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賓其人

儲朝暉

    安徽岳西人,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教育史專業博士,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中國陶行知研究會副秘書長,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地方教育史志研究會學校史志分會理事長,中國地方教育史志研究會副會長,《教育史研究》副主編。 [進入人物庫]

精彩瞬間

輿論坐標

以論對策

現有招生體制無法徹底實現高考公平

    要促進高考公平,首先要明確高考招生制度長遠的大方向,用八個字來概括:自主、專業、透明、公正。由於涉及到各地的利益,要在全國範圍內讓高考更加公平公正,僅僅寄希望於在現有招生體制下重新分配招生指標,最終很難達到目標。既有利益者是希望維持現狀的,而現在我們要做的是,就是應該把道理講明白,讓公眾把事實看得更清楚,明確最終目標,也明瞭阻力何在。 [詳細]

自主招生導致腐敗純屬“誤讀”

    行政主導招生很容易變成一個腐敗的“通道”,因為一方面,大的社會環境有問題,另一方面,學校內部管理機制也有問題,就成了一個腐敗的通道。於是,給社會造成的印像是,自主招生就變成“腐敗”,其實這是一個錯象,是一個誤讀。事實上,這要麼是對自主招生整個體制不了解,要麼是對其的陷害。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實現大學管理體制的改革,真正建立一種專業的管理體制,在這種體制下,招生工作也是專業的團隊起關鍵作用。 [詳細]

要統一的測試,不要統一的招生

    目前招生辦公室作為實施計劃招生的機構存在,對整個高考招生是不利的影響,應該撤銷。要實現真正的高校對考生之間有更多的空間做自主選擇。我們要做的是統一的測試,不要統一的招生,要把這個體制打破,只有真正徹底的高校自主招生,通過自主選擇,才有可能最終實現一個相對比較均衡、公平的目標。 [詳細]

推進改革才能提高中國高校的國際競爭力

    目前最令人擔憂的,是中國的大學依然不能適應形勢的變化,深深陷入這樣一個行政體制當中,就不能獨立思考,如果不儘快對自己進行變革,在與世界其他國家地區的大學的相互競爭中,將會越來越沒有地位。這也會對整個招生工作造成影響,因為越是這樣,學生越是回避,真正優秀的學生都走了,久而久之就會形成一個惡性迴圈。 [詳細]

文字直播

1977年恢復高考之後,高考作為目前中國選拔人才的不二途徑,決定了一代又一代莘莘學子的命運。隨著中國社會的變遷,高考也在不斷發生改變,但是公眾對公平公正的期待並沒有改變,人們希望選拔人才的渠道更多一些,招生更公平一些,高等教育的發展更理性一些,對高考改革的探索從未停止。對此,中國網觀點中國特邀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對高考改革進行深入解讀。

計劃招生體制難保公平、均衡

觀點中國:最近,有統計數字顯示,一個高三學生在不同省份考上名校的幾率差別是288倍。您認為,怎麼樣才能在全國範圍內讓高考更加公平公正?

儲朝暉:要實現這個目標,實際上要有各種不同的方式。在現有招生體制下就是重新分配招生指標,由於涉及到各地的利益,多年來也未做到。現在所使用的方式就是統一的計劃招生體制,在這種體制下最終很難達到目標。

觀點中國:為什麼?

儲朝暉:目前計劃的、統一的招生是要將全國計劃指標分到各個省市的,甚至像山東等地方還分地市一級的,所以這個計劃本身就是一個分等級的,而不是全國範圍內的大的公平或均等。統一的計劃招生體制本身就是在權利等級制基礎上建立的,他在資源配製、指標名額分配上,完全按照計劃體制來實現的,所以這種體制是不太可能實現完全徹底的公平和均衡的。

高考招生制度“八字”目標

觀點中國:怎麼樣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實現高考的公平公正這一目標呢?

儲朝暉:首先要明確高考招生制度長遠的大方向,就是説,高考招生改革最終要實現什麼目標。我用八個字來概括:自主、專業、透明、公正。

觀點中國:什麼是自主?

