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針法特色歷史演變

中國中醫zy.china.com.cn  時間: 2015-09-09  內容來源: 中國中醫藥報

 

隋唐至宋金元時期

歷史背景:唐代針灸學科得到官方重視,對前人經驗進行了蒐集、整理,對當代經驗也認真總結,針灸在臨床應用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唐之後的五代十國戰亂不停,針灸發展再次進入低潮,至宋朝再次迎來—定的發展,特別是北宋時期,各種製造業相當發達,中國四大發明中的火藥、指南針、活字印刷術就産生於這時期。唐代太醫署設立了針灸博士、助教、針師等,官方專門針對針灸穴位和圖書進行了考證,出現了很多關於針灸的著作,其中《黃帝內經明堂類成》《千金方》《外臺秘要》等記載了大量針灸學內容。這些書籍中主要介紹經絡穴位知識考證,臨床各科的應用,並且主張針、灸、藥結合,還記載了“火針”的使用。宋代針灸也得到官方重視,王安石變法後重視針灸醫學的教育,太醫局設置了與大方脈等並列的針灸專業,組織編撰考訂前人針灸著作,鑄造針灸銅人,繪製經絡穴位圖等。金元時期上承北宋,下至明朝,這時期醫家相當一部分經歷了北宋的針灸學術繼承,同時在後來的戰火中又得到了長期的實踐,戰火同時也導致了許多醫籍的流失,因此,到金元安定時期,醫家們總結經驗,各抒己見,學術紛爭,門戶林立,涌現了很多名家,如張子和、李東垣、劉完素、朱丹溪、竇漢卿、何若愚等。

針法特色:唐宋時期針法相關記載相對較少,但有學者認為,真正的“捻轉”手法形成於此階段,因《黃帝內經》雖有“切而轉之”“吸而轉之”等記載,但是那時期的針具源於砭石,難以形成便於捻轉的針具,在出土于內蒙古達拉牧區的青銅針與河北滿城劉勝墓中的金針均表明當時針柄為方形,只能實現轉動手法,難以實現旋轉的捻轉手法。《普濟方•針經》記載了捻轉手法,如“下針之時……左手捏穴令定,法其地不動,右手執針,象其天而運轉也,於此三十六息。然定得針,右手存息捻針”。捻轉手法為繼提插手法之後的第二大基本手法,對後世手法發展産生了很大的影響。此外《太平聖惠方•針經》中還強調了針刺補瀉時首先應得氣,“得氣即補”“得氣即瀉”,同時也出現了補瀉手法的交替使用,為複式補瀉之先河。此外,三棱針、巨刺、針刺禁忌等也出現了實際應用的描述。

金元時期針法理論和運用得到了空前的創新與發展,可以看作是針刺手法的成熟時期。在配穴方面,何若愚《子午流注針經》結合時辰氣血流注取穴,張子和、劉完素、朱丹溪善於取一些特定穴位刺絡放血,李東垣善於取治療脾胃相關的穴位,王好古善於五輸穴的補瀉運用,張元素喜用五輸穴“接經法”等。輔助手法方面,有“循捫彈怒”等,針刺強調得氣原則,並指出得氣時操作者針下有沉、緊、澀、如魚上鉤的針感。行針手法方面有動、退、搓、進、盤、搖、捻等法。補瀉手法上,這時期對呼吸、迎隨、捻轉、提插等補瀉手法相互配合使用的複式手法比較廣泛,此外竇漢卿明確提出“補瀉之法,非呼吸而在手指”,強調了手法才是決定因素。此外,透穴法也首次出現于這—時期的《玉龍歌》。

除上述外,金元時期頗具影響的針法成就是捻轉補瀉法的誕生,是在唐宋時期捻轉手法基礎上演變而成的。捻轉補瀉法首載于《標幽賦》:“迎奪右而瀉涼,隨濟左而補暖”,是與提插補瀉法並列的兩大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補瀉手法,該手法的産生從理論上與古代的天文學、元氣學説、氣旋學説等認識有著密切的聯繫。此外,筆者認為當時冶煉技術工藝為捻轉補瀉法創造了物質條件,捻轉補瀉法不同於以往的提插補瀉法,提插補瀉法講究垂直方向的力度變化,毫針針具只要求針身光滑、針體細、針尖鋒利即可達到,捻轉補瀉法要求螺旋狀的針體運功,毫針除了上述要求外,還必須具備較好的韌性度和硬度。宋金元時期,金屬冶煉加工技術較為嫺熟、精細,許多生活、生産物器的形制加工技術已與近代比較接近,不同於以往的古樸風格。人們採用複合材料改良了工具的綜合機械性能,道家“剛柔相濟”思想在冶煉中得到充分體現,堅硬度、韌性、鋒利都得到了提高,出現了銅鐵拔拉技術,金屬表面的鍍金、鍍錫等處理技術。因此,在這樣的背景下,為捻轉手法所需針具提供了物質保障,同時也可能是這時期手法繁榮的—重要因素。

責任編輯: 劉璟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