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圖 片> 新聞欄目

中國版“老人與海”講述中華鱘命運拐點[組圖]

發佈時間: 2014-09-25 16:30:30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 楊佳
直接點擊圖片或者使用鍵盤'←' '→'鍵翻頁

 

2013年8月15日,武漢市, 建始野三河水産養殖專業合作社特種魚類養殖,人工養殖大型中華鱘。至今,沒有研究結果可以確定人工繁殖放流的魚到底對野生種群起到多大的補給。在長江口監測估算人工放流的魚佔資源總量的大約5%。 圖片作者:王箏/CFP

 

人工繁殖放流效果不得而知

當時的科研能力培育出剛孵化尚沒有開口進食的仔魚,大約兩三釐米,被科研人員稱為“水花”。“人工根本養不活,到江裏也很難存活,放下去就成了其他魚的餌料。”多為科研人員表示,十多年間的放流對野生中華鱘的數量的補充微乎其微。

大約在1995年,中華鱘的培育技術獲得突破,可以將受精卵培育到10公分以上的大規格幼魚。2012年,兩家機構再次先後突破全人工繁殖,獲得了人工繁殖的子二代鱘魚。

中華鱘最快8年可達性成熟。1995年放流的魚如果還有活著的,現在應該已經性成熟,可它們是否回到過長江産卵繁殖,仍不得而知。至今,沒有研究結果可以確定人工繁殖放流的魚到底對野生種群起到多大的補給。在長江口監測估算人工放流的魚佔資源總量的大約5%。

   上一頁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  


跳轉到

 

/ 10
 
 
 

熱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