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車陪嫁 權力做媒
    湖北廣水離任官員十年間帶走28輛公車, 廣水常委聯名追討。截止到目前為止,只有8輛公車被追回,其他20輛車還在離任領導手中。湖北隨州市回應稱,情況基本屬實,該市將糾正存在問題,並予以問責。
公車陪嫁

事件概述

10月1日,南方週末發文《人大常委追車記》曝光從2000年起,湖北廣水市領導調任共帶走28輛公車,五位現任市人大常委聯名提出議案,要求廣水市政府追回被帶走的公車,並追究當事官員責任。 

10月7日,《湖北廣水官員上調帶走28輛公車 市人大五常委聯名追討》的文章在網路上被多次轉發,引起廣泛關注。湖北隨州市8日晚回應稱,近日媒體報道情況基本屬實,該市將糾正存在問題,並予以問責。

據悉,這一不正之風沿續多年,因為官員離開後基本上都被提拔到更高的職務,截止到目前為止,只有8輛公車被追回,其他20輛車,仍然被調離廣水的官員佔用,也沒有一個人被追責。

媒體關注度趨勢分析

公車陪嫁
                  單位:篇

此事件首度曝光是在10月1號的《南方週末》,恰逢十一黃金周的第一天,由於長假效應,並未引起廣泛關注。

再次進入人們視線已是一週之後,鳳凰網原文轉發,各網站緊隨其後,紛紛轉發,累計轉載89次,由此引發了輿論。這反映了門戶網站的影響力足以控制網路關注度,形成鋪天蓋地的文字圍城,促進事件發展。而影響力正是所有媒體追求的目標,是網站的生命力。

9日,“官員調任,帶走公車”到達輿論高潮,評論分為三類:公車私用不正之風;官員違規,監管不力;人大發揮監督作用。此事件以隨州市官方回應為結尾,隨州市表態責成相關單位或個人立即退還帶走車輛;誠懇接受輿論監督,糾正存在問題。

輿論應對分析

隨州市官方就“公車陪嫁”事件共進行兩次媒體應對。

第一次是《南方週末》的《人大常委追車記》。此篇報道內容詳細具體,涉及人員多達23人。其中:事件發起人5人,涉案官員10人,中立領導5人,追車專班成員3人。向媒體爆料者有7人,大部分來自於聯名追車的五個人大常委及追車專班成員。

此次與媒體“對接”特點是涉及人員眾多,事件發展來龍去脈非常詳盡,而且涉及人員的具體姓名包括職務以及態度都非常明確。而最後得出的結論是:發起追車事件的人大常委承認,“人大確實失職了”。他們強調,如果廣水市主要領導和人大主要領導堅持追查,這些車肯定能追回。一把手態度曖昧,導致了這一尷尬結局。常委們擔心,“換屆即將進行,肯定還會有人帶車走。” 這是一次主動的、有計劃的媒體爆料。基本囊括了近幾屆的廣水市主要領導成員,勢必在地方上引起強烈反響。

而第二次屬於媒體“應對”,隨州市做出三點回應:媒體反映的情況基本屬實;公佈追車現狀;表態(接受監督,糾正問題,追回車輛)。與第一次相比,此次應對是被動的輿情公關,而最終處理結果,還需公眾長期關注和監督。

輿情評價

《人大常委追車記》一篇詳細的報道,把公眾輿論導向了公車私用。公眾的態度普遍一致:對公務人員佔用國家財産表示氣憤。此事發生在三公公開的節點上,公車私用的不正之風引起廣泛關注之時,並且正值地方即將換屆選舉。官員調任帶走公車在廣水長期、大量存在,並且漸成慣例。可見當地的政治詬病已基本成為“明規則”,形成“傳統”。

追車記跨越了十一年時間,歷經幾屆領導依然得不到解決,選擇這個時間向媒體爆料可以理解為五個人大常委勵精圖治,對此忍無可忍,而市主要領導的中立態度迫使他們只好求助媒體,發揮地方人大的監督職能。

不過,此事涉案人員眾多,姓名職位和帶走公車的時間細節如此詳細,在曝光官員違紀的事實同時,也暴露了廣水市官員的親疏關係。而且還直接指責現任領導不作為,導致國家財産被侵佔。最後的結論是:常委們擔心,“換屆即將進行,肯定還會有人帶車走。”偏向性非常明顯,這就需要公眾正確判斷常委們的“擔心”是真的擔心車被帶走,還是想通過追車事件對換屆産生某些影響。只有公眾和媒體長期、公正、客觀地監督公車陪嫁事件,此事才有可能得到妥善處理。

此次的“公車陪嫁”,與湖南衡陽的“局長副局長互毆”事件有一定的共同之處。我們一直提倡法制社會,立法和司法上在不斷地完善和進步,但是依然存在著執法不嚴,有法不依的現象。無論是公車的使用和歸屬,還是地方人事的調動安排都有明確的法規依據,但是在地方上依然存在著“人治”的現象。單純的看,人大常委追車記正是發揮了人大的監督職能,但同時還需配合群眾監督、媒體監督,才能漸漸形成良好的監督氛圍,共同建設法制社會。

觀點中國輿情編輯 張林

帶走公車
官員調任 帶走公車
東方網:半途而廢的“追車記”
觀點中國:追討公車看點在還原人大監督
中國法院網:公車私用能否倒逼公車改革
武漢晚報:公車私有化 應以貪腐論處
北京青年報:人大追討公車的突破性意義
快樂楊曉波: 三公現在要公示,沒辦法,就找媒體曝光吧,保住官在説!殊不知問責的話就是挪用和貪婪!想一想真是笑話啊!!人家香港這麼富,公務員一共也沒十五輛車啊!你一個縣級市是怎麼樣做到的?一輛最低打十萬,十五輛一百五十萬,我就不知道,這錢為什麼就比救命的錢好撥!如果深挖的話不知到底多大多深的黑洞。
海強波: 狗咬狗,內部撕咬,咬出事了。//@任志強:不算貪污嗎? //@王巍w:還應當調查卸任後霸著宅子的,以各種國家職務蓋的宅子在卸任後會退出嗎?
莫丶無聞: 明明擺在面前的事情,為什麼要視而不見、裝聾作啞?一定要媒體曝光才無奈地表示“將糾正”,“將”到什麼時候?!
青春的笨笨笨: 問責,這個主意好。只是,問誰,是當地的書記,還是當地的市長?又或是當地的臨時工?
wxq1987: 身為一個廣水人,我卻沒有拍手叫好的感覺,除了為家鄉感到悲哀,剩下的就是無奈…
兜兜的姥爺: 繼任領導也樂意,人情做了,自己又可換新車。這已是官場上的潛規則了。
醫者---忍也: 難怪三公消費不敢公開,這裡面有多少漏洞啊,公車變成了私家車啊。只可憐我們這些工薪階層啊。納稅不知道納哪去了。
文深空間: 28位官員調任帶走公車 無人敢追討。這事現在很普遍我們局升遷的都帶上百萬的車
    2000年至2003年,隨州下轄的廣水市調離幹部帶走公車15輛;2003年至2009年,帶走公車13輛。目前還有15輛公車沒有退回。您對官員調任帶走公車一事有何看法?
第五期

“尤美美”坑爹
第四期

天價巡視,掃蕩過境
第三期

鉻渣污染,滅火公關
第二期

山西陳醋門
中國網觀點中國出品 | 責任編輯:張林 |電話:010-88828215 | 電子郵件:zhangl@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