁生宣佈,中國目前正利用一艘廢舊的航空母艦平臺進行改造,用於科研試驗和訓練。8月14日,中國第一艘航母平臺順利完成了首次試航,這是一次具有里程碑式的事件。近日,正在大連的16號中國航母平臺懸挂滿旗,身著海軍制服的人群在甲板上進行了站坡儀式。在當前中日因釣魚爭端而導致中日關係緊張的背景下,人們期待著中國航母早日服役。從維護國家安全利益特別是海上安全利益的角度看,中國首艘航母入役海軍意義重大。

    2012年9月23日下午16時許,中國第一艘航母平臺16號艦在大連舉行交船儀式,16號艦與相鄰停泊的88號艦全部挂滿旗。隨後,16號艦艦橋桅桿升起五星紅旗,艦首升起八一軍旗,艦尾升起海軍旗,17點20分,交船儀式完成。據悉,16號艦不日將駛出大連港,前往海軍航母駐泊錨地,在航母駐泊錨地,將舉行16號艦入役儀式。此前,在9月1日,該航母已經正式涂上舷號16,顯然這是服役前的最後一筆。據悉,按照海軍船舶服役規律,新型軍艦涂裝舷號,是即將加入海軍行列的重要標誌。而這也正式錶明,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擁有自己的航母已經成為真正的現實。[詳細]

    我國航母服役可進一步提升中國海軍在世界的地位和影響。在半個多世紀以來全球發生的局部戰爭和武裝衝突中,航空母艦作戰的活躍程度一直都很高。從某種意義上講,航空母艦是國家軍事實力的象徵,也是國家利益與意志的體現,更是一支現代化海軍不可缺少的脊梁。冷戰結束後,世界仍不安寧,霸權主義、強權政治仍然存在,地區衝突、民族矛盾、局部戰爭此起彼伏。少數強國海軍,仰仗其航空母艦充當世界警察,到處應付危機;或以航空母艦進行威懾,以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實現其戰略目的。現代航空母艦是一個國家海軍力量強大的體現,而且是一個國家政治、經濟、國防、科技力量的綜合體現。從某種意義上説,擁有現代航空母艦,不僅是海軍是否強大的一個標誌,也是一個國家海軍戰略和綜合國力的體現。[詳細]

    航母問世對中國海軍來説具有的戰略意義。中國航母的服役將使中國海軍的戰鬥力、常規威懾能力和核威懾能力大增,真正成為一個戰略性軍種。首先,航母可以有效地統合中國海軍水面艦艇力量。中國擁有亞洲規模最大的水面艦艇部隊,如此眾多的海上作戰平臺均只依靠岸上指揮所進行指揮,不能發揮集團作戰的優勢。一旦航母入役,可以以其為核心建立航母戰鬥群,形成一體化聯合作戰態勢,大大提高戰鬥力。其次,航母可提高中國海軍的海上遠端作戰能力。航母實際上就是一個搭載飛機的平臺,是一座海上機場,作為現代化遠洋海軍的核心力量。此外,航母將提高中國海基核力量的生存能力。過去中國海軍以“空潛快”為主的兵力結構無法為核潛艇進入大洋提供有效保護,航母的裝備和航母編隊戰鬥力的形成則使彈道導彈核潛艇進入大洋有了可靠保護,提高了核威懾的可靠性。[詳細]

    我國在這個關鍵時刻展示航母,表明中國對於捍衛釣魚島堅定不移的決心和意志。中國航母16號艦“遼寧”號將入役海軍,表明目前我國海軍已經擁有第一艘航母;但中國擁有航母不代表中國就很快解決釣魚島爭端、黃岩島爭端,航母的戰略威懾大於實戰意義。中國航母將入役的消息振奮人心,其對中國的現實意義要大於形象意義。

    日本政府在釣魚島問題上的行為,踐踏了國際法準則,是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成果的公然否定,是對戰後國際秩序的嚴重挑戰。究其原因,德國媒體一針見血地指出:“日本從未努力清算自身歷史。”日本在二戰戰敗後,一直沒有深刻反省侵略戰爭歷史。歷史上日本確實對南韓進行了殖民統治,也對中國發動了侵略戰爭。這來,日本政府一方面承認錯估形勢,要派特使來中國溝通;另一方面,然而21日晚,多名日方人員以防止台灣“保釣”人員登島為名登上了釣魚島,對此中國政府提出嚴正交涉和強烈抗議。而此時中國航母的展示,可以説是正告日本政府,不思悔改最終必將自食苦果。[詳細]

    世界政治經濟的舊秩序不能靠戰爭和冷戰來繼續,由一國稱霸主宰的格局在亞太及其他任何地區都將隨著多極化、多元化而逐漸改變,中國首爆原子彈和隨後的“兩彈一星”曾經影響世界戰略大格局,中國首艘航母被不懷善意的媒體和人士貶低為“紙老虎”,它能不能像“兩彈一星”那樣對世界戰略格局發揮一定的影響,還要假以時日才能驗證,這取決於我們的努力。但它的出現,為維護世界和平增添了一份力量則是從今天就可以肯定的。

    有個別周邊國家允許美國航母編隊駐泊在本國港口,有的國家願意美航母來訪,對其在本國海域遊弋習以為常,甚至對能夠參與聯合軍演哪怕是跑龍套都非常得意,卻對中國擁有航母驚恐萬分,歇斯底里大叫威脅。不能讓這些外界的噪音影響我們的步伐,越有實力,有的噪音就沒有了。敵對勢力反對的,正是我們應當認真去做的事情,相信第一艘自主研發的航母會在不久以後出現,國家高層對航母工程的認識、支援都會加大,不能停留在現階段,要放在世界戰略大格局的層面上來做思考,做決策。[詳細]

 
相關閱讀
標題圖片
    7月27日,國防部新聞發言人耿雁生宣佈,中國正利用一艘廢舊航空母艦(指“瓦良格”號)平臺進行改造用於科研試驗和訓練。這是國防部正式對外披露航母。
調查
    你認為中國航母正式入列的最大意義是什麼?
往期回顧
標題圖片
理性愛國,最響亮的愛國好聲音
標題圖片
倫敦奧運:關鍵詞不是“金牌”
標題圖片
正負能量PK:暴雨襲京的反思
    總裝綜合計劃部綜合局副局長林柏在7月31日國務院新聞發佈會上講道:“中國堅持適量發展武器裝備,完全是為了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領土完整,保證國家安全發展的需要。中國不會與任何國家搞軍備競賽,不會對任何國家構成軍事威脅,更不會超出國力和經濟實力發展武器裝備。”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