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寶貴:治泄瀉酌加解表祛風藥
中國中醫zy.china.com.cn 時間: 2015-01-08 內容來源: 中國中醫藥報
泄瀉是以排便次數增多、糞便稀薄,或瀉出如水樣為主症的一類病證,本證四季皆有,但以夏秋多見。其病因多與感受外邪、飲食所傷、情志失調及脾腎陽虛有關。感受外邪者以寒濕、濕熱、暑濕較多;飲食所傷者,多由飲食不節,暴飲暴食引起;情志所傷者,主要與肝克脾有關;內傷臟腑者,主要由食傷脾胃,或脾胃素虛,或脾腎陽虛形成。其中,脾胃虛弱是慢性泄瀉的根本病機,而濕邪是其主要病理因素。情志失調、飲食所傷、感受外邪等病因須在此基礎上才可導致慢性泄瀉。在其治療上,感受外邪者,或溫或清;飲食所傷者,健脾消食;情志所致者,抑肝扶脾;內傷臟腑者,或消食健脾,或益氣健脾,或健脾溫陽;泄瀉嚴重者,加止瀉之品;日久傷陰者,加酸甘化陰之藥;肛門下墜或脫肛者,重用益氣升陽之味。總之,健脾祛濕是治療本病的關鍵,其兼症則以上基礎上辨證治之。
天津中醫藥大學附屬武清中醫院陳寶貴教授行醫近50載,臨證經驗非常豐富,尤其泄瀉病方面有其獨到的經驗。其治療泄瀉,常在芳香化濕、清熱利濕、消食導滯、抑肝扶脾、健脾和胃、溫腎健脾、固澀止瀉等法基礎上伍以風藥,收效頗佳。風藥大多為辛味之品,多為解表藥,具有能行能散、升發脾陽、祛風勝濕、疏理肝鬱、發散鬱火的特點。常用風藥有葛根、柴胡、升麻、防風、白芷、藿香等。如脾陽不升,症見瀉下清稀,或完谷不化,頭暈者,陳寶貴多用葛根升脾陽以止瀉;如脾胃虛弱,中氣下陷,症見神疲乏力,食少便溏,或見臟器下垂者,陳寶貴常用柴胡、升麻佐于補氣藥中以升提中氣;若肝鬱脾虛,肝木克土,症見腹痛腸鳴,瀉下痛減,屬痛瀉者,陳寶貴多用防風以土中瀉木,勝濕止瀉;若寒濕久泄,症見泄瀉日久,遇寒則重者,陳師常用白芷佐于溫陽方中以升陽除濕止瀉;若濕濁中阻,症見腹痛吐瀉,脘痞胸悶不舒,屬寒濕泄瀉者,陳師常用藿香以芳香化濁,和中止嘔。現代藥理研究證實,風藥具有抗炎、鎮痛、抗過敏、解痙、抗菌、提高免疫力等作用。臨床驗證,風藥用於泄瀉病中,確能提高療效。需要注意的是,風藥在泄瀉治療中,多數情況用量宜輕,且有些藥不宜久用,因風藥大多是辛香之劑,有傷陰耗血之弊。以下三則則醫案,供同道們參考。
責任編輯: 劉璟 |