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第3期,總第3期 / 8月12日
危機共振
如果近期你在搜索引擎中輸入“債務危機”四個字,得到的搜索結果將依次是:美國債務危機、歐洲債務危機、希臘債務危機、法國債務危機、日本債務危機、義大利債務危機……似乎從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之後,債務危機的陰影總喜歡糾纏那些一向號稱信用好、償債能力強的發達國家,甚至作為世界頭號強國的美國也未能倖免。
但似乎每當危機發生的時候,人們便會經常看到“美國感冒,世界咳嗽;美國危機,全球買單”的奇異現象。更讓人不服氣的是,當危機來臨時,美國人都做了什麼?他們不過是整天開著大馬力的汽車、吃著高熱量的漢堡、看著沒完沒了的肥皂劇而已,全世界都在給他們生産,而他們只需要開足印鈔機向全世界簽單。
美國也並非可以從此高枕無憂,因為在“經濟危機”發生的過程中,某些社會問題就可能進一步激化,不同的判斷可能會導致不同的反應,並可能引發潛在的“社會危機”。
從騷亂的英國,到陷入債務沼澤的希臘、義大利,很多西方政府尋求削減財政赤字、壓縮公共開支,既為“還債”,也為維繫脆弱復蘇。而它的直接效果,就是長期“慷慨”的社會福利出現很大斷裂,衝擊著社會眾多階層。
債務危機讓全球都陷入了對市場沒有信心的肅殺氣氛中。沒有信心,就沒有投資;沒有投資,就沒有實體經濟的發展;經濟不發展,失業就會增多;失業增多,貧窮也就開始增多;貧窮又會引來階層排斥,社會的風險系數也會隨之增加。債務危機、信任危機、社會危機、人道危機,危機共振自然會加大規範失序的風險。
全文
-
托特納姆區議員戴維·萊梅:“我們將要面對一些深層問題。為什麼某個群體的年輕人的價值觀,讓其能去坦然偷竊、搶劫自己所在社區,甚至危及當地群眾的生命安全?” -
南橋:“當名正的時候,何愁言之不順?聰明的政客,會順勢而為,把開放的輿論環境,當成自己的力量。反之,你去逆流而動,那對不起,你會迅速成為替罪羊,要代一個看不見摸不著的‘大環境’受過了。”
-
鄭州溺水身亡市民家屬王先生:“估計他們(搜救隊)不會有‘打撈許可證’的,見義勇為要是要‘見義勇為證’,天底下還有好人沒?” -
佘宗明:“只許冷漠‘巡防’不許公益援救。‘見搜救要證’之舉,與曾經的挾屍要價若出一轍。‘按規矩辦’的冷血,灼傷了無價生命的尊嚴,冷卻著公共生活的溫度。”
-
中國短道速滑隊主教練李琰:“一支一年前的金牌之師,到現在成為反面典型,難道不值得中心領導反思?” -
汪暉:“叫屈的人未必冤比竇娥,沉默的人也未必理屈詞窮。任何一個團隊都是創業難、守業更難,共苦易、同甘難。蓋因出了功績之後,管理上難度加大、利益上難以分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