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能收拾好國民黨留下的爛攤子

土地制度改革和發展經濟

早在1919年7月14日,毛澤東就在其創辦的宣傳新思潮的時事政治性週報《湘江評論》創刊宣言中寫道:“世界上什麼問題最大,吃飯問題最大。”解決吃飯問題就要靠農業,農業的恢復是一切部門恢復的基礎,沒有飯吃,一切都無從談起,而恢復農業就離不開農民的支援,離不開農村土地制度的變革。從1950年秋收後開始,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土地改革運動在新解放區分批分期地陸續展開,至1952年冬、1953年春,有3億多人口的廣大新解放區除新疆、西藏等少數民族地區外,如期完成了土地制度的改革。獲得經濟利益的農民歡天喜地地講:“過去頭頂地主的天,腳踏地主的地,現在都成為我們的了。”土地改革後,農民的生産積極性空前高漲,農村中到處呈現一派興旺的氣象。因戰亂而荒蕪的大片耕地重新得到開墾,以華東地區為例,土地改革基本完成的1952年,總播種面積比抗日戰爭前增加了將近一倍。與之相應,主要農産品産量大幅度上升,農民的生活得到了明顯改善。農民購買力的提高推動了城鄉物資交流,擴大了商品流通,促進了市場繁榮,從而對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農村進行土地制度改革的同時,中國共産黨在城市中也開展了多方面的改革,其中最重要的是在國營工礦交通企業中進行民主改革和生産改革。舊中國的工礦企業,普遍地存在著封建把頭制。新中國成立之初,為了不打亂原有的生産機構,便於接收,中國共産黨對工礦企業中的封建勢力採取了“原封不動”的政策,這在當時是有必要的。隨著國營經濟的逐步建立,為了充分發揮廣大工人在企業中當家做主的作用,中國共産黨在放手發動群眾的基礎上,在企業中進行了系統的、有組織的、比較徹底的民主改革。1950年3月31日,政務院討論通過了廢除各地搬運作業中封建把頭制度的決定。以此為先導,在煤礦、紡織業等工礦企業中也相繼廢除了這類制度。與此同時,又在國營企業中實行管理民主化,建立工廠委員會,吸收工人參加管理,還把一批有經驗的工人提拔到行政和生産負責崗位上來。在民主改革的基礎上,為了解決企業的科學管理問題,又進行了生産改革,其主要內容是:建立健全企業的管理機構,實行科學分工,建立生産管理和技術管理的責任制度;改革不合理的工資制度;開展生産競賽運動等。國營企業的民主改革和生産改革,大大提高和加強了工人的生産積極性和主人翁責任感。興修水利和改善交通是恢復工農業生産的基礎。中國是一個水患災害較多的國家。近代以來,中國的老百姓飽受兩個禍患之苦:一個是戰亂,一個是水患。新中國的建立,結束了戰亂,但是水患問題依然十分嚴重。為此,1950年中國共産黨重點治理了連年氾濫成災的淮河。隨後,從防洪防汛、減少災害提高到保持水土、發展水利。新中國用於水利建設的經費,與國民黨政府水利經費最高年份相比,1950年相當於他們的18倍,1951年相當於他們的42倍,1952年相當於他們的52倍。在三年內,全國有2000萬人參加了水利建設,完成的土方約17億立方米,荊江分洪和官廳水庫等一大批水利工程都是在這時開工建設的。相當於10條巴拿馬運河或23條蘇伊士運河的水利工程修建了起來,這是中國有史以來從未有過的大規模水利建設。在興修水利的同時,中國共産黨還重點加強了以鐵路為重點的交通建設。經過驚人速度的搶修和建設,至1952年,全國共修復了受戰爭損毀嚴重的津浦、京漢、同蒲、隴海等鐵路近1萬公里,新建了成渝、天蘭、寶成等鐵路1473公里。三年間,修復的公路有3萬多公里,新建公路2000多公里。內河貨運量,1952年比1950年增加一倍多。這樣,就初步解決了國民黨統治時期沒有解決的“行路難”問題,為工農業發展和城鄉交流奠定了基礎。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責任編輯: 穆峰
[我要糾錯] [推薦] [收藏] [列印] [ ] [關閉]
留言須知 版權與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