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圖片
    7月21日18點03分,新浪微網志認證用戶吳法天寫到:“青春是一場大雨。即使會感冒,也希望能重淋一次。”。只是沒人會想到,幾個小時後,這場大雨變成了多數人的噩夢。一天之內,北京市氣象部門連發5個預警,暴雨級別從藍色預警上升到橙色預警。首都機場500多架航班取消或延誤,8萬多名旅客滯留。北京變成一個沿海城市。越來越多的人被堵在路上,甚至再也沒能回到家。看似光鮮亮麗的世界城市,被暴雨打成了篩子。

7月22日,新華網在《讚北京“最強暴雨”中的“最美精神”》中評論道:不管是在微網志輿論場,還是在主流媒體的輿論場,袖手旁觀看熱鬧、看笑話的心態弱了,愛心接力傳遞需要幫助的資訊並積極伸出援手,將鏡頭對準可歌可泣的正面形象的氛圍強了。這種悄然的變化中,隱含著北京人被天災激發出的愛心、互助以及自強。

關鍵詞:因公殉職

@平安北京:2012年7月21日,北京遭遇60年以來最大降雨,北京市公安局接到大量群眾求助報警。燕山分局向陽路派出所所長李方洪同志從中午開始就帶領民警奮戰在轄區積水嚴重的鳳凰亭村,先後救起50余名被困群眾。17時20分許,當李方洪同志再次衝入水中救助群眾時,被一根落入水中的電線擊倒,光榮犧牲。

關鍵詞:雙閃志願者

@何恩培:六十年一次的暴雨,讓我誤了明天的兩個要約,卻有幸體驗“雙閃志願者”。淩晨3:30我出候機樓的門,迎面站著一個氣質美女,背後一輛雙閃賓士:“去城裏嗎,免費送”,再看背後,一排雙閃車,有別克有寶馬有大眾。。。這樣凝聚力的民族,必將崛起。

當晚,北京熱心網友通過微網志自發組織志願車隊,打著雙閃燈冒雨前往機場,免費搭滯留旅客到城裏換乘公共交通工具。一場大雨驗證了“北京志願者精神”。

關鍵詞:免費過夜

良子健身總裁@朱國凡:號外良子在京21家門店全部可以為困在附近的人提供避難通宵留宿店裏有吃的.喝的.有電視.有沙發.有熱水洗澡!全部免費提供!良子為大家做點自己能做的事。請大家幫轉起來,問附近店地址:請拔打65155555。

關鍵詞:遺失車牌

@趙宇趙宇:石佛營路靜香齋飯館門口挂了一堆昨晚拾到的車牌,等待主人認領,好人真多。

7月23日,《新京報》在《一場暴雨,檢驗公民社會的成色》中評論道:暴雨襲京本是所有人都共同面對的考驗,很多人的表現,卻令人心寒。然而,讓這個城市變得更好,不是一群人憑著道德優越感,對另一群人發起批判,而是,應該更深入地追問,為什麼同樣在一片暴雨之中,人們的表現會如此顯著不同。

關鍵詞:出租漲價

@查慕春:暴雨,計程車集體回家避雨。雨過天晴,紛紛出動,在機場趁火打劫滯留旅客,到望京四百起步。

關鍵詞:交通罰單

北青傳媒總裁助理@北青全偉:今天早上出門,看見不少因昨天暴雨而“遺棄”在路邊的車,可惡的是不少車被貼上了罰單,一點同情心都沒有!心中驀然感到很悲哀!

22日下午北京市常務副市長吉林表示,在突發災害降臨時這種處罰是錯誤的,所貼罰單作廢。晚上交管局表態稱,“已下發通知,雨後以服務疏導為主,對因雨受困車輛聯繫車主,挪移清拖;對22日協管員擅自粘貼的違法告知單不予錄入;對擅自貼條的當事協管員嚴肅處理、調離工作崗位。”

