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丁社會
    微軟作業系統的一大特點,就是無窮無盡的補丁。各種漏洞的存在,可能會導致系統不穩定,有時系統突然崩潰,有時病毒四處氾濫,甚至招來駭客攻擊,所以,補丁是最直接的解決方案。但頻繁的打補丁會讓系統漸漸臃腫,而且也難以重建人們的安全感。所有人都會不時的暗想:是不是該重裝系統了。但歷史總是重復自己:安裝系統——打補丁——卸載——重新安裝……這樣的迴圈毫無誠意。人們只會在抱怨的同時,漸漸遠離系統。這也是當下的現實問題,社會一直在打著各種應急的補丁,而問題卻得不到一勞永逸的解決,反而將民眾的信任衝擊得七零八落。打補丁治標,系統設計才治本。


信號失靈、卡斯柯公司,這是上海10號線地鐵追尾事故中的關鍵詞,它又重新喚醒了人們遺忘幾個月的另一段記憶,我們看到了事故調查,看到了強大的專家團,看到了安全大檢查,看到了動車組召回。但事故再一次罔顧有關方面的努力而發生了。這不禁讓人好奇補丁究竟打到了什麼地方?再來一次安全大檢查就能夠防患于未然嗎?

人的生命,不是任何制度任何單位任何人的試錯成本,任何拿人命“開玩笑”蔑視生命價值尊嚴的失職瀆職行為,都是罪不可赦的該受法律嚴懲的劣行。特別是在事故頻發、一錯再錯”之後,相關方面還完全沒有徹底的反省和改進,依然存有僥倖,依然對一些制度性漏洞,選擇性無視,這樣的怠慢疏忽,只能加深涉事者的罪責。

[幹部年輕化的選拔升遷困境]

人們特別是網民群體,已經形成對這種“非常規”官員百分之百的警惕。當然,公眾的質疑行為本身沒有問題,屬於合理監督,但是越來越高的質疑率,説明一個必須承認的殘酷現實:官民互信日益缺乏,政府公信力頻受折損。審視當前基層政權制度中的諸多問題,特別是人事制度。首先是不公開;其次是不公平。僅僅依靠官方回應補不了民眾信任墻中的漏洞,必須做到資訊公開,創造條件讓民眾監督政府。

隨著時間的推移,年輕官員上位的現象將越來越多,所以必須有制度化保證和透明化程式。組織部門只有將官員提拔的條件、規則和程式,勇敢地向社會公開,才能避免“拼爹”時代對權力部門造成的負面影響,才能為幹部隊伍年輕化鍛造一種積極的平臺。

[市長為強拆道歉的公共利益困境]

任由強拆怪圈橫行下去,一是強拆血案不止,百姓利益難得保障,二是城市建設更加艱難,基層官員壓力重重,三是社會戾氣增加,不穩定風險加劇。國家會在本應造福民眾的城市化進程中失信於民,會在推進國家繁榮的進程中失了人心。失信失心的發展,絕不是國家的福音。但市長道歉,被當做是對強制拆遷的一種問責形式,這就有些令人費解了。“市長道歉”能終結“暴力拆遷”嗎?

如何打破這一惡性迴圈?不妨考慮建立拆遷問題第三方評審機制。在政府部門和拆遷戶無法達成協定時,可考慮由第三方評審團介入。評審人員可以依據城市發展情況、拆遷前後環境變化情況、拆遷人員生活情況予以通盤考慮,給出協調意見。對強拆進行遏制,也可協調政府、拆遷戶等各方利益,達到一個大致均衡。但真正要解決強制拆遷,還要在公權力和公民權利發生矛盾時,界定和限制公權力。

[特供菜背後的食品安全困境]

當權力部門的官員們,吃著不含檸檬黃的饅頭,嚼著沒有瘦肉精的“豬肉”,他們如何去感知食品安全危機之下民眾的忐忑不安;當食品安全的決策者們躲進小樓成一統,在亂世紛擾中“獨善其身”,他們還有多少動力去“達濟天下”,致力於打擊地溝油上餐桌、減少農藥殘留,嚴打食品添加劑的違規……特供菜不應當成為應對食品安全的一個補丁。這已經不是人們習慣認知中的權力優先,而是懶政之下不顧民眾利益的自我保護。當人們看到權力部門的自我保護措施,只會對“地溝油”之類的有毒有害食品更加恐慌。

供港、輸日、輸歐美食品以及供應頻繁舉辦“盛會活動”的食品品質,都證明監管部門有能力做到食品安全。因此,解決食品安全問題除了要完善食品安全管理體制解決政出多門,厘清責任、強化教育、修訂編制標準等具體措施外,首要的問題是加強問責制,強化對監管者的問責。另外還要強化對違法者的懲戒力度。還要引入獨立的第三方監督。

[聶樹斌案的法治困境]

冤案猛于虎,但比冤案更可怕的是沉冤不雪、有錯不糾。其結果,流失的是司法部門的公信力,損毀的是民眾對法治的信心。知錯即改,才是重獲社會信任、重建司法權威之計。像趙作海案和天價過路費案,不正是司法部門果斷出手的示範嗎?斯人長逝,墓草青青,“昭雪”對死者來説已無實質意義,但對生者、對全體公民來説,卻意義重大。補丁有BUG,可以再修改,最可怕的是明知有漏洞,卻不屑于打補丁。聶樹斌案真的再也拖不起了。

冤假錯案層出不窮的背後,是普遍的重實體輕程式、非法證據難以得到排除,律師權利難以落實,刑訊逼供不時出現。這一切,不但讓正義難以實現,反而製造出更多本應避免的冤案錯案,聶樹斌案,就是刑訴法曾經在保護公民個體權利方面軟弱無力的一個佐證。而在刑事訴訟法的修改中,非法證據排除和“不得強迫自證其罪”將可能有效遏制刑訊逼供,如能增加對律師權利的保障,則會使辯護權進一步得到保障。一部符合法治精神、人道主義原則的法律,來保障每一個公民的權利,這都是我們所期待的。但是,即便法立得再好,如果法律得不到遵守,又有何用?