儲朝暉:首先,就是要給學生自主選擇的權利。目前,學生並沒有很大的自主選擇的空間。第二,就是應該給高校選擇空間,比如,現在各地設有招生辦,定了分數檔後,高校才能在此範圍內選人,在這種體制下學校選擇的空間很小。這是我們現在遇到的問題。

觀點中國:再談談“專業”。

儲朝暉:我們現在高考招生制度,表面上看分數好像很專業,實際上並不專業。從幾個角度來説:

第一,要看一個人的成長髮展,僅僅看分數太有限了,在特定的情況下,學生一次測試獲得的結果並不能很全面地代表這個人。

美國很多高校招生,要同時考慮三個因素:學業測試的成績,不會按照分數多少排名,而是做參考,還要看考生是在什麼條件下取得的成績。比如説,在北京市或者是其他省份的超級中學獲得的分數,跟在一個普通的農村中學獲得的分數,兩者是不可比的,那麼如果是“專業”的考慮,就要把分數做一個折算,也就是剛才説的,看考生在什麼條件下獲得這個分數。另外,從人的成長髮展來看,各方面表現差異是很大的,那麼統一的標準,用同一張試卷來測試所有的人,這個就是不專業的,可能會造成這樣的後果:這個學生感興趣的方面他不能發展,不感興趣的反而必須去下功夫,那麼這個測試就很不專業,會造成對人的正常成長髮展的嚴重傷害,現實中這樣的事大量出現。學業是個基礎,各個學校的比重不一樣,大約佔到20%到40%這樣的比例。第二,要看這個人在校外做了哪些社會活動,在社會活動中擔當什麼角色。如果是參加了一百次活動,反而並不被看好,但是如果在某一次活動,這個人是策劃人,而且效果很好,這就不一樣了。第三個因素,主要看人格品質,包括悟性、內心有沒有成就事業的一些基本品質,有沒有使命感,這個是美國教育中很看中的。這三個方面學業是基礎,社會活動表現是主幹,人格品質是尖端,招生人員會在這三者之間權衡輕重取捨。

觀點中國:考察人格品質通過一些什麼樣的標準?

儲朝暉:考查人格品質的程式主要是兩個環節:第一個環節是學校要讓學生寫一個申報該學校的申請書,説明自己申請的理由和符合程度,再由學校專業的招生團隊進行分析。這個招生團隊必須是專業的,是有連續多年的招生經驗的,有的是直接從事教學的。這個團隊會對學生的申請書內在邏輯進行分析,分析學生內心想幹什麼。

觀點中國:這樣會不會給一些考生“造假”的機會?

儲朝暉:如果招生人員不是很專業,就沒有辦法分析清楚,讓一些人矇混過關;如果他們是很專業的,是長期做這個分析的,就沒辦法造假,學生提供的材料是否真實,參加過什麼活動,將各方面的情況整體分析,是能分辨真假的。

第二個環節就是面試。面試通常是七八個人一組,來做一個小活動,主要是觀察你在這個活動中擔當什麼角色,這個活動是誰組織的,人與人之間怎麼處理關係,出現各種情況怎樣應對,一般來説,這個測試是比較準確的,但是要求評委依然是要專業,否則根本做不到這一點。

所以這就要求整個招生程式應該是走向專業化的,當然這樣的要求不可能一蹴而就達到的,是需要長期積累的,但要明確這是大方向。

現在我們放開一個小口子——南方科技大學。它有自己的測試,高考分數算60%,還有30%的比例是自己測試,這個測試就會想辦法去設計得專業一點,達到它規定的這個分數線,有可能考生的分數達到60%的線,但是如果南科大的測試不理想,依然可以不招收。

觀點中國:關於“透明”這一點該怎樣理解?

儲朝暉:第三方面要講透明,在操作過程當中,整個全程應該是透明的,我們講了多少年要“陽光招生”,但是依然有不陽光的、暗箱操作的問題存在。

觀點中國:那麼如何才能做到“公正”?

儲朝暉:所謂公正就是在對所有的人來説,要求準則是一樣的。現在高考保送以及加分政策在執行過程中,都存在一些不公平問題。比如,所謂的統一分數線,並不是全國的統一分數線,還有的省份有自己的分數線。僅僅看分數的錄取方式有一個假定,不管上的是什麼中學,取得的分數是等值的,但是實際上這樣的標準是對那些條件相對比較差的學生的不公平,是對超級中學、對各方麵條件比較好的學校的照顧,這種制度設計上的不公平問題太大了。

變革招生管理體制才能解決根本問題

觀點中國:該怎樣實現兩者之間的最大限度的平衡?

