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國王、27位總統、8名總理、9名副總統、6名特使,23-25名外長,50個國家元首級代表團,80個部長級代表團。”伊朗官方的伊斯蘭共和國通訊社26日給出了這樣一組數字,描述德黑蘭不結盟運動大會的風光。《德黑蘭時報》寫道,“不結盟運動峰會,有望成為地球上最大的秀———展示國際團結與和平共處”。
本月30日召開的第16屆不結盟運動首腦會議是伊朗30多年來舉辦的規模最大的一次國際性會議。伊朗為此傾注了極大熱情。從機場到市內的主要街道,德黑蘭的公共場所處處張貼著峰會標語。各類有關峰會的消息佔據著伊朗各大報章的主要版面,當地電視臺也在滾動播報最新消息。
走在德黑蘭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荷槍實彈的伊斯蘭革命衛隊士兵和警察。安保人員神情嚴肅,密切注視著周邊情況。車輛穿梭于大街小巷,主要路段的交通依舊擁堵。市民的生活基本如常。【詳細】
本屆峰會是在中東局勢動蕩、伊朗與西方關係持續緊張的背景下召開的,因此格外引人關注。此次峰會是伊朗伊斯蘭革命33年來承辦的規模最大的一次國際會議。
與往屆峰會相比,本屆峰會具有三大看點。首先是能否為打破目前的敘利亞僵局帶來轉機;二是伊核問題,伊朗可能在會議期間邀請與會代表參觀其核設施,伊朗能否得到更多國家愛的支援;三是埃及總統穆爾西出席峰會,伊朗和埃及兩國1979年斷交至今,穆爾西是過去30多年來首位訪問伊朗的埃及國家元首。【詳細】
不結盟運動萌發于東西方冷戰初期,針對當時東西方兩大軍事集團(北約和華約)的嚴重對抗殃及到廣大中小國家,由時任南斯拉伕總統鐵托、印尼總統蘇加諾、印度總理尼赫魯、埃及總統納賽爾、迦納總統恩克魯瑪等創建,其反霸反帝色彩濃厚。
對於本屆峰會,伊朗政府可謂格外重視,為了打破歐美等西方國家的孤立和制裁,彰顯自己的地區影響力,伊朗政府力邀各國參與此次峰會,因此出席本次峰會的各國領導人名單成為媒體關注和熱議的話題。伊朗《德黑蘭時報》甚至歡呼道,“不結盟運動峰會在伊朗首都舉行,面對帝國主義侵略和全面世界戰爭的威脅,它有望成為地球上最大的秀”。
不結盟運動峰會毫無疑問將會令伊朗底氣大增,而成為不結盟運動的輪值主席國是伊朗“從天而降的好運氣”,增加了與美國等西方國家博弈的籌碼。同時,伊朗希望在不結盟運動峰會結束後為敘利亞政府和反對派舉行對話會議,以解決敘利亞危機也是很值得與會各國讚賞的舉措。此外,伊朗還竭力利用不結盟運動拓展外交空間、尋求反美盟友。【詳細】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上周宣佈,他將參加不結盟運動峰會。潘基文不顧華盛頓的反對宣佈與會,這是在公然蔑視美國試圖使伊朗政權陷於外交孤立的做法。然而,努力勸阻潘基文參加峰會--以及使不結盟運動邊緣化的嘗試--其實是美國犯下的重大戰術錯誤。此外,美國這樣做也是基於長期以來美國對不結盟本身的誤解。
自上世紀50年代不結盟運動興起以來,美國人就一直在努力理解這一現象。當時,美國人往往認為不結盟類似于中立。然而,通過“中立”這個“鏡頭”看待不結盟運動並非特別有益。儘管不結盟運動一直避免與大國直接結盟,但這從來不是它的唯一決定性屬性。
由於幾任美國總統認為這些國家有可能對冷戰産生決定性影響,他們不得不進行調整。隨著時間的推移,艾森豪威爾政府不再對不結盟運動感到不安,開始討好一些最重要的不結盟國家,特別是印度。
在奧巴馬政府目前努力遏制伊朗之際,早年美國與不結盟世界的接觸可以提供什麼教訓呢?【詳細】
不結盟運動影響力早已大不如前,所謂的峰會僅具象徵意義,對伊朗打破國際制裁、化解外交困境雖有一定幫助,但實際效果究竟如何,也還是個未知數。可是無論怎麼説,伊朗能夠成功舉辦第16屆不結盟峰會,並邀請到如此多的國家以及首腦參會,至少在氣勢上,是對美國、歐洲老牌國家和以色列的一次重大外交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