關鍵詞:機場收費

@老徐時評:同樣令人作嘔的是:昨晚那麼大的雨,機場高速收費站附近水快沒過半個輪胎,車輛排長龍停在那兒都有熄火的危險,可是他們仍在一絲不茍地收費。

關鍵詞:坐地起價

科普作家,科學松鼠會作者之一的@蘇椰:暴雨夜三元橋旅館抬價到2160元一晚,那些義務從機場接人到三元橋的自願者車輛又被迫回來望京找旅館。。。心寒。

事實上,通過微網志這一即時的資訊傳播平臺,我們得以在第一時間,看到災難面前的各色人等以及他們的善意與冷漠。在近年社會道德水準不斷受抨擊的輿論環境下,民眾的正能量被激發出來,自發的組織起救助力量,彰顯了普通人的大愛和素養。而部分人備受詬病的坐地起價行為,也在網上引起“公益行為”與“市場行為”的爭議。但無論如何,災難面前城市管理者的智慧受到考驗,網友們大多批評“官方樓堂館所無一開放,收費站仍然抓緊收費,交管員給被淹車輛貼罰單”。如何能夠最快速的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務,引導所有的社會成員履行公民責任,共同應對危機,而不是用官方傳統的話語模式來應對民眾需求,這才是災難帶來的反思。

暴雨來得快去得快,但停留在道路上的殘骸仍然告誡我們:沒有經驗的總結,能力的提升,和中國諸多事件一樣大家很快遺忘而麻木。這才是這個國家的悲哀。(@夏建統)

關鍵詞:暴雨

@財經網指出:一年前,2011年7月25日,《人民日報》要聞版(4版)頭條:《再迎暴雨 北京有譜了》。背景,2011年6月23日,北京降暴雨,官方稱為“百年一遇”。7月24日,再降暴雨,官方稱為“13年來最大的”。報道指24日暴雨由於準備充分預警早等,未對交通生産造成重大影響。

近幾年來,“N年一遇”成為最受氣象部門和城建部門歡迎的“臨時工”。我們已經習慣了百年一遇,千年一遇,乍一看到如此精確的61年一遇,不免心生懷疑。但是“N年一遇”就是藉口嗎?天災也不是城市成為海洋的全部理由。如果一座城市的排水系統足夠發達,再剽悍的“N年一遇”,也會迎刃而解。

關鍵詞:預警

@Coley測試版:查了下@平安北京和@北京發佈兩個官博的雨情預警情況:前者在昨天早上11點轉發了條警示性很弱的天氣預報,只提示“外出注意安全”,後者第一條雨情微網志,到下午五點左右才出現,兩者都沒及時提示大家不要出門之類。很想知道北京的極端天氣預警機制是如何運作的。

21日,北京市氣象部門連發5個預警,暴雨級別從藍色預警上升到橙色預警。中國暴雨橙色預警信號含義是3小時降雨量將達5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數字化的定位讓普通民眾很難産生直觀感受,因而喪失警惕性,大雨期間,不少人仍然沒有改變出行的計劃,以至於忽視了即將到來的危險。另外,氣象部門發佈預警的渠道過少,網民呼籲政府發佈重大災害預警時,可通過短信方式送達所有市民,提醒居民儘量減少外出。

根據《北京晨報》報道,對於能否通過短信發佈暴雨預警,市氣象局相關人士認為手機預警資訊發送尚有技術障礙,但據《人民郵電報》報道,北京移動表示:1.氣象局並沒有和他們合作;2.北京移動全網發送短信沒有技術障礙,此前已與市政府合作多次。中國電信政企客戶事業部張明天更表示,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移動在防災、抗災、救災通信技術保障方面從來沒有“做不到”這個詞。

究竟誰對誰錯?

關鍵詞:防汛

自北京市政府新聞辦的“北京發佈”以下,市和區縣兩級各部門微網志通宵發帖,成為當天晚上權威的資訊源。上線不久的“房山水務”,截至22日晚連發68條暴雨相關微網志。北京房山青龍湖少年軍校基地因山洪爆發被困,“北京消防”、北京市水務局的“水潤京華”等微網志直播消防官兵徒步馳援情況,至當晚8時11分,百餘師生全部安全轉移。向陽路派出所所長李方洪在積水嚴重的村莊不幸犧牲後,北京市公安局“平安北京”沉痛通報的帖文,轉發50萬次,評論8萬多條。在搶險救災中,因公犧牲的還有房山區韓村河鎮副鎮長高大輝和密雲縣大城子鎮鎮長李建民。

可以説,暴雨之後,交通、公安、消防、防汛、排水、急救等多部門都快速的進行了“反癱瘓”式的全方位應急救援。

但我們仍然能看到,儘管北京城區90座下凹式立交橋已建立“一橋一預案”,排水、交通、電力等部門,根據橋體的規模、道路結構,制定個性化方案,力保暴雨中立交橋排水通暢,不積水。然而,事實證明,在強大的暴雨面前,多處立交橋下出現嚴重積水。21日晚,一男子開車行至東二環廣渠門橋下,被雨水困在車中,救出來送往醫院後死亡。