[救助跌倒老人的道德困境]

中國目前已進入工業化社會,面對道德滑坡,人們感到很困惑,對傳統美德心嚮往之,但空談多、踐行少。對於有違道德的事,似乎人人義憤填膺,但又往往“事不關己,高高挂起”。一個彭宇案更是將道德底線擊得粉碎,這根本不是一份簡單《老年人跌倒干預技術指南》所能彌補的!

西方倫理思想的現代轉型,是從“美德倫理”轉向“規範倫理”,過去講騎士精神、助人為樂,現在則“法網恢恢”,規範成為自由的前提。所以,補丁打在何處,似乎顯而易見。通過制度設計加強對見義勇為者的物質和精神救濟,不讓他們流血流汗又流淚;通過法律對惡意誣陷者予以必要的懲罰,保護見義勇為者的合法權益等等。政府、社會對見義勇為的善待和鼓勵,再加上公民自己的“道德指南”,我們才能真正看見希望。

[學術評價的體制困境]

屠呦呦和袁隆平尤如平地驚雷,給無數國人以打了雞血針式的大亢奮。但這兩位耄耋老人在科學道路上的身影備顯孤獨。隨著歲月的滾滾向前,他們遲早會凋零。10年之後,誰有能力接過他以及他們手中的重擔呢?靠那些得不到院士的頭銜,享受不到應有的社會資源與尊重——不是忙於準備厚厚的課題材料申請科研資金,就是生存于困窘之中的人嗎?

中國人拿諾獎不能寄希望於一個耄耋之年的老人活得更長久,而要從根本上修復培育科學家的“土壤”。首先必須重塑學術精神,重新打造一個推崇學術研究的教育氛圍。從“廣義”上講,就是改革教育體制,平衡教育資源,營造重學習重創新的濃郁氛圍;從狹義上講,就是打造更具激勵和嚴肅淘汰意義的學術體系,在加大資源傾斜力度的同時,對那些造假、抄襲、欺騙等學術不端行為嚴肅淘汰,而不是任其假以“學生行為”的託詞,肆意侮辱“院士”頭銜。可以肯定,這個道路曲折而漫長,但成功從來就沒有捷徑可言。

 

 

中國到底處於一個什麼樣的階段?國力日益強盛,國際地位不斷提高,科技實力突飛猛進,但在大國崛起之時,尚有不為人知的陰暗角落與哭泣之音。食品安全、地質安全、煤礦安全、交通安全等問題和事故頻出。即使如上海一向以精明取勝,商業文化發達,規則意識強,工業化和現代化程度在全國來説最高,但從上海最近兩三年發生的幾起大的事故包括靜安大火來看,儘管有鮮亮的現代化城市外表,但一個高度現代化城市所具有的內核還是很缺乏。

在上海地鐵追尾事件幾天之後,天宮一號順利升空,這不禁讓人生疑,中國在大步邁向現代化國家之時,腳下的臺階是否堅實?中國近年逐漸增多的里程碑式成就早已被難堪的現實所攤薄,中國更需要地鐵動車不被追尾、渤海漏油能迅速發現並處置、豬肉價格別漲太快、社會底層也有成功希望、容身之所不會一夕被毀、不白之冤從未發生、跌倒老人不被漠視、農民工子女也能平等入學等等這樣或那樣的諸多堅實臺階。

在這些臺階之間,或許我們不能説哪一個是最重要的。但我們期待某一天,當國人身處美好未來時,回望歷史,他看到的不再是千瘡百孔與豐碑林立,而是一條基礎夯實、平穩漸進、沒有甩掉任何人的發展之路。

 
相關閱讀
不要讓社會焦慮成為發展的絆腳石
    中國正在進入全民焦慮的時代,調查表明隨著社會競爭的加劇,焦慮正逐漸成為一種普遍的心態,在許多人看來身邊往往危機四伏,總有原因讓人感到不安。
往期回顧
因父之名:以父親的名義成長
因父之名:以父親的名義成長
無底線社會:每個人都於心有愧
無底線社會:每個人都於心有愧
三公經費:公開公平公正
三公經費:公開公平公正
    假如你牙疼,醫生給你開止疼藥;你頭疼,醫生給你開止疼藥;你腳疼,醫生給你開止疼藥;……這樣的庸醫唯一能做的就是將掩蓋住症狀,讓你感覺幸福,沒有痛苦。但病患處的麻木感在時刻提醒著你:遲早有一天,它會回來,並且加倍奉還。補丁也好,藥方也罷,漠視的後果是任何人都無法承受的。我們必須相信:權力即責任。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