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3月10日訊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已超2.6億人,佔比達18.7%,人口老齡化程度進一步加深。養老已成為社會關注度最高的議題之一。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釋放了哪些關於養老的信號?我們還可以出臺哪些配套措施為老齡化社會護航?對此,中國網記者專訪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社會保障學會會長、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鄭功成,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陜西省女法律工作者協會會長方燕。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有關養老的篇幅較多,主要涉及養老金制度和養老服務兩方面。”鄭功成説,在養老金方面,報告提出“穩步實施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適當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和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標準”“繼續規範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
鄭功成認為,全國統籌將讓養老金制度真正從地方性制度安排變為國家層級的制度安排,大大提升其公平性;實施全國統籌後,中央政府將扮演制度擔保人角色,某個地方領不到養老金的情況將不可能出現,制度的可靠性將得以增加;此外,不管勞動力如何調動,其養老保險的關係將一直延續,勞動者的養老金權益將得到更好地維護。
談及提高退休人員養老金待遇,鄭功成説:“從2005年至今,我國退休人員養老金待遇有望實現‘18連漲’。過去,主要是提高城市退休人員養老金,這次城鄉居民同步提高,是國家給的一大福利。”
報告中提到的“第三支柱養老保險”又該如何理解?對此,鄭功成表示,可以將法定的基本養老金理解為第一層次;職業年金、企業年金為第二層次;第三層次就是向商業保險公司購買人壽保險,即商業型養老金。
“第一層次大家都有,第二層次一部分人有。現在我們不僅要發展第二層次,還要發展第三層次。這實際上是為了人們年老以後,經濟保障更有力度。”鄭功成解釋道。
在養老服務方面,政府工作報告作了哪些部署?
“相較于養老金制度,養老服務的發展較為滯後。在人口老齡化程度加深的背景下,大家對養老服務的需求一定會持續高漲。而現在,養老服務的總量供給嚴重不足,結構不合理,品質也不高。”鄭功成説,對此,政府工作報告給予了應有的重視,提出要“優化城鄉養老服務供給,支援社會力量提供日間照料、助餐助潔、康復護理等服務,鼓勵發展農村互助式養老服務”。
“目前我國養老機構的床位約40%是閒置的,而大量想要機構服務的失能、高齡老人又沒進入到機構中。這説明供給結構的不合理。”鄭功成認為,優化城鄉養老服務供給意味著要增加機構養老服務的護理型床位,為高齡、失能的老人而不是低齡、健康的老人提供。
“我國絕大多數老年人都是居家養老。過去強調的養老服務供給主要是瞄向機構,沒有把機構服務通過社區引入到老年人的家庭。”鄭功成分析,報告支援社會力量提供日間照料、助餐助潔、康復護理等服務是為了支援老年人居家養老。他認為,要利用好社會力量,大力支援慈善組織、公益組織等提供此類服務。
鄭功成認為,我國解決養老服務困境的難點在農村,“農村老人存在居住分散、購買能力低等特點。報告中提到的農村互助式養老服務,就是鄰里、親友之間的照顧。這可以彌補農村公共服務設施、人力不足的缺陷。”
我們還可以出臺哪些配套措施為老齡化社會護航?對此,方燕説:“此前我們主要關心的是老有所養、老有所依等物質方面的養老需求,現在也要將眼光放在老有所樂、老有所學的精神養老方面,這也是社會化養老體系的關鍵,讓老年人的精神生活真正豐富起來,不要讓他們有一種被社會淘汰的失落感。”
方燕認為,參與文化休閒活動是老年人繼續社會化的重要途徑,也是老年人調整自我,接受新的價值觀念,再生産社會經驗,從而跟上時代步伐的重要方式。她希望全社會共同努力,為老年人構建更加和諧、幸福、安穩的養老環境。
方燕認為,應該對文化休閒場所進行適老化改造。包括為場所的電子服務增添老年人模式;用無障礙坡道和扶手解決地面高差給老年人帶來的安全隱患問題;增加公共文化休閒場所的急救設施投入,標明其使用流程、設置語音提示、定期檢查維修,並對工作人員進行急救知識和技能方面的培訓,以保障老年人的安全健康。
“此外,還可以在電影院配備輪椅座位,老年人愛心專用通道,在室內設置放大的標識,方便老年人識別,讓廣大老年朋友能像青年人一樣享受現代文化、休閒場所帶來的精神愉悅。”方燕説。
“政府工作報告回應了老百姓在養老問題上的關切,只要真正調動起各方積極性,我相信在‘十四五’的窗口期能取得很大成就。我對中國的養老保障非常有信心。”鄭功成説。
《來自兩會的視頻邀請》|中國網出品
總監製:楊新華
監製:蔡曉娟
編導/視頻:魏婧 吳聞達
策劃/記者:劉佳
文字:董小迪
剪輯:趙超
包裝:周海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