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針法特色歷史演變

中國中醫zy.china.com.cn  時間: 2015-09-09  內容來源: 中國中醫藥報

 

春秋至南北朝時期

歷史背景:這一時期從原始社會走向封建社會,生産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冶鐵技術推動了鐵制針具的産生。陰陽五行等哲學思想在醫學理論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和實踐,促使了針灸理論的形成和發展。這一時期的針灸學成就主要標誌書籍是《黃帝內經》《難經》《針灸甲乙經》。約成書于先秦時期的《黃帝內經》標誌著針灸理論的形成。經絡理論從僅記載十一條經脈的《足臂十一脈灸》及《陰陽十一脈灸經》到完整記載十二經絡系統及任督二脈的《黃帝內經》,腧穴也從無到有,再從少到全,臨床治療、針法的理論和操作也形成完整體系。約成書于西漢時期的《難經》再次對《黃帝內經》總結和發揮,晉代皇甫謐將《素問》《針經》《明堂孔穴針灸治要》加以編著。

針法特色:《黃帝內經》為針法理論的形成時期,“九針”中的毫針應用最廣,後世針法多指毫針手法,其他針具可用於放血、排膿、利水、按壓等。該書對揣穴、進針、行針、候氣留針、出針等針法都做了詳細描述,整個過程中強調治神得氣的重要性。“凡刺之真,必先治神”,針法需要依據脈象、病情、體質,同時注重四時、環境等天人合一的整體觀念。刺法方面結合疾病部位、病情、刺激方式等提出“五刺”“九刺”“十二刺”“三才刺法”等;補瀉方面提出了“虛則實之,盛則瀉之”的補瀉原則,補瀉手法主要是呼吸、迎隨、徐疾、開闔、捻轉及導氣法;輔助手法方面有循、爪、按、搖、進、退、伸、推、彈、捫,為後世“下針十四法”和“下手八法”奠定了基礎。

《難經》主要是闡釋《黃帝內經》要旨,在此基礎上也有—定的發揮,針刺操作方面更強調左右手配合使用;在補瀉手法上提出“推而內之,動而伸之”的提插補瀉手法,“瀉南補北”“子母補瀉”“營衛補瀉”等,均對後世手法發展産生了重要的影響。

《針灸甲乙經》是對前人的總結歸納,在針刺手法發揮方面主要是對淺深刺法和留針法的貢獻,根據穴位部位的肌肉豐厚程度、疾病特徵等確定淺深刺和留針時間,對後世臨床療效和安全性操作具有深遠的指導意義。此外對諸如讚刺、豹文刺等刺絡法的工具選擇、操作、禁忌等也進行了大量的描述。

儘管這一時期針法理論已經形成,從理論到臨床實踐具有完整的體系,比石器、青銅時期有了跨越式的進步,但從歷史縱向看,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從針刺操作手法可以看出,這—時期的手法軌跡主要是直線型,均以提插類手法為主,直入直出,對很流暢的捻轉類手法則較難實現,針體難以實現臥倒、扭曲等形式,這可能與此時期冶鐵合金技術尚不能生産出具有較好韌性和硬度的合金針有關。

責任編輯: 劉璟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