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 觀點中國 倫敦 奧運
    激勵一代人,非著名運動員最後點燃“銅”瓣火炬塔,聲若燦爛。英國人以講述歷史的敘事口吻完成了傳統到現代的穿越,在其無比輝煌的工業革命時期卻相當筆墨展示工業革命帶給世界的不幸以及沉思,而憨豆先生、007與女王穿梭至現場的一幕讓人感嘆英式幽默可以這樣瘋狂。倫敦奧運給世界帶來了怎樣的英式文化?
標題圖片
全球共賞英倫文化盛宴

    奧運會開幕式一向是主辦城市向全世界推介其文化和歷史的舞臺,倫敦奧運會也不例外。從莎士比亞到羅琳,從工業革命到社交網路,英國人試圖通過三個小時的表演和狂歡告訴世界:倫敦影響了,也將繼續影響著世界。
    倫敦市長鮑裏斯·約翰遜自信滿滿地表示,開幕式的演出展現了倫敦過去、現在和未來的精華。倒計時的奧運鐘、莎翁筆下《皆大歡喜》裏創造的森林裏的理想世界、工業革命的喧囂、女王和007邦德、憨豆先生和《烈火戰車》、永遠的披頭士巧妙地構成了英國文化。【詳細

夾雜後現代訴求的宏大敘事

    當今奧運會的開幕式已經形成一種宏大敘事的定式,開幕式必須承載並展示舉辦國舉辦城市的文化與文明的輝煌業績,這一巨大負載使設計與策劃的難度成倍地增加。中國北京奧運會就是典型的形象重塑工程,它承載著全國人民歷史的、現實的和未來的厚重的寄託和期冀。
    倫敦奧運會開幕式也要完成日不落帝國輝煌往昔的宏大敘事。文化的底蘊,歷史的蹤跡,藝術的展現,是其主導理念。開幕式藝術總監丹尼-博伊爾透露,這場盛會的設計靈感來源於英國大文豪莎士比亞的戲劇作品《暴風雨》。【詳細

標題圖片
從容打量倫敦奧運

    體育,本是一種有規則的遊戲。現在把賽事當成觀賞性娛樂項目,享受體育帶來的快樂。正如奧運之父顧拜旦所説,“鎮靜和自信成為古代文明寶貴的支撐,它們也將成為即將在暴風雨中誕生的未來新生文明必不可少的支柱”。
    倫敦辦奧運,看上去頗為節儉,甚至寒酸。報道説,倫敦場館投入錙銖必較,不少是臨時性的,奧運村的簡陋擁擠甚至招致不少抱怨。畢竟歐洲正遭遇經濟危機,英國人確實手頭拮據。但從另一個角度看,實用、環保,是倫敦奧運更看重的原則。
    倫敦的奧運氣氛不濃,感覺倫敦人沒太把奧運當回事兒。作為向有好客之風的文明古國,中國在大踏步走向現代化之際,第一次擔綱奧運會東道主,第一次迎接來自全球的浩蕩客人那份激動、認真、不遺餘力自是不言而喻。而倫敦則是第三回當東道主了,有點司空見慣尋常事的淡定,也屬正常。
    當年北京奧運辦得很精彩,而今,奧運在彼岸繼續上演,且讓我們安心享受,從容品味。【詳細

倫敦奧運開幕式:自省與親民

    倫敦奧運開幕式對於歷史延續性的繼承體現在選取的點,它留個所有志願者謝幕的機會,它讓失聰兒童唱響英國國歌,它讓憨豆先生一展琴技,它讓平民成為延續該國歷史的這些點,它讓英國1959年國産迷你汽車惡搞天氣預報,影視劇臺詞和畫面映襯現場歌舞場景別具一格,倫敦在現代性的表現得淋漓盡致。
    文化是相對的,道德是絕對的。此言意在説明西方文化界也在反思其歷史過程中文化擴張的弊端,這也正好印證此次倫敦奧運開幕式中關於工業革命歷史的沉思,英國人在全球視野的奧運開幕式上自省其輝煌歷史下的另一片陰影,實屬難得。
    對於工業革命的反思,當孩子們望著七個大大正在冒煙的煙囪時,一旁的人們已經向因為工業革命帶來的不幸與戰爭脫帽寄託沉思,這體現了英國人對歷史的自省。自省對於英國人乃至西方人而言是一個做人的品質更是一個國家的文化品格。詹姆斯邦德與女王穿梭至現場的一幕讓人感嘆女王也可以這樣“瘋狂”,其背後更是體現親民的作風。【詳細

標題圖片

    當今世界的奧運會已經成為國家形象、城市形象、城市品牌運營的重要方式。利用奧運會開、閉幕式大型演出塑造美好的國家形象,以全面提高國家聲望和文化影響力。它已經成為各國爭辦奧運會的重要原因。此次倫敦奧運會開幕式所呈現的自省與親民也將為此屆奧運會注入超越“更高、更快、更強”的體育理念多一份人文關懷,關注比賽過程的快樂勝於“獎牌”顏色。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 對外服務:訪談 直播 廣告 展會 無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