儲朝暉:很多人認為還是在現有的招生管理體制下面去實現公平公正,但是我們長期研究,包括對歷史的研究,包括對實地調查,發現這個是很難實現的目標,必須對我們現有的招生管理體制進行大的變革,才能實現這樣一個目標。

觀點中國:怎樣的變革?

儲朝暉:這個大的變革,我們要講清楚幾點:第一,要有全國統一的測試,把這個作為依據,這個依據只是一個參考,不能當作唯一的;然後,要對這個依據進行專業的處理,就是前面講的,在不同條件下獲得的分數實際上是不等值的,要把所在學校條件作為一個因子,將考試分數與所在學校的條件進行折合,從而得到相對等值的考試分數。另外,還有一種辦法就是按照農村地區、城市地區核算不同的標準。比如以現有的條件最差的學校為分數的基準,如果某所城市超級中學的條件比它好兩倍,在這所學校學習的考生,考分就要除以2才能與當前一所學校的考生分數等值。當然,這僅僅是個比喻,應該説要算精細就應該算那個學校的情況,而不是我們現在的這樣一種評價方式導致很多學生最後擠到一個學校去了,然後這個學校大得不得了,最後所有的學校都無法辦好。

觀點中國:於是就産生了例如“擇校費”、“超級中學”等等一系列問題。

儲朝暉:所以要解決這個問題,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計劃招生體制,招生辦公室作為實施計劃招生的機構存在,對整個高考招生是不利的影響,應該撤銷。要實現真正的高校對考生之間有更多的空間做自主選擇。

觀點中國:這樣做是不是太複雜了,成本太高了?

儲朝暉:首先要看一個大的前提,目前,全世界大學招生都是這樣的方式,為什麼在中國就不行?

1949年以前,中國的大學也是這樣的,學生可以申請幾個學校,申請的幾個學校對學生進行選擇,有可能幾個學校都發通知,學生可以選擇自己願意上的那所學校,這種機制比現在這種計劃的、統一的招生模式有優勢,所以被多數國家和大學選擇。

也就是説,我們要做統一的測試,不要統一的招生,要把這個體制打破,只有真正徹底的高校自主招生,通過自主選擇,才有可能最終實現一個相對比較均衡、公平的目標。

真正的自主選擇需建立專業招生團隊

觀點中國:具體來説,該怎樣實現考生與學校之間的自主的互相選擇?

儲朝暉:在這個基礎上我們要做的是,讓考生知道學校的資訊,讓學校有更多的機會了解考生的資訊。

這裡又涉及一個不是直接相關,但是必須講的這個問題——現在我們遇到最大的阻力就是大學管理體制。大學管理體制依然還沒有建立現代大學的依法自主管理的體制,所以現在很多人最大擔心如果是照前面説的那樣做可能就産生腐敗。

觀點中國:您覺得這種對於“腐敗”的擔心是多餘的嗎?

儲朝暉:我認為這種擔心並不多餘,是客觀存在的,但是在現有的高校管理體制下沒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只有這個權力真正在一個專業人員手中,才能保證是相對比較公平的。只要這個權力是被行政權力牽著,最終都有可能産生灰色的東西。

所以要解決這個問題,就是必須實現大學管理體制的改革,真正建立一種專業的管理體制,在這種體制下,招生工作也是專業的團隊起關鍵作用。

觀點中國:招生工作的專業團隊的建設,對於目前高校的現狀來説,是不是一個很大的困難?

儲朝暉:長期以來,我們的大學基本上只管教學,招生實際上是被政府控制的。這樣一來,高校基本上不重視招生,沒有真正把招生放在學校發展一個很重要的位置上。

這就跟香港、台灣的大學,以及其他一些國家大學不一樣。在其他國家,大學招生是一個很大的系統,而我們國家的高校招生就招生辦的幾個人在運轉,而且可能很多都是行政人員,並不是專業人士。

觀點中國:怎樣改變這種情況?

儲朝暉:如果要改變這種大學管理體制,改變由政府強迫式的統一招生,那麼就必然使高校知道:辦好學校的第一資源是學生。如果沒有好的學生,學校根本辦不好,所以如果把這個權利下放到各個學校裏,自然會非常重視,那麼高校自然就會組織專業的團隊。

觀點中國:把這樣的權力下放會不會導致更多的“作弊”行為?

