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臺減災框架》下的“數字絲路”減災

發佈時間: 2017-05-04 16:12:42 | 來源: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 | 作者: 陳方 王曉青等 | 責任編輯: 劉芳奇

關鍵詞: 一帶一路,減災,科學,風險

國際減災組織和機構

從科學角度來看,氣候變化和越來越多的災害風險之間的直接關聯仍有不確定性,未來極端氣候的變化和“一帶一路”周邊相關的災害風險也存有類似的不確定性。而基於衛星的空間觀測數據和技術,特別是空間地球大數據方法,是提高我們應對極端氣候風險的關鍵所在。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DBAR-DISASTER需要設計考慮多災種管理方法的框架性項目,協調從局部地區 (如主要的“一帶一路”基建項目區域)到區域層面(如雙邊和多邊合作機制)的減災科學行動,發展並更新與氣候變化適應戰略有潛在協同利益的科學方法。

同時,對於“一帶一路”國家而言,我們面臨著共同的災害風險且往往受到跨區域大型災害的威脅。有理由相信,關注于減少災害風險的DBAR國際科學計劃的實施,能夠更好地聯合“一帶一路”眾多國家和地區開展空間減災合作。

此外,邊遠、受災嚴重地區的減災工作常具有較大複雜性,需要從當地減災長期恢復力和可持續性的角度進行綜合減災設計。民間社會組織(CSO)在基層地區具有良好的網路和群眾基礎,其對在基層地區開展減災工作具有重要幫助。DBAR-DISASTER “一帶一路”民間社會組織和減災機構提供了絕佳的合作平臺,而兩者的共同努力,將有助於及時掌握基層災害風險地區的減災需求,以更好地開展針對性的減災工作。

結語

DBAR-DISASTER旨在促進空間地球大數據在減輕“一帶一路”災害風險中的科學應用,通過開展“一帶一路”減災科學合作,DBAR-DISASTER將做到以下幾點。

促進創新,實施面向減災應用的空間地球大數據研究。

提供“一帶一路”對地觀測、數據管理、減災實踐、減災政策等多領域的合作平臺,共用經驗與成果。

作為“一帶一路”減災資源和資訊的重要節點,促進減災應用標準和産品的科學服務。

加強青年專家在科學減災中的合作與交流。

提高利用對地觀測技術掌握《仙臺減災框架》在“一帶一路”實施情況的能力。

DBAR-DISASTER將從多方面增強“一帶一路”災害的應對能力,從災害脆弱性和風險評估、災害監測和評估、災害應急響應、災害資訊共用等方面考慮,提高災害管理週期不同階段有效使用“大數據”的能力。同時,從及時和按需獲得可靠的大數據、兼顧硬體和軟體的可用性、分析和解譯數據、向外界展示傳遞科學成果等方面考慮,做好“數字絲路”計劃的減災工作的實施。

因此,通過積極、開放的態度實施減災合作,在有效資金保障下,“數字絲路”減災工作組將聯合“一帶一路”減災界共同克服阻力和障礙,支援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實現。

作者: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Rajib Shaw 災害風險綜合研究計劃國際項目辦公室;Md Anwarul Abedin 孟加拉國農業大學土壤科學系;Salvano Briceno 災害風險綜合研究計劃科學委員會;Amod Mani Dixit 尼泊爾國家地震技術學會;Manu Gupta 亞洲減災響應網路;Wim Hugo 南非環境監測網路;賈根鎖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東亞區域氣候-環境重點實驗室;Virginia Murray 聯合國國際減災戰略科學技術諮詢組;Aung Myint 緬甸工程學會;Joy Jacqueline Pereira 馬來西亞國立大學;Atta-ur Rahman 巴基斯坦白沙瓦大學地理系;Vinod K. Sharma 印度公關管理研究所;Sugeng Triutomo 印尼災害管理中心;王曉青 中國地震局地震預測研究所;Deepthi Wickramsinghe 斯里蘭卡科倫坡大學。《中國科學院院刊》供稿。

     1   2   3   4   5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