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聯合國《仙臺減災框架》于 2015 年在日本召開的聯合國世界減災大會上被各成員國接受,並於同年 6 月在聯合國大會上通過。《仙臺減災框架》提出將減災工作的重點從災害管理轉向災害風險管理。這一新理念的實施需要對環境脆弱性、風險暴露性和災害危害性等各方面有更深入的理解,強調在社會和經濟活動內部管理災害風險,從災害的根源出發,在發展中打造抗災力。《仙臺減災框架》涵蓋的範圍很廣,可以被應用於多種空間尺度災害範圍、頻發或偶發災害、突發或緩發的災害,以及各類自然或人為引起的災害,同時也可以在環境、技術和生物災害的風險中得以應用。
在聯合國國際減災戰略科學和技術諮詢組的支援下,包括 DBAR 國際科學計劃在內的多層次、多地區減災網路和機構的合作,正有效加強和推動科技支撐下的全球減災工作,以便於加強循證基礎,支援落實《仙臺減災框架》、促進對災害風險模式和因果關係的科學研究、充分利用地理空間資訊技術傳播風險資訊、在風險評估、災害風險建模與數據使用方法和標準方面提供指導、查明研究和技術差距,為減少災害風險的各個優先研究領域提出建議、推動支援決策的應用科學技術、以災後審查為契機加強公共政策學習並傳播研究成果。
2016 年11月28日至12月4日,由DBAR-DISASTER 聯合 SDIM、災害風險綜合研究計劃(IRDR)、ISDE、國際科學理事會世界數據系統(WDS)等機構聯合舉辦的“一帶一路”科學減災國際培訓班在中科院遙感與數字地球所三亞園區舉辦。培訓圍繞“一帶一路”發展中國家的減災問題,在 DBAR 國際科學計劃框架下,通過理論、方法、實踐相結合的培訓方式,提升“一帶一路”青年學者和管理人員的科學減災能力。來自孟加拉、緬甸、巴基斯坦、泰國、蒙古國、馬來西亞、斯里蘭卡、越南、印度、摩洛哥等 15 個發展中國家的 20 余名學員參加培訓。
在 2016 年 12 月召開的第一屆“數字絲路”減災區域研究平臺研討會上,來自 20 多個國家的 50 余名代表同意為促進“一帶一路”國家實施聯合國《仙臺減災框架》提供科學支援,DBAR-DISASTER 工作組成立,並對“數字絲路”減災工作的科學合作優先領域等議題展開了深入討論,其中包括:“一帶一路”減災科學和技術需求的梳理、“一帶一路”減災過程新理念和實用技術的思考、“一帶一路”減災策略的需求和科學制定方案。
為了更好地實施“數字絲路”減災工作的優先發展內容,DBAR-DISASTER 梳理了面向《仙臺減災框架》的優先領域與措施,以為“一帶一路”各國在面對地方、國家、區域乃至全球災害時,增強準備、響應、恢復和重建的減災科學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