另一方面,北京公共交通應急不力的“軟肋”再次暴露,地面公共交通工具癱瘓,而各地的網友紛紛抱怨打車難,計程車奇缺,在首都機場大巴候車處積壓旅客上千人。通往首都機場的地鐵機場線也因雨水沒過地鐵感應板,造成地鐵列車失去動力,導致停運。

另外,更多的人認為,在暴雨襲城等公共危機事件發生的時候,需要公權力機構和公眾,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人力、物資和手段應對現實危機。在這個問題上,自發形成的民眾互助,也從另一個角度體現了我們的應急救援體系仍然不完善。

關鍵詞:基建

北京已經不是第一次被水淹了,相比發達國家的排水系統,北京還有很大距離。但如果每次都如上一次般毫無進步,那基礎設施建設的有效性真的需要詳細審視。英國倫敦、日本東京、法國巴黎、山東青島,乃至此次重災區北京的團城等地,成為媒體在提及下水道系統時的樣板案例,多熟民眾已經耳熟能詳,或許它們能為中國城市的治澇工程帶來啟示,而不僅僅成為民眾消費的文字。

雨果在《悲慘世界》中説,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龍應臺説,驗證一個國家和城市是否發達和文明,一場雨足矣。為什麼我們明明有成功案例可借鑒,卻始終擺脫不了城市內澇的命運呢?北京市委書記郭金龍直言“我們的基礎設施方面就表現出一些脆弱”。“最強暴雨”或許只是偶發事件,但它卻能夠檢驗出政府執政為民的成色。

我們的大部分政府官員沒有真正意識到與民生密切相關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如若與經濟的發展速度不同步,將成為經濟進一步提升的桎酷。一是經濟指標轉移了政府大部分的注意力。二是對於官員的考核太過單一。如果我們對於官員的考核不再局限于看得見的經濟指標,而是更多地考察看不見的有利於民生的工作,更注重群眾的口碑,那將會激發更多的官員將工作的重心轉移到與群眾生活的息息相關的各個方面,促使他們將服務民生作為發展經濟的最終目標。《王穎:“61年不遇”掩蓋不了城市的脆弱

關鍵詞:自救

@科學公社李虎軍:我們需要知道每位遇難者名字,知道他們為何遇難。我們都是駕車者、乘車者、救援者,都是在屋頂下生活的人。

每一次災難都是一次用鮮血進行的常識普及。北京環路和地下室能淹死人?這並非笑話。民眾的防災意識亟待加強。《環球時報》在社論中尖銳的問到:上星期六大雨已成定局時,很多人仍開車上街,政府阻止不力,體育場還有足球比賽。北京的各種補習班多如牛毛,但有幾個人受過專門的逃生訓練呢?

在這次暴雨過後,如何逃出密閉的汽車,如何防止汽車浸水,如何避免觸電危險……各類科普知識、生活常識開始充斥網路,其中不免泥沙俱下。但無論如何,在政府不斷提升政府的公共服務意識和能力的同時,民眾也需要為未知危險的來臨做好萬全準備。

(文中部分資料來源於新浪微網志)

 
相關閱讀
大暴雨衝出中國現代化的原形
    這場大暴雨致使37人遇難,是全北京的悲哀,也是中國現代化的污點。但讓這次災難也成為一個起點吧。深刻的反思是必須的,它應從政府開始,一直向全社會延伸。
你對政府防汛應急工作滿意嗎?
    7月21日,北京城遭遇今年以來最大的降雨,總體達到特大暴雨級別。一天內,北京市氣象臺連發五個預警,暴雨級別最高上升到橙色。截止目前,已有37人遇難。你如何看待暴雨期間的政府防汛應急工作?
往期回顧
錐尖上的城市:誰是不受歡迎的人
錐尖上的城市:不受歡迎的人
載人航太:仰望星空與腳踏實地
載人航太:仰望星空與腳踏實地
道德重建不能過於依賴平民英雄
道德重建不能過於依賴平民英雄
    一場大雨,激發起民眾的正能量,凝聚起普通人的愛心,但感動之餘我們必須反思。再耀眼奪目的民間正能量也不及職能部門失職産生的負能量破壞性大。正如《人民日報》官方微網志評價説:一場大雨,檢驗出城市的脆弱一面,北京如此,其他城市的情況可想而知。沒有一流的下水道,就沒有一流的城市。基礎設施薄弱是城市建設的通病,這場暴雨再次為我們敲響警鐘:在注重城市華麗外表的同時,更要關注一個城市的內在品質。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