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第6期,總第6期 / 9月2日
走不出的困境
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有一句名言:“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如果撇開其中“白馬非馬”式的詭辨氣息,其實在現今社會,有些人和事不僅會反覆踏入同一條河流,還可能會被同一塊石頭硌了腳,栽了跟頭。
8月26日,在上任了448天之後,前日本首相菅直人正式宣佈辭職。四天之後,野田佳彥成為繼任者,當選日本第95任首相。自從主政長達5年的小泉純一郎下臺後,日本似乎又陷入了頻繁換相的“走馬燈”式怪圈。
通常,在一些政壇動蕩的國家,人們會習慣性地擔憂領導人更替對國家的內政外交、經濟民生的負面影響,但日本絕對是個例外。本尼迪克特在《菊與刀》這本書中曾指出:日本人最重視的是“各得其所,各安其分”,並借此得到尊嚴與安全感。他們明白自己適合幹什麼或者只能幹什麼。因此日本社會就出現了一道獨特的“景象”,即:首相差不多年年都換,但是整個社會依舊秩序井然,普通老百姓總是在各幹各活兒,不管誰當首相,太陽依舊照常升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仿佛首相更替之事與他們沒有任何關係。
在日本,首相難做;在中國,好人似乎有些難當!在“彭宇困境”中真正值得注意的,不是撞與被撞。如果善良需要理由,助人需要證據,那麼助人的成本就將全部壓在助人者一方,那麼還何談助人“為樂”呢?作為旁觀者,大多數普通人面對將來可能發生的緊急狀況,無論有沒有責任,都將有更大的幾率選擇理性地逃離現場,這才是最讓人深感憂慮的。將一個本應出於本能的救助行為上升到博弈論的高度去討論,這本身就已經是對這個社會的最大諷刺。
全文
-
任志強評價房産加名徵稅:“生財無道。” -
李曉亮:“法律與人情的糾結,從來不曾停歇過。而法律永遠是兜底性的底線原則,換句話説,真正能保衛婚姻的,從來不是婚姻法,而是全憑夫妻間的感情紐帶和家庭倫理來維繫。”
-
長沙縣慈善會會長彭三明:“教師按道理是覺悟最高的,思想境界也最高,不該在乎這三四百元錢。” -
晏揚:“強制捐款就是強迫人們平白無故地交錢,説得輕一點,這和亂收費、亂罰款沒有什麼本質區別;説得嚴重一點,這和非法侵佔他人財産的區別也不是很大,簡直就是搶劫,明目張膽的搶劫!”
-
網友:“紅燈停綠燈行,遇見老太要繞行……要做好人先找證人。” -
鄧海建:“救人被誣陷,這是在任何社會、任何年代都會面臨的道德風險。社會在發展,熟人社會的道德結構已經瓦解,在陌生人社會,重塑道德註定是個漫長而痛苦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