儲朝暉:假定有學生是需要有特殊關係,需要照顧的,這種事情在哈佛大學都有,是不可能完全消除的。但是我們講這樣一個制度,總體上對絕大多數學校和考生的效果會比目前的制度要好。

高考改革需整個系統的變化

觀點中國:要實現這樣一個目標,需要怎樣的頂層設計?

儲朝暉:不僅僅要在招生環節上進行改變,而是整個的大學的管理體制、評價體制,以及整個系統的變化,才有可能要實現這樣的目標。如果僅僅改變招生這一小部分,等於説在一個房子上打了一個洞,但只是一個小洞。有這個導向,就不能解決問題。

觀點中國:南方科技大學作為我們國家高等教育綜合改革的實驗校,您認為,目前還有哪些問題是南科大在改革中需要注意的?

儲朝暉:南科大自主招生方案是一個折中的方案,最終還是要看分數的。學校的測試佔30%,統考的佔60%,平時的成績佔到10%。其中,平時成績這部分獲取真實情況很難,結果可能就沒有區分度了,大家到各個學校去調,考南科大都寫成10分或者是9.9分,沒有什麼差別;最終考試的成績,最終各省還要確立一個分數段,進入了進60%的比例之內的,南科大做測試30%,最後導致的結果還是看分數。這樣的話,實際上的效果是,南科大可控的是30分的效能,相對來説,比其他的大學有更大的自主空間。

但是,同時這是一種不徹底的改革。真正徹底的改革是,分數僅僅是當作參考,最關鍵還是看學校自主測試的情況。南科大的校長朱清時也説了,這個測試不會是哪本書上的題,重在測試你的想像力、悟性,測試學生人與人之間的合作。事實上,這才是人發展過程中更重要的一點,我覺得這個方向是對的。

可以説,南科大的招生改革,是給長期以來的統一的招生體制中打了個洞。至於效果怎麼樣,我覺得不能僅僅看這個學校,接下來其他學校能不能也給一些空間。當然給其他學校空間的前提,是這個學校的管理體制真的變了,不再是行政主導,而是專人主導的,如果沒有這個變化,就可能導致新的問題。

觀點中國:會導致怎樣的問題?

儲朝暉:從目前來看,前段時間各個學校實施的自主招生,從整體上講,還是行政主導的,並不能夠做到真正的自主招生。

這樣很容易變成一個腐敗的“通道”,因為一方面,大的社會環境有問題,另一方面,學校內部管理機制也有問題,就成了一個腐敗的通道。於是,給社會造成的印像是,自主招生就變成“腐敗”,其實這是一個錯象,是一個誤讀。事實上,這要麼是對自主招生整個體制不了解,要麼是對其的陷害。

提高中國高校的國際競爭力必須變革現狀

觀點中國:目前,有很多中國的學生去美國高考,您怎麼看待這個現象?

儲朝暉:從總體上來看這是很正常的,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每個人做適合自己的選擇,而且整體上美國的大學教育整體是比中國高一個區位,它也想招到優秀的學生,這些學生也希望找到比較好的學校,而且這個趨勢我認為現在還是剛剛開始,發展範圍、深度現在還沒有到那個程度,如果大陸的大學不趕緊變革的話,這個趨勢以後將會越來越大。

目前,大陸的大概有2700多所高校,能進到世界前100位最多只有三所,但是這三所與其他學校比起來也差別很大;而英國總共只有幾百個大學,但是能進到世界前100位的有幾十所;美國大約有五到六千所高校,能進入前100名的起碼有三四十個。

所以,整體來説中國的大學跟美國的大學是不在一個等級上,所以我認為如果是真正優秀的學生,家庭條件支撐得了的,這種選擇是對的,對這個家庭是對的,對中國整個社會也是對的。

觀點中國:您認為,當今中國的大學最令人擔憂的是什麼?

儲朝暉:最令人擔憂的,是中國的大學依然不能適應形勢的變化,對自己進行變革。因為我們深深陷入這樣一個行政體制當中,就不能獨立思考,這樣一來與世界大學的相互競爭,將會越來越沒有地位,我覺得這個是我們現在最大的問題。這也影響了整個招生,因為越是這樣,學生越是回避,真正優秀的學生都走了,久而久之就會形成一個惡性迴圈。

最後,我想強調的是,實際上,既有利益者是希望維持現狀的,這對於他們來説是最有利的,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現在我們要做的是,就是應該把這個道理講明白,讓公眾把事實看得更清楚,明確最終目標,也明瞭阻力何在。(記者/毅 鷗 蔡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